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西地区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河西地区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走廊,由于土壤母质含盐以及地域、气候等关系。根据盐分的组成,以硫酸盐为主,河西地区为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土区,土壤以砂壤,轻壤为主,含石灰质丰富,但含有机质不足,肥力较低。因此说河西地区土壤在自然和人为垦殖不当的长期影响下,绝大部分土壤都不同轻重的盐渍化了。将所采样品分析其中可溶盐含量,借以研究河西地区植物生长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为进行盐土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河西地区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吕福海

(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河西走廊为甘肃省主要农垦区,土地辽阔,拥有大片待开垦的草原和荒地,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机械化农业的美好基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灌溉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建成的国营农场已是数十个,特别是玉门关外,安西等垦区,国营农场群的出现是指日可待。

河西走廊,由于土壤母质含盐以及地域、气候等关系。土壤可溶性盐多,其中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重碳酸盐都有,在盐类的组成上,以硫酸盐为主,就盐分的分布,冲积扇上部较轻,冲积扇下部土壤黏重,透水性不良,盐分亦重。土壤质地的分布,亦属如此,扇形地上部土壤质地为轻,而下部质地偏重。根据盐分的组成,以硫酸盐为主,河西地区为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土区,土壤以砂壤,轻壤为主,含石灰质丰富,但含有机质不足,肥力较低。过去长时期没有合理的浇灌制度,没有排水设施,群众习惯于大水浸灌,日久而导致地下水的提高,造成盐渍化。因此说河西地区土壤在自然和人为垦殖不当的长期影响下,绝大部分土壤都不同轻重的盐渍化了。

盐土上发生的缺苗减产,每年都带来不少的损失,直接影响粮食增产和耕地面积扩大。河西盐改组1958年,在河西地区进行盐土改良调查过程中,即着手对盐土的性质、分布、作物的耐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借以通过植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找出土壤不同的含盐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给予农业生产上有所依据,不致盲目种植,造成浪费。为此先后在玉门、高台、张掖等县的饮马一场,赤金、硷泉、新华镇等国营农场及群众耕地,结合着作物的生长情况,各生育期的不同表现,采集了代表性的样品,采样深度系根据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在土层中分布的深浅情况,而有所不同。(土样均有重复)将所采样品分析其中可溶盐含量,借以研究河西地区植物生长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为进行盐土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资料。

我们的分析方法:是用1∶5的土壤浸出液,(土壤∶蒸溜水=1∶5)经过振荡、静置,虹吸过滤,吸取定量土壤溶液,进行分析,测定阴离子,CO32-及HCO3-,用0.01moL/L标准酸滴定,Cl-用铬酸钾,硝酸银法滴定,(AgNO31ml=0.5mgCl-),SO42-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可溶盐总量,用重量法规定。

由下表材料可以看出:全盐在0.3%~ 0.5%左右,春小麦、冬小麦、青稞、豌豆、棉花、黄豆、萝卜、糜子、谷子、白菜、落花生、玉米、葱、蒜、四季豆等作物都能良好而正常地生长,全盐在0.6%~0.7%左右,油菜、马铃薯、扁豆、向日葵、甜菜、草木樨等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其中最耐盐的是草木樨和甜菜,就测定结果来看,土壤全盐量超过0.8%以上,则一般作物就遭受盐害而不能生长。上述情况仅是一年结果供作一般参考。

河西地区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img5

续表

img6

续表

img7

续表

img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