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营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经营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营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李长明一、从企业文化到企业经营伦理微观经济学一直告诉我们的是,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的最大化。经营伦理学的历史还不长,在美国,经营伦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日本经营伦理研究的起步比美国晚了十几年,日本经营伦理学会成立于9年前。例如,迄今美国的经营伦理学会和机构已有40多个,并与企业、大学以及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欧洲、日本等相关组织也保持着联系。
经营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工业经济研究所卷

经营伦理学的兴起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李长明

一、从企业文化到企业经营伦理

微观经济学一直告诉我们的是,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多年来,企业正是这样做的。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企业仅仅能赚钱是不够的。企业要长盛不衰,要取得长期的发展与成功,还需要有诚信,还需要有文化上的追求。企业文化的提出,正说明了这种客观上的需要。在欧美、日本以及韩国等,继企业文化的提出之后,企业经营伦理作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正在兴起和迅速发展,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伦理有许多相通与相似之处,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企业伦理。前者的范围十分宽泛,而后者则主要是在企业经营方面的运用。正如人们的行为除了利益上的驱动之外,还有伦理观念上的约束一样,企业除了追求利润之外,在经营行为上也需要有伦理上的约束。经营伦理是什么?经营伦理就是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违背伦理,无论他有多大的能力,在社会上也很难得到人们的尊重。同样的,一个企业,如果违背经营伦理,仅仅以企业本身的利益为重,无益于社会甚至损害社会利益,那么,这个企业或早或晚也会在社会上失去存在的价值。

经营伦理学的历史还不长,在美国,经营伦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日本经营伦理研究的起步比美国晚了十几年,日本经营伦理学会成立于9年前。经营伦理学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发展势头却很好。例如,迄今美国的经营伦理学会和机构已有40多个,并与企业、大学以及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欧洲、日本等相关组织也保持着联系。日本的经营伦理学会的成员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与企业、政府机构的联系也比较紧密。日本同美国一样,在不少大学也开设了经营伦理学的课程,积累了大量实践性很强的经营伦理学的研究和案例资料。可以说,美国与日本经营伦理的发展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经营伦理的研究实践性都很强,经营伦理研究机构及其组织与企业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因而在现实中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越来越大的作用。1998年,笔者翻译了日本经营伦理学会会长水谷雅一教授的《经营伦理理论与实践》一书,在我国引起了人们对经营伦理学的关注。此后,2002年出版的从美国翻译过来的这方面的著作,则将经营伦理学译成经济伦理学。笔者认为,还是把这门学科叫做经营伦理学为好。因为,这门学科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它是企业以及经营团体在经营活动中需要遵循的一门行为科学

在此,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经营伦理学在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并不表明经营伦理学只有在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才需要,在下文中,我们要着重分析的就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经营伦理学同样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需要经营伦理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20多年,经济规模扩大了,企业有了长足进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本文是论述经营伦理问题,在此,就我国出现的与经营伦理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论述。

择其要者,可以列举如下:其一,环境问题严重;其二,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其三,各级行政官员与经营者相互勾结,腐败严重;其四,假冒伪劣已成为一种公害,不少企业面临诚信危机。

目前,在我国特别是在某些地区,环境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一些地区为了早日摆脱贫困落后,发展了不少乡镇企业以及小煤矿等,由于这些小企业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而当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时,这些企业便关闭停产,检查人员一离开,这些企业立刻又开始生产。地方政府则出于税收等本地区的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加以保护。还有一些地区的小煤矿,设备简陋,缺乏基本的安全设施,近年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有一个地区不到半年连续发生三起煤矿崩塌事故,伤亡数百人之多,而地方领导由于拿了企业的好处,对此轻描淡写,千方百计掩盖事实真相。可以说,不但缺乏基本的经营伦理,甚至缺乏起码的人性。环境问题直接与企业的经营伦理有关,企业缺乏经营伦理,就会仅仅考虑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而不会考虑社会效益,为了节约成本,就会不加处理地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等排出,从而给社会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也效仿一些发达国家,努力将环境这一市场外部性问题通过市场内部化的努力加以解决,例如通过排污收费、罚款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严重恶化状况,但是如上面提到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环境危害则很难通过市场手段加以解决,只有通过提高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经营伦理意识,加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

当前我国最为突出的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与经营伦理有关。比如有的企业,包括国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企业连年亏损,工人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但经营者却仍然享受很高的待遇,拿着高年薪。成为人们常说的“穷庙富方丈”的现象。企业内部的分配不是按照多劳多得和企业的效益进行,而是按照权力的大小分配,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工人敢怒而不敢言。这些就从根本上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动摇了社会稳定的基础。

各级行政官员与经营者相互勾结、腐化严重则是一个最为典型的经营伦理问题。目前,小姐傍大款,官员傍大款已成为我国社会一个十分奇特、而又并非个别的现象。在这里。小姐与官员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看中的都是大款的金钱,反之.大款看中的是小姐的色,看中的是官员手中的权。企业经营者为了得到银行的资金、政府的建设项目以及各种特别的关照,不惜重金收买各级手握大权和小权的官员,而这些官员为了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则动用手中的权力,为这些企业和经营者大开方便之门。以震动全国的厦门特大走私案为例,赖昌星等人走私数额有数百亿美元之巨,涉案的厦门党和政府领导干部有360多人,厦门市委市政府海关公安系统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全部牵连其中。最近刚刚揭发出的沈阳贪污受贿大案也牵连到沈阳市的各级领导。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治理腐败,可以说符合党心民心。人们期待着腐败得到根治,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

这几年,假冒伪劣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企业面临空前的诚信危机。企业缺乏诚信,实际上就是在理念与行为上违背了经营伦理。例如消费品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屡屡出现问题,消费者受损而投诉的事件成千上万。证券市场上证券公司违规操作,上市公司做假账蒙蔽股民的事件层出不穷,使证券市场成为比赌场还不规范的市场。

一般来说,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失业人口减少,银行利率上涨,股市活跃,股票指数攀升。但是,我国近两年的经济却呈矛盾状况,令人费解。一方面,经济整体以年均8%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失业人口却大量增加,银行利率接近于零,股市低迷,股价持续走低。要解释清楚这种现象不是容易的,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与许多公司的假冒伪劣、股市上的违规操作、假账泛滥等与经营伦理背道而驰的诸多问题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三、经营伦理是克服市场经济缺陷的一个根本方向

以上所列举的与经营伦理有关的种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相当普遍的。从深层次上讲,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特定时期的特点造成的;二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的缺陷。从第一个原因来说,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可以说是属于政府的一个行政单位,在人事、经营、融资等方面企业被管得死死的,没有自主权。也就是说,经济改革之前,企业的经营受到当时政府各项行政命令和时代观念的约束。经济改革正是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的,经过20多年改革的今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基本上成为独立法人,有了完全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计划经济时代一整套行政约束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意识形态和观念上的约束已经基本上不起作用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还相当不完善。成熟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法律上的、观念上的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笔者在拙译《经营伦理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出版发行)一书的译后记中写道,我国正在大规模地义无反顾地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也是一种有序经济。这种有序,一个是靠法治,人们对此已越来越有所认识;另一个是靠伦理,许多人对此似乎还很朦胧。之所以说是朦胧而不是毫无知觉,是因为人们已在实践中有了感性认识,感觉到它的重要,有了诸如“提高企业领导素质”的要求和提倡“企业文化”的呼吁。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感性认识的确需要上升到理论并反过来指导实践。法治是为维持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秩序,在很大程度上说,它是事后性的、惩罚性的、消极的,就像是给人治病一样,经过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人的肌体才可能健康起来。因此,法治的成本是很大的。与法治相比,经营伦理则可以维持市场经济高层次上的秩序,而且是事前性的、自觉的、积极的,就像人的健身一样,经过跑步、爬山体育锻炼,达到强身抗病的目的。因此,成本反而比前者要小得多。我国也需要有经营伦理,它是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相一致的。经营伦理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完善。

再谈第二个原因,市场经济本身也是有缺陷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为目标的,社会利益则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本质上的缺陷将会显露出来。这一点,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企业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企业同样都存在着企业做假账,企业与政府官员互相勾结,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犯罪,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例如,据国家审计署2001年对1000多家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中,就有68%以上的企业的会计报表属于假账。与此同时,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大公司,如石油、通信、办公设备、制药行业的巨无霸企业安然、世界通信、施乐、默克等为假账所困扰,一蹶不振。这充分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经营伦理是一门科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融入和应用经营伦理,是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缺陷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方向。

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经营伦理研讨会,深感欧美以及日本和韩国经营伦理发展之快。在这些国家,不仅经营伦理的理论有了较为系统的建树,在大学普遍开设了经营伦理的课程,而且大多数企业内都设置了经营伦理机构,由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培训管理人员,监督企业在经营中遵守经营伦理的原则。

目前,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展。企业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企业在世界上竞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实力,同时,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伦理修养水平。这一点,从上面提到的一些世界著名的具有超强实力的跨国公司由于违背经营伦理而垮台的实例就可以得到说明。计算机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是有形的,而软件是无形的。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硬件,软件将无以为附,而没有软件,计算机不过是一个空壳子。企业也是这样,设备、资金等等相当于企业的硬件,而企业的伦理修养水平、凝聚力等等则相当于企业的软件,对企业来说,同样是相当重要的。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企业也将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并面临世界范围内激烈竞争的考验。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除了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之外,提高企业的伦理水平,因而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信誉,则是当务之急。

我国开始经济改革前和改革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市场万能主义占压倒优势,似乎市场经济可以克服计划经济时期的所有弊病,是一种尽善尽美的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缺陷。有百年以上市场经济经验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已率先提出企业文化,特别是经营伦理,以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并已在实践中取得相当进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顺利完成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载《经济管理》200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