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限功能农业转向多功能农业的探索

有限功能农业转向多功能农业的探索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这些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是西方人对有限功能农业所暴露的问题进行怀疑与批评后,探索出来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
有限功能农业转向多功能农业的探索_农村社会学新论

三、有限功能农业转向多功能农业的探索

将落后的有限功能农业转变为先进的、能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发展的多功能农业,并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新事物。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学者进行过探索。

1.20世纪早期替代有限功能农业经营模式的探索

(1)农业有机化经营发展方式的探索。就现代有机农业经营模式的建立来说,早在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途经日本到中国,他考察了中国农业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业》一书。英国植物病理学家Howard在King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总结和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倡导有机农业,并于1940年写成了《农业圣典》一书。1945年,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Rodale受《农业圣典》的影响创办了美国第一个有机农场。

(2)农业生态化经营发展方式的探索。就现代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建立来说,西方人主张恢复石油农业前一直存在的中国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各业互相促进、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197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威廉姆·奥伯特(William Albrecht)首先提出现代生态农业理念。1976年英国学者M.凯利·沃辛顿(M.K.Warthington)曾对欧洲有机农场进行调查并亲自试验,于1981年发表文章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界定。

(3)农业能源化经营发展方式的探索。就能源农业经营模式建立来说,早在1903年就有人用酒精作为汽车燃料(路明,2006)。1928—1932年又有美国科学家艾迪逊发现一些植物的汁液中含有碳氢化合物。从这些植物的树皮、树干、树叶、果实中流出来的液体可以燃烧。

(4)农业旅游化经营发展方式的探索。就旅游农业经营模式建立来说,早在1863年,欧洲就有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 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并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验乡村野趣,参加农耕劳作,品尝、购买新鲜农产品。但是当初世界各地的人们并没有在意这些多功能农业经营类型的萌发,因而,多功能农业在过去百余年的历史中,没有发展起来。相反人类经历石油农业的沉痛教训后,才觉得它们是何等的正确。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才开始积极探索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

总之,这些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是西方人对有限功能农业所暴露的问题进行怀疑与批评后,探索出来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

2.当代社会建立起来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从世界各地多功能农业实践来看,涌现出了许多能产生多种功能的农业经济实体,我们以业务活动、经营性质、采用的技术、提供的产品等经济元素为标准,将它们归纳为五类经营模式。凡是采用有机生产技术从事食物生产、提供有机食物的农业生产,都归入有机农业一类;凡是采用生态保护技术、不引起环境变化、能维持生态平衡、提供农产品的农业生产,都归入生态农业一类;凡是采用生物能源生产技术,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提供生物能源产品的农业生产,都归入能源农业一类。这三类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都属于为人类提供实物性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凡是借用旅游业经营技术、利用农村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过程、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农业生产,都归入旅游农业一类;凡是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村文化产品的农业生产,都归入文化农业一类。这两类多功能农业是为人类提供服务性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

另外,世界各国正在兴起两种为人类提供综合型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一种是在城市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发展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农业生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有利于健康的放心农产品,为市民创造下乡旅游的场所,保护农业文化,所及产业涵盖如上五大类多功能农业生产,产生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等综合效能效果。我们把这种农业模式,称为都市农业。另一种是用创意技术和手段从事农业生产、能产生经济、生态、社会、人文等综合效能的农业发展方式,一般被称为创意农业。这样就出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等7小类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这7小类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可归纳为实物商品经营型、服务商品经营型、综合经营型等3大类型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

3.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表现

这些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没有在世界各地普及,但就所在的经营地域来看,的确产生了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从推动农村经济来看,主要表现在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商品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推动农民进步来说,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民积极对待新生事物,开始主动追求知识,重视市场信息,积极从事创新,也使农民的时空观念、价值判断标准、生活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发生了好转。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来说,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增加,推动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和社区服务工作以及社区政治建设发展,使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农村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不断扩大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领域,提高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能力,使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方式开始多样化。[7]由此可见,多功能农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潜质。

4.发展多功能农业的措施

(1)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对农业重新定位。长期以来人们在有限功能农业经营思想影响下,一直将农业定位于国民经济的基础,用“手段主义”的思维观念对待农业,把农业当做积累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资金以及提供国家财源的主渠道,当做支持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就是目的达到以后对实现目的的手段的忽视,造成了农业不能与工业和服务业均衡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缩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差距,我们必须转变管理农业的思维观念,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指导农业经营管理行为,用“目的主义”思维对农业进行重新定位。我们认为,应该将农业定位为社会系统的根本产业。我国春秋时代的墨翟第一次将农业称为“本”,并且提出了“固本”即重视农业生产的主张。战国时代的法家李悝、商鞅也明确指出农业是本业,工商是末业。汉朝政治家贾谊和晁错主张国家应该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以后的诸葛亮、朱元璋、解晋、丘浚、张居正、徐光启等政治家都认同农业是天下根本的观点。在国外,法国的重农学派、韩国的重农思想也视农业为根本。我们后人应该继承智者的农本思想,把农业当做人类社会的根本来发展。因为任何生命物只有把根留住,把根强大,才能枝繁叶茂,才会生机勃勃。

(2)规范化地发展多功能农业。由于多功能农业是回应生态环境被破坏、工业污染、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等全球问题而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理念,在社会系统中它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因而,应该高起点地建设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使之在发展初期就能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当前应主要从三条途径营造规范机制:第一,经营规范。从我国各地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实践来看,主要有7种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即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等七大类模式。每类经营模式都拥有自己的经营结构或经营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在经营过程中都将形成具体的生产标准和发展趋势,都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都发挥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人文功能。多功能农业的规范化经营就是要求每项多功能农业项目和每种多功能农业产业,都应该按照“四效合一”、“四能皆备”的目标以及生产标准组织生产或经营。第二,评估监督。这个措施是对整个多功能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的途径,通过评估就能发现经营者和生产者是否按照确立的标准和国家要求进行经营或生产,其经办的产业或项目是否达到多功能农业的基本要求。评估监督是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使多功能农业在发展初期就能获得高质量、高效率、高品级的发展机会。要对其进行评估监督就要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体系要建立在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经营目标基础之上,要符合自己国情。第三,机制引导。机制化运作是经济运行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在发展初期把多功能农业推上这个运行轨道。因而,在多功能农业刚刚兴起的时代,我们要花一定的精力研究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机制,然后,把多功能农业推进到机制化运作的轨道。

(3)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劳动分工形成的专业化生产使农业经营者专门生产某一种主要产品或从事某一主要工作,他们只需集中资源对与所生产主要产品有关的生产进行投入,因而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农业经营者专注于某种专业生产,加速生产工具的改进、操作方法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相比之下,综合化经营直接造成多功能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难发育、多功能农业生产社会服务化体系难形成、多功能农业产业化落后等问题。因此,发展多功能农业要加速农村主要生产者——农户家庭生产的劳动分工。

主要工作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转变生产目的,打破农户家庭小而全的综合性经营传统,促使农户走上专业化生产道路,对于各种专业户给予各种优惠待遇。第二,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计划调节,有计划地把原来农村家庭经营分成不同生产部门,然后要求农户自己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生产。这个工作比较复杂,先以村为单位把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收上来,再把本村土地划分为不同产品生产区域,然后按每家原来承包的土地亩数再分给每家农户,再按自家选择的产业进入相应的产品生产区域进行生产。第三,以村为单位建立一个销售本村各种产品的综合性大市场,为本村的专业化生产提供销售服务和提供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各种生产要素交换服务。第四,在这个基础上加速农村商品经济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分工细化的市场经济体系。然后在农村经济社会劳动分工基础上选择或引导有意愿和经营能力的农户转化农业经济模式,把原来有限功能农业经营模式转变为多功能农业经营模式,其转变工作包括经营类型、经营方法、经营形式、经营手段等方面。最终形成与有限功能农业并存的多功能农业的农业经济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