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壤类型特征及理化性状

土壤类型特征及理化性状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赤红壤为南亚热带代表性土壤,它带有砖红壤的性质,又称之为砖红壤性红壤或砖红壤化红壤。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红壤属山地垂直带谱上的土壤,目前发现的有红壤和黄红壤2个亚类。形态及剖面特征见表4-14,棕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15。保护区各类土壤剖面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经外业调查区划,内业求积计算,保护区7种土壤亚类型的面积见表4-19。

三、土壤类型特征及理化性状

1.赤红壤

赤红壤面积约202hm2,占总面积的1.15%。赤红壤为南亚热带代表性土壤,它带有砖红壤的性质,又称之为砖红壤性红壤或砖红壤化红壤。保护区仅有赤红壤1个亚类,分布在海拔960~1500m的地区。植被类型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思茅松、栎类、白花羊蹄甲、山龙眼等。年均温18~21℃,降雨1000~1300mm,年积温6672℃(≧10℃)。保护区降水丰富,因而表土层大都黄化呈现黄棕色或灰黄色,心土层呈现淡红色或红色,土壤质地以轻黏为主,有黏粒下移现象。其剖面特征见表4-3。

赤红壤在成土过程中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累积作用强度介于砖红壤与红壤之间,pH<6,有机质含量表土层为2%~11%,土体缺磷,偏酸,含氮量少。其化学分析见表4-4。

表4-3 赤红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17

表4-4 赤红壤亚类型表层土理化性状(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18

2.红壤

红壤是滇中高原的基带土壤,成土母质主要出现于第三纪第四纪初的深达几十米的古红色风化壳和古土壤。气候类型为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分布于海拔1500~2500m的中低山地,年均温13~17℃,≥10℃积温3500~5500℃,年降水量为1200~1600mm。植被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等。红壤分为暗红壤、红壤、黄红壤和褐红壤4个亚类。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红壤属山地垂直带谱上的土壤,目前发现的有红壤和黄红壤2个亚类。

(1)黄红壤亚类:黄红壤面积约446hm2,占总面积的2.54%,它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亚类类型,零星分布在海拔1500~2100m的地区。植被以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冬瓜林为主,主要树种有石栎、云南松、木荷、旱冬瓜等,年均温10~18.7℃,降雨1000~1700mm,年积温4949℃。成土过程以脱硅富铝化过程、腐殖化过程为主,成土母岩以砂岩、砂页岩、片麻岩等为主。由于土层保持着较高的含水量,使土体内部分氧化铁水化而呈棕黄色、黄红色,腐殖质层较薄,土壤呈酸性反应。剖面特征见表4-5。

(2)红壤亚类:红壤面积约171hm2,占总面积的0.97%,零星分布于海拔1500~2100m的地区,植被以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冬瓜林为主,主要树种有石栎、云南松、木荷、旱冬瓜等,年均温10~18.7℃,降雨1000~1700mm,年积温4949℃。土层呈黄棕色、淡红色、褐红色,土块结构面无胶膜,土壤疏松,质地以轻壤为主,层次过渡明显。其形成以中度富铝化作用为主,淋溶作用弱,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土类,磷、钾含量偏低,土壤呈酸性反应。成土母岩以砂岩、砂页岩、片麻岩等为主。其剖面特征见表4-6,黄红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7,红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8。

表4-5 黄红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19

表4-6 红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20

表4-7 黄红壤亚类型表层土理化性状(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21

3.黄壤

黄壤面积约为250hm2,占总面积的1.43%,零星分布于海拔1500~2100m的地区,不呈带状分布,只与红壤、黄红壤呈交错镶嵌。其植被以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冬瓜林为主,主要树种有石栎、红木荷、旱冬瓜、高山栲等,年均温10~18.7℃,降雨1100~1800mm,年积温4949℃。由于水湿条件较红壤高,而热量又比红壤低,大气的相对湿度较大,土壤水、热状况较稳定,土体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所以土壤颜色呈灰黄色、淡黄色、黄色,剖面具有黄色层次。其剖面特征见表4-9,黄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10。

表4-8 红壤亚类型表层土理化性状(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22

表4-9 黄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23

表4-10 黄壤亚类型表层土理化性状(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24

4.黄棕壤

黄棕壤是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它是山地垂直带上的土壤,处于红壤(或黄壤)和棕壤之间。面积约为6779hm2,占总面积的38.65%,分布于海拔2000(2100)~2500(2600)m之间。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有木果石栎、长尾青冈、双核构骨、木荷、实心竹、黄竹、麦冬、蕨类、细辛、紫茎泽兰等,年均温约12℃,降雨1500~1900mm,年积温3538℃。大多土层深厚呈灰棕色、黄棕色或棕色,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黏粒的下移和淀积现象比较明显。黄棕壤地带海拔较高,植被较好,剖面发育较完整,土体构型多为A1—A—AB—B—C型或A1—A—B—C型。其形态及剖面特征见表4-11,黄棕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12,其理化性状见表4-13。

表4-11 黄棕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25

表4-12 黄棕壤亚类型表层土理化性状(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26

永德大雪山海拔2200m的植被为刺竹、石栎群落,母质为花岗岩的黄棕壤,剖面特征如下(引自《云南土壤》):

img27

表4-13 永德大雪山海拔2200m的土壤剖面理化性状分析(引自《云南土壤》)

img28

5.棕壤

棕壤面积约7307hm2,占总面积的41.66%,分布于海拔2500(2600)~3000m的山地,地势较陡。主要植被以铁杉林、铁杉针阔混交林、黄竹林为主,主要树种有云南铁杉多变石栎、木荷、杜鹃、黄竹等,还有少量的草丛,年均温10.2℃,降雨1700~2000mm,年积温2642℃。

棕壤区植被覆盖率高,降水丰富,雨季多雾雨,土壤形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黏化过程,有较明显的淋溶作用和较旺盛的物质生物循环过程。因为土壤的棕化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土体以棕色色调为主。形态及剖面特征见表4-14,棕壤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15。

表4-14 棕壤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29

表4-15 棕壤亚类型表层土养分含量(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30

6.亚高山灌丛草甸土

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面积约2386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3.60%,分布于海拔3000~3504m的山地,地势较陡,它是土壤垂直带谱中分布位置最高的土壤。主要植被为亚高山灌丛草甸,有杜鹃灌丛、玉山竹灌丛以及少量草丛。主要种类有高山杜鹃、黄竹、玉山竹、麦冬等。年均温小于9.0℃,降雨1800~2500mm,年积温小于2300℃。土层深度一般为70cm左右,剖面构型一般为A1—A—AB—C,也有A1—A—B—C构型,层次过渡明显,心土层主要颜色为灰色或灰白色。形态及剖面特征见表4-16,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亚类表层土理化性状分析见表4-17。

保护区各类土壤剖面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加上不同垂直带上的生物气候条件及成土过程的不同,土壤养分含量显著不同,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从赤红壤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均有上升的趋势。6种采自保护区样品土壤类型常规分析比较见表4-18。经外业调查区划,内业求积计算,保护区7种土壤亚类型的面积见表4-19。

表4-16 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剖面特征及森林植被

img31

表4-17 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亚类型表层土养分含量(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32

表4-18 6种土壤类型表层土养分含量比较(常规分析,引自《云南永德土壤》)

img33

表4-19 7种土壤亚类型的面积一览表

img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