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豆育种成效

大豆育种成效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豆产量是大豆品种遗传因素与环境生态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还受到栽培措施的调控。近20年来,我国大豆抗性育种已取得很大成效。亲本选配应选择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高蛋白大豆栽培种,野生、半野生大豆及杂交后代。

第四节 大豆育种成效

一、高产育种

提高大豆生产潜力促进单产水平提高是我国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从1949~1999年的50年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棉花的单产提高了3.5~9.5倍,而大豆只提高1.8倍。导致大豆的生产水平落后于主要粮棉作物,同国际大豆单产水平相差也比较大,1999年全世界大豆平均单产比中国高出24.2%,美国、巴西、阿根廷分别高出中国40.3%,33.7%,30.9%。近十年来,我国大豆新育成品种生产潜力已有很大提高,由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公顷产量3 000千克提高到4 000~4 500千克。全国大豆单产从公顷700~900千克提高到1 500~1 600千克。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的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在小面积上创造了5 956.2千克/公顷和5 407.8千克/公顷的全国高产记录,辽宁农科院育成的21051创造了4 908千克的高产记录,安徽农科院、山东济南农科所选育的MN9143、JN96-2343也分别获得4 737千克和4 684千克产量,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浙江农科院选育的春大豆中豆8号、浙春3号也在小面积上达到3 750千克/公顷;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豆生产水平,须通过高产育种不断提高大豆新品种产量潜力。

大豆产量是大豆品种遗传因素与环境生态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还受到栽培措施的调控。大豆育种应根据各产区的生态环境,以产量为中心,兼顾多抗性和品质性状,确定相应的高产育种目标、方法。其产量指标必须高于当前推广良种的10%以上,育种方法以杂交育种为主,与辐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把高产性状组装在一起,选育以高产为主的品种。高产育种必须选择丰产性好的当地品种为主体品种,拓宽亲本利用,广泛利用不同纬度不同产区地理远缘的高产种质,并注意选用高固氮种质及由野生、半野生大豆构建的优良中间材料。杂交后代的培育、选择、鉴定应在土壤肥力高的育种场合进行。

二、抗病虫育种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抗性育种的亲本,一定要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主体品种,要有抗性较强的抗原种质,通过杂交、辐射等方法,对杂种后代在自然病圃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并在选择过程中作人工接种鉴定。近20年来,我国大豆抗性育种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国油料所以南方高蛋白、抗病的夏大豆通山薄皮黄豆甲与主推春大豆品种杂交,育成多抗、高产、高蛋白品种中豆24,成为“八五”以来国家科技攻关抗病育种的对照品种;在我国率先育成抗大豆锈病新品种84-87等及中油82-16高抗病毒病种质。浙江省农科院用地方品种五月拔与抗病毒种质兖黄一号杂交育成高抗病毒病新品种浙春一号;郭泰等用当地优良种质与抗灰斑病材料育成高抗灰斑病新品种合丰27、合丰29、合丰32、合丰34以及兼抗病毒病、丰产性好、耐重茬的合丰33;马书君等已育成高抗孢囊线虫、高产优质的庆丰1号、齐黄25等;李云辉等育成抗线一号、抗线二号、抗线三号、嫩丰15号、东农43号等抗孢囊线虫病新品种。

三、品质育种

品质育种包括籽粒外观品质与油分、蛋白质的改良。即选择病虫率低、粒大小一致、粒色黄、脐色浅的品种;高油分、高蛋白品种及专用食用豆品种。

(一)高油分育种

不同类型及不同品种的油分含量差异很大,大豆生育期及植物学性状与油分含量相关。高油分育种首要的是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高产、高油分品种作亲本,通过杂交或化学诱变、辐射育种,并加强杂交后代的化学选择,按系谱法选育、鉴定杂交后代。高油分育种已取得重要进展,北方春大豆、黄淮夏大豆、南方春大豆均已育成22%以上的新品种。如赵福林等育成脂肪含量22.41%和22.31%的长农12、长农13号,王文秀等育成脂肪含量达24.11%、23.97%的新品系“鉴8”、“鉴9”,杨庆凯等育成脂肪含量达24.17%的东农163、东农434。

(二)高蛋白育种及蛋白质改良

目标是提高蛋白质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脂肪氧化酶、胰蛋酶抑制剂及其他抗营养物质,进一步改善蛋白质功能及其特性。亲本选配应选择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的高蛋白大豆栽培种,野生、半野生大豆及杂交后代。在选择、培育、鉴定过程中,加强化学检测,在进行高蛋白育种过程中,应选择高蛋白、高产的种质作亲本,以高产、高蛋白种质进行复合杂交的效果较好,高蛋白育种已取得重要进展,如中国油料所徐巧珍等用地方品种与美国品种杂交的F3代与高蛋白地方品种蒙庆6号杂交,构建出蛋白质含量50%的中豆82-10,国内不少育种单位用作亲本育成10多个高产、高蛋白新品种,如河南农科院的豫豆12,豫豆25,辽宁铁岭的铁丰号;用1138-2与克拉克63杂交的F3代与蒙庆6号杂交,育成蛋白质含量49.8%的中豆8号,该品种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用矮脚早等地方品种多亲本杂交,集团选择育成蛋白质含量达50%以上的油春8905-1,8905-2;河南农科院有性杂交育成蛋白质47.9%多抗新品种豫豆26号;安徽农科院用Co60辐射育成高蛋白品种皖豆14(蛋白质含量48.3%);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以有性杂交结合酶学选择在我国首次育成缺失蛋白酶抑制剂新品种中豆28、缺失脂肪氧化酶的中黄18号新品种及异黄酮含量高的新品种中豆27等。

四、高光效育种

黑龙江省农科院杜维广等对与高光效育种相关密切的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及高光效育种目标、程序、方法等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以高产、超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高光效育种目标,以高光效、丰产性好、抗性强的种质为骨干亲本,通过单交、复合杂交、生态回交及人工诱变等方法,对杂种后代首先注意形态类型的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比重法对早代材料进行光合性状鉴定,对高世代材料根据光合速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决选。决选品系辅以光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品质测定。产量鉴定采用常规育种程序,比标准品种提高10%,并具有15%~20%增产潜力,单叶光合速率和PUBP羧化酶活性比标准品种提高10%。已育成高光效新品种黑农39、黑农40、黑农41及哈79-9440,哈82-7799等高光效种质。

五、分子生物技术育种

黑龙江省农科院利用花粉管通导法,即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Direet Introduction Exogenous DNA,DIED)将高蛋白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育成第一个转化的高产、优质(高蛋白),抗灰斑病、耐旱、耐盐碱大豆新品种黑生101及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系安D205-8等。吉林农业大学用DIED技术育成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吉农9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