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生动物病

原生动物病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称原生动物病,又称原虫病。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寄生于鱼体的原生动物,按其病原体的分类,可分为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纤毛虫和吸管虫五大类。原生动物能寄生在鱼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各种淡水鱼均能寄生,主要危害幼鱼,常常引起大批死亡。孢子虫是寄生在鱼类的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寄生虫。它们寄生在青鱼肠道内,严重破坏肠细胞。

第一节 原生动物病

由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称原生动物病,又称原虫病。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它的身材很小,一般肉眼看不到。它是单细胞动物,机体只有1个细胞,但在生理功能上同多细胞动物一样,具有行动、摄食、呼吸、消化、排泄、感觉和生殖等各种功能,促使细胞部分形态分化成鞭毛、纤毛和伪足等细胞器。

原生动物的种类很多,可分为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大类。前者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土壤及腐烂的有机物中,绝大部分种类是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饵料;后者有不少种类寄生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往往引起寄主生病和死亡,其中包括鱼类在内。寄生于鱼体的原生动物,按其病原体的分类,可分为鞭毛虫、肉足虫、孢子虫、纤毛虫和吸管虫五大类。

原生动物能寄生在鱼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一般少量寄生时,无多大危害,只有在严重感染时,有些种类如车轮虫、鱼波豆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可引起鱼苗、鱼种大批量死亡,造成严重危害。然而,有的种类如血液鞭毛虫、肠袋虫和六鞭毛虫,虽然寄生的数量很多,但一般不会发生病害和引起死亡。

一、鞭毛虫病

鞭毛虫的主要特征是以鞭毛作为运动器官,一般只有1个细胞核无性生殖是纵分裂。寄生于鱼的皮肤、鳃、血液和肠道。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的有隐鞭虫和鱼波豆虫。

1.鳃隐鞭虫病

【病原体】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虫体扁平,狭长形,前部较宽,渐渐向后端尖削。整个身体好像1片柳叶,体长8.7(7.7~10.8)微米,体宽4.1(3.9~4.8)微米。前端生毛基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伸向前端,称前鞭毛;另一根沿虫体表面构成波动膜之后,游离体外,为后鞭毛。虫体中部有1圆形的胞核,胞核前面有1动核,细胞质呈淡绿色或均匀无色,常含有少量颗粒。虫体用后鞭毛固着在鳃丝表皮组织内。虫体离开组织时,通过前鞭毛和波动膜不断起伏,使身体摆动前进。

虫体离开寄主后,一般在水中能自由生活1~2天,可直接感染新寄主。也可以随水流到其他水体中蔓延传播。

【症状】鳃隐鞭虫一般寄生在鱼的鳃上,当病情严重时,鳃表皮细胞被破坏,鳃血管发炎,阻碍了血液正常循环,并能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掩盖鳃的未被破坏部分,使寄主呼吸困难,窒息而死。病鱼体表发黑、消瘦,鳃瓣鲜红多黏液。

【流行情况】鳃隐鞭虫在我国主要养鱼地区均有发现。流行较严重的是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地区。多数淡水鱼都能寄生,但能引起大批死亡的是夏花草鱼。流行季节为6~10月。鲢鱼、鳙鱼对该虫具有天然免疫力,即使大量感染也不发病,成为“保虫寄主”。此病20世纪50年代较严重,70年代以后危害减弱,这同各地经常采用生石灰清塘有一定关系。

【诊断】寄生在鳃及皮肤上的隐鞭虫,在清洁的载玻片上,加滴自来水,然后剪去少量鳃丝或刮去体表少量黏液,盖上盖玻片,轻压后,先用低倍镜检查,然后再用高倍镜检查,当发现有大量隐鞭虫寄生时,再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即可确诊。

【预防措施】

(1)鱼塘在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

(2)对入池前发现有隐鞭虫寄生的鱼种,用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水溶液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15~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2%~4%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

(3)流行季节,食场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

【治疗方法】鱼池发生此病时,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克/立方米的浓度。

2.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

【病原体】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rix)。虫体侧面观呈梨形或卵形,侧腹面观似汤勺。生活虫体呈卵圆形,背面稍突,腹面凹陷。腹侧面有1条纵的口沟,由口沟前端的生毛体长出2根或4根后伸的鞭毛。胞核圆形,位于虫体中央或稍前,胞核后有1个伸缩泡。虫体长5.5~11.5微米,宽3~8微米。以纵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在不良条件下可形成胞囊。

【症状】当飘游鱼波豆虫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辩有暗淡的小斑点,鱼体产生过多的黏液,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严重时病鱼丧失食欲,游泳迟钝,鳍条折叠,呼吸困难,感染区充血、出血,鱼体消瘦贫血。垂死的鱼漂浮水面、呆滞,不久即死。病鱼皮肤和鳃细胞由于寄生虫的穿透可引起坏死,也可遭到真菌和细菌的继发性侵染。

【流行情况】适宜漂游鱼波豆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20℃。流行期为冬末和春季,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各种淡水鱼均能寄生,主要危害幼鱼,常常引起大批死亡。

【诊断】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发现有大量鱼波豆虫寄生,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即可作出诊断。

【防治方法】

1.同鳃隐鞭虫病。

2.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有疗效。

二、孢子虫病

孢子虫的主要特征是所有孢子虫均为寄生。其生活史比其他原生动物复杂,主要有两种生殖方式,即无性阶段的裂殖生殖和有性阶段的孢子生殖。这两生殖方式可以在1个寄主或2个不同的寄主体内进行和完成。

孢子虫是寄生在鱼类的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寄生虫。无论哪一地区,哪一种淡水鱼,哪一种器官和组织,均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这一类的寄生虫。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孢子虫有四大类,即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和单孢子虫。以球虫和粘孢子虫对鱼类的危害最大。

1.球虫病(又名艾美耳球虫病)

【病原体】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我国淡水鱼体内寄生的艾美耳球虫已发现30余种,常见的有青鱼艾美耳球虫,住肠艾美耳球虫、中华艾美耳球虫、鳙艾美耳球虫和鲤艾美耳球虫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发育过程中要形成卵囊。卵囊一般呈球形或椭圆形,外包一层厚而透明的卵囊膜,一端有小而不大明显的卵孔。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每个成熟的孢子呈卵形,由一层薄而透明的孢子膜包着。每个孢子里有2个孢子体,互相颠倒并列。孢子体多数呈香蕉状,一端宽而圆;另一端狭而尖细,每个孢子体有1个圆形的胞核,位于较宽的部位。两个孢子体之间有1个孢子残余体。成熟的卵囊有卵囊残余体和1~2个极体。

艾美耳球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是在同一个寄主体内进行的。

【症状】在我国淡水鱼中寄生的艾美耳球虫,已查明发病最严重的是青鱼艾美耳球虫。它们寄生在青鱼肠道内,严重破坏肠细胞。在肠道前段的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的病灶,肠管特别粗大,比正常的大两三倍,这些小结节,就是由艾美耳球虫的卵囊群集而成。严重时肠壁溃烂穿孔,肠外壁也可形成结节状病灶。病原体有时还蔓延至肝、肾、胆囊、膀胱、心脏和生殖腺等器官。病鱼鳃瓣苍白色,腹部膨大,鱼体发黑,失去食欲,游动缓慢。此病原体从夏花青鱼至成鱼均能感染,但造成大量死亡的往往是2龄青鱼。

【流行情况】全国危害较大的是青鱼艾美虫,能引起死亡,以江苏、浙江一带流行较严重。适合艾美虫大量繁殖的水温为24℃~30℃,每年4~7月份为流行季节,通过卵囊传播。

【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再用显微镜进行确诊。

【预防措施】根据青鱼艾美虫和住肠艾美虫对寄生有选择性的特点,进行鱼塘轮养作业。即今年饲养青鱼的池塘,明年改养别的鱼,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治疗方法】

(1)每50千克青鱼用4%碘液30毫升,拌入饲料(豆饼)中喂青鱼,每天投1次,连续4天有显著疗效。

(2)每50千克青鱼,用硫磺粉50克与面粉调成药糊,拌入豆饼制成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4天,有一定疗效。

2.粘孢子虫

粘孢子虫是寄生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已发现近千种,其中绝大部分寄生在鱼类体中,只有极少种类寄生在两栖类、爬行类、环节动物和昆虫体中。可以说它是鱼类所特有的一种寄生虫。在鱼体各个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但大多数种类均有一个到数个特有寄生部位。此类寄生虫个体微小,需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才能正确诊断粘孢子虫的形态和结构。对养殖鱼类危害较严重的粘孢子虫病有下列几种:

(1)鲢四极虫病

【病原体】鲢四极虫(Chloromyxum hypophthalmichthys)。该虫营养体直径19.5~22.5微米,每个营养体内含孢子数很少。

【症状】由于鲢四极虫营养体密集成团,寄生于白鲢的胆囊和胆管中,使胆管受阻塞并被破坏。影响鱼类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使鱼的肥满度降低,特别是鲢鱼越冬饥饿期间,寄生虫能大量消耗寄主营养,一般在越冬后期病鱼已极度消弱,加上并发斜管虫病,容易引起大量死亡。病鱼表现鱼体消瘦、发黑、眼睛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变成黄色。

【流行情况】此病在黑龙江省广为流行,主要危害越冬后期的白鲢鱼种。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能杀灭塘底孢子。每千克饲料拌入盐酸环氯胍1克和亚甲基蓝0.5克,先在盐酸环氯胍和亚甲基蓝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液,然后混合拌入饲料,1小时后喂鱼。冬天3天喂1次,连喂10次为一疗程,相隔10天后再喂第二疗程。这样冬、夏季节连续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2)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

【病原体】鲢碘泡虫(Myxobolus driagini)。鲢碘泡虫孢子壳面观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前宽后稍窄。孢子长12.3(10.8~13.2)微米,宽9.0(7.5~9.6)微米.

【症状】鲢碘泡虫主要侵袭白鲢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当鲢鱼头部寄生着大量鲢碘泡虫孢子及其营养体时,其脑颅腔中的拟淋巴神经、剥夺营养物质和破坏平衡器官(内耳三半规管),使运动机能紊乱,平衡机能失调,形成病鱼在水中狂游乱窜,以至完全失去感觉和摄食能力而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于杭州西湖,以后相继在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许多水库和湖泊中发现。以西湖中的白鲢受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地区间采购和运输鱼种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发现有此病原体感染的鱼种(如鱼种头部有白色胞囊),必须就地处理,严禁出去。在此病流行区内用于培育鱼苗至夏花阶段的池塘,必须彻底清塘。即排干塘水后,每亩施放生石灰125千克,能有效地杀灭在池底越冬的孢子。发病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加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克/立方米浓度(敌百虫0.5毫升,硫酸铜0.5毫升/升),每隔1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3)饼状碘泡虫病

【病原体】饼形碘泡虫(M.artus)。孢子壳面观为椭圆形,纵轴小于横轴,孢子后方有不明显的褶皱。缝面观为菱形。顶面观为纺锤形。孢子长5(4.8~6.0)微米,宽7.8(6.6~8.4)微米,极囊长3.1微米,宽2.0微米。胞质占孢子的一半,嗜碘泡明显。

【症状】病鱼肠道切片镜检,可以看到肠绒毛膜之间拥挤有许多胞囊。孢子向黏膜下肌肉层推进,使肠的消化吸收机能遭受严重破坏,这时候可发生大批幼鱼死亡。病鱼表现鱼体消瘦发黑、腹大、游动无力。有的鱼体会出现弯曲现象。

【流行情况】此病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地区。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患病死亡率可达90%,对5厘米以下的草鱼危害最大。对同池饲养的其他鱼种不感染。

【防治方法】饼形碘泡虫只在草鱼鱼苗中发现,其他鱼类尚未发现感染此虫。药物预防可使用盐酸环氯胍药饵用于治疗效果也较好。发病后每天每万尾鱼苗以1.5~2克的药量制成药饵,连喂8天为1个疗程。

(4)鲫碘泡虫病

【病原体】鲫碘泡虫(M.carassii)。孢子壳面观呈椭圆形,光滑或具有“V”字形的褶皱;缝面观为纺锤形,缝脊直而显著。孢子长14.1(13.2~15.6)微米,宽9.1(8.4~9.4)微米,极囊长6.1(6.0~6.4)微米。胞质有1个较大的嗜碘泡和2个胚核。

【症状】胞囊常常着生在前背肌内。这部分肌肉由于受孢子虫营养体的刺激,有明显的充血现象。严重时变成肿瘤1瘤状的疖疮。如将病鱼患处横切,可从切面看到腹腔上脊椎骨周围形成对称的2个乳白色胞囊区。由于病鱼肌肉溃烂和组织被破坏,使鱼体瘦弱,生长受抑制,对池塘缺氧很敏感,如遇池塘缺氧,极易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危害1龄银鲫,普通银鱼和白鲫有时亦能寄生。流行面广,北起黑龙江,南达两广地区均有流行,江、浙一带是多发病区。8~9月间是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发病区应严格检疫,发现有此病原体的鱼种,禁止运出。用于培育银鲫的鱼苗和鱼种池塘必须彻底清塘,其方法同鲢碘泡虫病。成鱼塘中的银鲫发现有此病时,应先以90%晶体敌百虫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再以盐酸氯胍拌饲料投喂,按每千克鱼体重投喂药量0.4克计算,连续投喂3~6天,可以治愈。

(5)异形碘泡虫病

【病原体】异型碘泡虫(M.dispar)。孢子壳面观为卵圆形或椭圆形,壳面光滑或具有2~10个“V”字形褶皱,囊间小块较明显;缝面观为透镜状,缝脊直而明显。孢子长10.5(9.6~12.0)微米,宽8.2(7.2~9.6)微米。胞质中有1个明显的嗜碘泡和2个圆形的胚核。

【症状】虫体寄生在鳃丝或鳃上,有时在体表和鳍条等处也可发现。形成针头大小的白囊,严重感染时鳃丝红肿,鳃盖难以闭合,黏液增多,病鱼因缺氧而死。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鲢、鳙鱼的鱼苗和鱼种,鲤鱼偶尔也有发生。此病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发生,流行期为6~7月。

【防治方法】发病鱼塘采用0.3克/立方米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用3次,效果明显。

三、纤毛虫病

纤毛虫有许多纤毛作为运动的胞器,构造较为复杂。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胞囊。纤毛虫的生活史有营养期和胞囊期,但只需1个寄主,靠胞囊或直接接触传播。

1.斜管虫病

【病原体】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斜管虫侧面观为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呈卵圆形,左右两边不对称,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后端有1小凹陷。在背面,除在前端左侧有1横行的刚毛外,其余部分均没有纤毛。在腹面,左右两边共有16条长短不一的纤毛,左边9条,右边7条,纤毛线上长着长短一致的纤毛,腹面中间部分裸露。胞口在腹面前端,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呈漏斗状的口管,末端紧缩1条延长的粗线,向左边作螺旋状绕1圈,即在胞咽所在。整个口管与虫体纵轴向左约成30°倾斜。大核近圆形,位于身体后部。小核球形,位于大核旁边或后面。体内有2个等大的伸缩泡,一个在身体前部偏于右,另一个在身体后部偏于左。

【症状】当鲤斜管虫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黄白色或淡蓝色黏液层。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水温在12℃~15℃时,病原体迅速繁殖,2~3天后即大量出现,密布在皮肤、鳃、鳍的缝隙间,鱼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一般淡水鱼都能感染斜管虫。感染后引起严重死亡的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白鲢和鳙鱼的鱼苗和鱼种。产卵亲鲤如大量感染时,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殖功能。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都有发生,华东、华中、西北地区一般3~5月份间最易流行。两广地区则在冬、春季节流行。由于它是低温季节流行的鱼病,故在夏末秋初完全消失。

【诊断】该病无特殊症状,病原体较小,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发现此病原体时,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浸洗30分钟。

(2)鱼苗培育鱼塘内发现此病时,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5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

(4)阿维菌素乳油全池泼洒,用量0.02~0.03毫升/立方米。

2.车轮虫病

【病原体】车轮虫(Trichodiniasis.)或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pp.)。

(1)形态

侧面观像毡帽。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与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反口面形似圆碟。口面有1条带状结构的口带,以反时针方向作螺旋状环绕,一直通到胞口。口带两侧各长1行纤毛。反口面,有1个特别显著的齿环。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沟、锥部、齿棘三部分组成。在齿环的外围,有许多辐射状的辐线排列成辐线环。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呈短柱形或球形,位于大核一侧附近。辐线环周围边缘长着1列长短一律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围绕后纤毛带的1条薄而透明的膜叫缘膜。虫体离开寄主自由游泳时,一般反口面朝前,像车轮般转动。

(2)繁殖

车轮虫的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分裂后形成2个子体。子体由原分裂体而来的一半旧齿环逐渐退化消失,在旧齿环内长出新的齿环,原来的一半旧辐线保留,在每2条旧辐线间长出1条新辐线。有性生殖是2个虫体中之一的反口面与另一个口面相接处,2个虫体有时大小相同,有时一大一小。

【症状】侵袭鱼类体表的车轮虫,常见的有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粗棘车轮虫(T.domergues)和东方车轮虫(T. domergues)等。这些车轮虫个体较大,为80微米,在鱼的体表来回滑动,使皮肤磨损受伤,剥取寄主的皮肤组织细胞作营养,同时刺激皮肤组织分泌大量黏液。主要危害体长3厘米以内的鱼苗,严重感染寄生时,会引起大批量死亡。寄生鳃上的车轮虫,常见的有卵形车轮虫(T.oviformis)、微小车轮虫(T.minuta)、和眉溪车轮虫(Trichodinellmyakkae)等。这类车轮虫个体较小,常侵袭鱼的鳃瓣,成群积聚在鳃的边缘或鳃缝隙内,破坏鳃组织,使其腐烂、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车轮虫的鱼苗,其身体极度消瘦、暗黑、离群或靠近池边缓慢游动,而且身体后常拖着1条白色黏液带,有的病鱼还成群围绕在池边狂游。

【流行情况】此病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7月份在鱼苗培育至夏花阶段发病最为严重,造成大批鱼苗死亡,给鱼种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适宜车轮虫繁殖的水温为20℃~28℃。从鱼体上脱落的车轮虫,能在水中生活1~2天,可以直接侵袭新的寄主。它不仅寄生在鱼体上,还能寄生于蝌蚪、甲壳动物体上,使其成为鱼类车轮虫的带虫者。

【诊断】用显微镜检查虫体。

【预防措施】

(1)同隐鞭虫病。

(2)水温22℃~29℃时,车轮虫每天分裂1次,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湖泊、河流、水库中都有车轮虫,鱼苗池虽已消毒,但在鱼苗饲养数天后加注清水时,往往车轮虫又随水入池,因此鱼苗饲养时,要及时分塘,同时鱼体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浸洗30分钟,或使用1%~2%盐水浸洗2~5分钟进行消毒。

(3)苦楝树枝叶,每立方水体,40~50克煮水全池泼洒,流行季节15天1次。

【治疗方法】

(1)发病鱼塘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鱼塘水成0.7克/立方米浓度。碱度、硬度较大的鱼池硫酸铜的用量可适当增加,用到0.8~1.0克/立方米,但必须注意使用方法。高温季节和缺氧鱼池要慎用。硫酸铜用药时间最好在下午5~7点,避免早晨用药杀死水中浮游植物,引起缺氧;第二天晚上加注新水或水质较好的池塘水;第三天使用消毒剂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引发的烂鳃病。如硫酸铜使用后,水质变清,可施化肥培育浮游生物,或使用肥水素。

在鱼苗密度很高的发塘池中使用,将合剂量减半泼洒,每天泼洒1次,连续2天,既安全,疗效又好。

(2)车轮净(硫酸铜、硫酸亚铁I粉)0.5~1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

(3)阿维菌素乳油全池泼洒,用量为0.2~0.03毫升/立方米。

(4)鱼苗平(硫酸铜、硫酸亚铁I粉)0.15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2次。

(5)第一天使用驱百虫(精制马拉硫磷溶液)0.03~0.05克/立方水体,稀释2000~3000倍,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1次。第二天毒消净(一元二氧化氯)、菌毒宁(聚维酮碘溶液)、菌清(5%戊二醛溶液)、高碘1次用量,每立方水体0.15克、0.3~0.45克、0.2克、0.15毫升全池泼洒,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3.小瓜虫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其成虫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大小随发育阶段不同而异,成虫卵圆形或球形;全身密布短纤毛,靠近前端腹面有一“6”字形的胞口,体中部有一香肠状或马蹄形的大核,球形的小核紧贴在大核上,不易辨认;胞质内还有很多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卵圆形或椭圆形,体前端有1个乳突状的钻孔器,全身披有等长的纤毛,后端有1根长而粗的尾毛,大核椭圆形或卵圆形,小核球形。虫体以分裂法进行繁殖,发育只需1个宿主,在宿主体上形成的小囊泡内进行3~4次分裂,以后离开宿主形成胞囊,在胞囊内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幼虫,幼虫再侵袭宿主发育为成虫。

多子小瓜虫身体柔软可塑,当它钻进鱼的皮肤或鳃组织时,往往随空隙而把身体延长或变为各种不规则形。成虫身体比较大,肉眼可看见一个个灰白色的小球。

【症状】各种淡水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发病,并可发生大批死亡。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剥取宿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白色的囊泡。严重感染时,病鱼的皮肤、鳍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虫体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呼吸。病鱼食欲减退,消瘦,游动缓慢,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表皮糜烂。眼部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对宿主无选择性,也无明显的年龄差别,但是主要危及鱼种。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为严重,常引起大量的死亡。繁殖适温为15℃~25℃,流行于初冬、春末。但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大、鱼体抵抗力低时,在冬季及夏季也有发生。

【诊断】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没有显微镜,则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盛有淡水或海水的白瓷盆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瓜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确诊。

【预防措施】

(1)放养前彻底清塘,注意合理密养。

(2)发现病鱼及时捞除。

(3)引进或放养前,发现鱼有小瓜虫寄生时,采用50克/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30~60分钟效果较好,安全而有效。

【治疗方法】

(1)每立方水体用辣椒粉或生姜0.8~1.2克和1.5~2.2克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4天。同时用腐皮必可(诺氟沙星粉)、鱼用ABC(复合维生素)和三黄粉,每千克饲料分别加2~2.6克、5克和5克,混合拌饲投喂,1天1~2次,连用3~5天。

(2)亚甲蓝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3克/立方米,间隔3天泼洒1次连续3次有一定效果。

(3)胞虫净(环烷酸酮溶液),0.075~0.094毫升/立方水体,鱼苗阶段酌情减少用量,全池泼洒1次;间隔4小时左右,再使用高聚碘,0.25克/立方水体。若病情严重时,隔天再配合使用1次。

(4)瓜虫净(复方中草药)和敌菌清(双季铵盐),每立方水体2克和0.5克,混合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3天;再用菌毒清(10%聚维酮碘溶液)、病毒净(聚维酮碘溶液)0.3~0.4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1~2次。

4.杯体虫病(舌杯虫)

【病原体】杯体虫属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筒形杯体虫(A. cylindriformis)、卵形杯体虫(A.amoebae)、变形杯体虫(A.amoebab),其虫体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

(1)形态杯体虫的成虫都是营固着生活,它的身体容易伸缩。身体充分伸展时像喇叭形或杯形。前端是圆盘状的口围盘,其边缘围绕着三层由纤毛组成的缘膜,里面有1条螺旋状沟口。三层缘膜中的外面两层,沿着沟口以反时针方向环绕,最外一层一直下降到前腔,构成一层比较坚固的波动膜。身体中部表面,有1条围绕着身体周围的纤毛带,还有许多和纤毛带平行的细致横纹。因种的不同,大核有圆形、卵形或近三角形。小核有圆形或棒形,位于大核侧旁。在前腔附近有1个伸缩泡。身体后端有吸盘状结构的附着器,借此把身体固着在鱼体上。

(2)繁殖生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部分。无性生殖是用纵二分裂法,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有性生殖为接合法,小结合子附着在大结合子的口围盘附近进行接合。

【症状】虫体附着在鱼的鳃和皮肤上,以摄取水中的食物粒作为营养,当它们成丛寄生于鱼苗身上时,妨碍鱼的正常呼吸,鱼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病鱼常常成群在池边缓游,身上似有一层毛状物。

【流行情况】杯体虫能寄生于各种淡水鱼。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现。它主要危害鱼苗。严重时可导致鱼苗死亡。杯体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身体中部的纤毛带长出更严密的长纤毛,接着口围盘完全收缩变圆,脱离寄主,后端的附着盘收缩,整个身体像茄子,称“游动体”。游动体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可转移到另一个寄主,是感染的重要环节。发病时间为5~7月份。

【诊断】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防治方法】同车轮虫。

5.半眉虫

【病原体】我国发现有两种半眉虫,它们是巨口半眉虫(H. macrostoma)和圆形半眉虫(H.desciformis)。半眉虫通常以包囊的形式寄生,包囊是寄生虫本身分泌的黏液把虫体包围起来,外形似琵琶,黏附在表皮或鳃组织上,虫体周围分布着均匀一致的纤毛,但左侧面完全裸露。胞口呈裂缝状,位于腹面左侧。圆形半眉虫在前端有1束像牛角状的纤毛囊,纤毛线特别显著,作圆心弧排列,这是巨口半眉虫所没有的。体内有大核2个,卵形,2个大核之间有1球形小核。半眉虫以横分裂法繁殖。

【症状】半眉虫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的上皮组织内,以包膜形式寄生。在病灶里的虫体不断转动,剥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对寄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流行情况】巨口半眉虫能寄生于各种淡水鱼体上,圆形半眉虫主要寄生在鲢鱼、鳙鱼鳃上。这两种寄生虫在国内各养鱼地区均有分布,它们往往同车轮虫病、鳃隐鞭虫病并发。适宜半眉虫繁殖的水温是28℃~32℃,虫体脱离寄主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1~2天。

【诊断】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预防措施】同车轮虫。

【治疗方法】同车轮虫。

四、吸管虫病

吸管虫幼虫期有纤毛,能游动。成虫期纤毛退化,代以吸管。身体固着在鱼体上,生殖方式是内出芽。国内淡水鱼中已发现有中华毛管虫和湖北毛管虫。

毛管虫病

【病原体】毛管虫(T.sinensis)。

(1)形态 毛管虫的身体没有一定的形态,有长形或卵形,体前端或其他部位长出放射状的吸管。吸管的数目,随种类而不同,如中华毛管虫只有1簇发射状的吸管,而湖北毛管虫却有1~4簇。大核呈粗棒状或香肠状,位于身体中部,在大核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的小核。大核前面有3~5个伸缩泡。细胞质里含有大量的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食物粒。中华毛管虫体长42~81微米,宽15~45微米。

(2)繁殖 毛管虫的生殖方式为内出芽。即先在母体的前部原生质形成1裂缝,以后变成1条沟道,围绕着一块细胞质,即细胞质块的周围长出2~3行纤毛,这是形成的胚芽。在胚芽形成过程中,大核和小核同时进行分裂,最后胚芽和母体完全脱离,成为自由活动的纤毛幼虫。从幼虫正面观圆形,侧面观似碟。幼体中央有1卵形大核,小核球形,胞质内有1伸缩泡。幼虫游动活泼,其活动方式与车轮虫相似。幼虫与鱼体接触,找到适当寄生部位,便固着在鱼体上,纤毛消失,长出吸管,渐渐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毛管虫寄生在各种淡水鱼的鳃和体表上,以寄生于鳃瓣的为多数。虫体常延长呈柄状,伸入鳃丝的缝隙或紧贴鳃小片,有吸管的一端露出外面。被寄生处的组织细胞被破坏,形成凹陷的病灶。大量寄生时,妨碍鱼的呼吸机能。病鱼呼吸困难,上浮水面,身体瘦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寄生在草、青、鲢、鳙等鱼的鳃上,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主要危害夏花草鱼和越冬鱼种。流行季节6~10月间,靠纤毛虫接触鱼体传播。但一般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都不高,对鱼危害不大。

【诊断】用显微镜检查虫体。

【防治方法】同鳃隐鞭虫的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