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社会责任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社会责任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特性,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看,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一流”:1.一流的科学研究高地。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社会责任_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社会责任 及实现路径(1)

姚莉 汪锋(2)

自1999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先后建立了151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不仅有效提升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学科水平,而且对完善高校创新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3)中共中央刚刚颁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进一步强调:要“增强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创新动力”(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是高校发挥创新功能的核心力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从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战略高度来审视重点研究基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探索其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科学内涵

所谓学术组织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需求、实际问题所作出的恰当回应。在20世纪中期以前,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西方传统大学一直坚守着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学术中立的原则,大学的社会责任问题很少被提及。但随着“二战”后美国多元化大学的出现,以及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强化,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术组织在坚持一定学术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逐步成为一种广泛的价值共识。

从我国设立重点研究基地的战略意图来看,主要是依托高校已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和特色,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队”,使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重点研究基地是一种带有政府背景的标杆性学术组织,其在社会责任内涵上应当具有以下四点特殊性:

1.多元性。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中所提的建设标准来看,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科研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基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可概括为“提升学术水平、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学术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管理创新”。这较之于一般的学术组织而言,在社会责任担当上无疑更具多元性。同时,这种社会责任的多元性相应地要求组织成员角色的多元化,对于重点研究基地的学者来说,不仅要有较强的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在促进学术交流、推进管理创新方面要有独到之处。

2.时效性。重点研究基地在学术方向和领域的凝练、选择上是以应用性为主,强调社会需求和问题导向,虽然也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但主要是为应用性研究提供支撑。因此,与一般的学术组织相比,研究基地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尤其是在发展难题的解决、急需高端人才的培养、体制创新示范效应的形成上,更是需要重点研究基地做出科学而及时的回应。事实上,从我国近几年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诸多法律法规、重大决策的出台来看,相当一部分都是得到了重点研究基地的理论支持的。

3.先进性。重点研究基地代表了某一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因此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社会服务、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组织管理效率也都应该是一流的,是这一领域内的其他学术组织的“标杆”。换言之,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先进性要求是全方位的,即要做该领域的“全能冠军”而非“单项冠军”。如果只重视科研,一流的学术水平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体制创新的成果,也是与其先进性要求不符的。

4.创新性。创新精神既是科学研究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之匙。对于重点研究基地而言,只有凭借创新的学术思维、研究范式、管理模式,尤其是汇聚某一领域顶尖学术人才的创新学术团队,其学术水平才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并长期保持在某一领域的国内学术前沿地位。同时,这种在社会责任履行上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自身的创新,更强调对某一领域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体制改革的创新示范和带动效应。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根据上述特性,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来看,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一流”:

1.一流的科学研究高地。有学者曾将基地建设的标准概括为“一流”和“唯一”。“一流”是指建立的重点研究基地在确定的研究领域应该是全国一流的;“唯一”是指同一领域、同一研究方向上只设一个重点研究基地(6)。换言之,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内人文社科各个领域的学术高地,代表着这一领域发展的学术方向和前沿。同时,在“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递补”的管理机制之下,这一学术高地在学术发展上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能够牢牢占据全国一流的地位,有“为”才能有“位”,否则就可能会面临“出局”的危险。如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二轮评估中,就有六所重点研究基地未通过合格评估。

2.一流的人才培养载体。重点研究基地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撑,而且要提供人才支撑,即重点研究基地有“汇聚人才,培育团队,造就大师的属性”。(7)同时,重点研究基地汇聚了某一学术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在培养特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上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国内的很多重点研究基地都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如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聚焦课程理论国际化、课程评价与政策、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科学等研究领域,不仅主持起草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重要政策性文件,而且先后培养了500多名硕士和博士,成为向社会输出这一专业领域学术精英最为重要的“人才库”。

3.一流的咨询服务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是在社会、生态领域,都涌现出一批新现象和新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如何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问题,如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问题,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等,都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给予回应。而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只有“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8),并不断推出在全国具有高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社会服务成果,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智囊团”。

4.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随着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蓬勃兴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为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吸纳和借鉴先进的学术思想、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对于重点研究基地来说,其先进性、创新性要求决定了这种国际学术交流要坚持高层次、宽领域,即重点是要加强与同一学术领域的国际一流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通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课题的方式,在学术发展上开展交流与合作,也可以通过互派教师、学生的方式,在人才培养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加强对国内其他学术组织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重点研究基地还应当通过创办学术刊物和学术网站,加强信息资料库建设,定期举办学术会议、论坛等方式,在加强学术交流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整合国内学术资源,从整体上提升本领域的学术水平。

5.一流的体制创新特区。在我国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之下,高校内部的学术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资源分散,开放度不够,经费来源渠道较窄,学科“划界而治”,研究人员身份固化,学术队伍梯队不合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现象,成为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鉴于此,重点研究基地还承担着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9)的重要职责。在这一问题上,当前的重点是要探索如何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更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积极推动重点研究基地由“学科导向型”向“问题导向型”的转型,使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领域和方向上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更加紧密的衔接。如北京大学的国家发展研究院就采取了“小机构、大网络”的组织架构,力求通过网络式的运作模式来整合学术资源,达到既降低管理协调运行成本、又增强组织灵活性、开放性的目的。

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

在教育部即将举行的新一轮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中,一个明显的政策变化是在基地名称和研究方向的定位上更强调问题导向,而非过去的以二级学科为名称或研究方向。这意味着对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责任履行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新的形势下,重点研究基地应当顺势而变,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路径。

1.“广揽英才”。构建一流的学术队伍是重点研究基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支撑。从当前我国重点研究基地学术队伍的现状来看,普遍是采取“学术旗手+学术骨干+外聘研究人员”的开放性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有效整合学术资源,较好地完成基地的各项任务。但也有部分重点研究基地由于缺乏队伍建设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中青年人才较少、学术梯队“青黄不接”,外聘研究人员与基地关系松散、有名无实等现象。鉴于此,重点研究基地在人才引进上应当开辟“绿色通道”,打破常规模式,以一流的发展平台、宽松的学术环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大力延揽海内外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同时,为保持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应当以项目为纽带,更广泛地吸纳外聘研究人员、实务界人士参与基地的研究与教学,可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来构建人才队伍。即专职研究人员三分之一,外聘研究人员三分之一,实务界人士占三分之一。

2.“开疆拓土”。重点研究基地在社会责任履行上的先进性是通过不断推出具有高显示度的理论成果,培养高端的社会急需人才来实现的。但是,在现行的基地管理体制之下,国家对基地的投入和高校的配套资金都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仅靠自有资金和封闭式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重点研究基地一方面应当打破学科界限、地域界限,主动地尽可能将学术触角延伸到各个急需理论支持、人才支撑的领域中去,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层次和领域,以服务获得经费支持,以服务扩大学术影响;另一方面,应当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敏锐的问题意识,积极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前瞻性、创新性的深度研究,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合纵连横”。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学术网络是重点研究基地吸纳、聚合外部资源,扩大学术影响,实现“智囊团”与“人才库”的角色的关键。而这一学术网络只有通过加强外部相关组织的战略合作才能实现。这种战略合作,从纵向来说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横向来说,主要是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就一直保持着与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密切合作关系,并先后依托基地成立了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湖北)基地等。同时,该中心还于2008年成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并与腾讯公司合作设立了关于网络与知识产权问题的博士后流动站。正是由于建立起了这种开放性的学术网络,该中心才能够不断拓展社会服务渠道,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4.“顶天立地”。重点研究基地一方面要“顶天”,即瞄准学术前沿,契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需求,破解发展难题,力争推出更多有深度的理论成果和政策建议;另一方面,要“立地”,即深入实际,扎根实践,面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掌握最真实的资料和信息。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自1988年起就开始长期关注和研究农村问题,并于2006年启动了“百村观察”项目,计划对全国258个村、4000个农户进行为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至更长时间的定点跟踪观察。正是由于坚持这种“实证、实践、实验”的“三实”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该中心近年来推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近几来先后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交政策咨询报告200多篇,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总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学术组织,重点研究基地不仅面临着教育部四年一轮的评估,而且需要接受全社会的评价,只有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实现“五个一流”的角色要求,才能够保持其学术标杆的地位,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高水平特色型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代码:31540940101)的成果之一。

(2)姚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汪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7章第28条。

(4)《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7章第28条。

(5)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

(6)顾海良:《树立一流意识提升社科研究水平——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载《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5期。

(7)都光珍:《论高等学校研究基地建设》,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8)教育部网站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9)《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第1章第5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