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麦红矮病

小麦红矮病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红矮病的侵染循环与传病的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条沙叶蝉1代有5个龄期,其传毒力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强。这种发病特点与叶蝉数量和为害时间相关。这是由于麦苗感病危险期叶蝉高度密集、长时间传毒的结果,秋播以前,田间杂草均已衰枯,叶蝉亟待转移新的觅食场所,小麦出苗愈早趋集的虫子愈多。如遇干旱则麦苗生长不良而对叶蝉的发生甚为不利。

小麦红矮病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麦区。在宁夏属偶发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南部山区冬麦上,引黄灌区很少发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宁夏南部山区严重发生,一般田块减产10%左右,严重田块减产20%左右。

一、症状

病株矮化严重,分蘖少,严重时病株在拔节前即死亡,病轻时能拔节,多不抽穗,有的虽抽穗,但籽粒不实。病株叶片变红,有的品种变黄,一般红秆品种出现红叶,青秆品种多现黄叶,有的波及到叶鞘。

img17

小麦红矮病病株

二、病原

小麦红矮病毒,病原为病毒粒体线状,大小100纳米~ 1900×15纳米。

三、传播侵染途径

红矮病的侵染循环与传病的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条沙叶蝉传红矮病是持久性传毒。叶蝉直到死亡前仍能传毒,最长的达41天。病株潜育期大部分在17~27天之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42天。条沙叶蝉1代有5个龄期,其传毒力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强。高温和低温对叶蝉传病能力无明显影响。红矮病可侵染黑麦、大麦燕麦水稻、糜子、粟、高粱、小画眉草、狗尾草、白草、雀麦、直穗鹅观草、赖草、止血马唐、长芒棒头草、稗草、棒槌草等。它们既是叶蝉生息的场所,又是病毒寄主和传播的毒源。

四、发病条件

红矮病的流行是间歇发生的。发病的轻重表现为阳山比阴山重,早播麦田比晚播的重。这种发病特点与叶蝉数量和为害时间相关。阳山气温高而干燥,日照强,封冻时间较晚,虫口密度大,且活动能力强,为害时间长,增加了传毒几率。小麦播种愈早发病愈重。这是由于麦苗感病危险期叶蝉高度密集、长时间传毒的结果,秋播以前,田间杂草均已衰枯,叶蝉亟待转移新的觅食场所,小麦出苗愈早趋集的虫子愈多。雨量的多少、冬春的早晚和春季气温回暖的迟早等对叶蝉的消长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秋季的雨量影响最大。秋播前后正是叶蝉传毒代(冬季代)孵育、成长、为害的时期。如遇干旱则麦苗生长不良而对叶蝉的发生甚为不利。另外水肥管理好的麦田,由于小麦长势好,抗病能力强,发病较轻,反之则加重。

五、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1)选用抗红矮病的小麦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上,科学播种,防止早播,是防治该病关键技术之一。要精耕细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麦收后马上灭茬深翻,麦苗越冬期搞好镇压耙耱,使麦苗安全越冬。

2.化学防治。治虫防病:苗期叶蝉虫口密度大,应立即喷洒40%氧化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