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地规划设计

基地规划设计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绿色食品枸杞生产基地,在规划设计前期,首先应进行社会调查与园地踏查。山地果园规划还应进行等高测量,绘制地形图,为具体规划设计提供依据。盐碱地枸杞园,为防止土壤返盐,各级排水沟应适当加深。山地枸杞园主要考虑排除山洪危害。

第二节 基地规划设计

一、基地测查

建立绿色食品枸杞生产基地,在规划设计前期,首先应进行社会调查与园地踏查。社会调查主要是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生产水平与枸杞适生区划等,在气象或农业主管部门查阅当地气象资料,采集各方面信息。园地勘察主要是调查掌握规划区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状况和植被分布,以及园地小气候条件等。调查前,需要拟定调查提纲和制备必要的表格,将调查了解的内容详细记载,并于踏查后绘制规划区草图,作为初步规划的依据。

基本情况掌握之后,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在具备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生产目标、发展规模、技术水平、主要工程建设、品种结构、经营规划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形成规划的基本框架。

利用经纬仪或罗盘仪等对规划区进行导线及测量,达到规定精度要求,绘制平面图(根据规划面积大小,用1:5000~1:25000比例尺),图中标明地界、河流、村庄、道路、建筑物、池塘、耕地、荒地以及植被等,并计算面积。山地果园规划还应进行等高测量,绘制地形图,为具体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二、基地规划与设计

绿色果品基地规划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规划,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规划内容:栽植小区规划、道路及附属物建设规划、节灌系统规划、畜禽圈舍建设规划、防护林规划。

(一)栽植小区规划设计

根据茨园面积、地形等情况,将园地划分成若干栽植小区,每个小区为一个基本管理单位。

1.划分要求。一个作业区内的土壤、气候、光照条件大体一致,便于防止枸杞园土壤的侵蚀,便于防止枸杞的风害,有利于枸杞园中的运输和机械化。划分应符合实际,综合安排,其面积、形状和方位应与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特点相适应,结合路、沟、渠、林的设计,以便于耕作和经营管理。

2.小区面积。小的茨园,全园就是一个小区;大的茨园可划分若干作业区。平地茨园土壤等条件较一致,相同品种的作业区面积可以相等;山地和丘陵地茨园,作业区的面积可按集流面积、地块大小、排灌系统等条件划分。一般作业区面积为l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至80000平方米~120000平方米,几个小区组成一个大区。

3.小区形状。小区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可以提高耕作效率。小区的长边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平地茨园一般为东西向;在山地丘陵茨园,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并同等高线弯度相适应,不跨越分水岭或沟谷,以减少水土冲刷和有利于耕作。小区长宽之比为(2~5):1。山地作业区可成梯形平行四边形,本着适于机耕、排灌及运输和管理的原则。

(二)道路及附属物建设规划设计

1.道路系统。道路规划要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果品的快速流通。果园道路系统应与作业区配套规划。将基地分为多个小区,小区面积以66700平方米(100亩)以上为好,小区内应设置干路、支路和小路。干路应与附近公路相接,园内与办公区、生活区、储藏转运场所相连,并尽可能贯通全园。能保证车辆畅通,在大路的适当地段设一圆盘环形路,以便车辆“掉头”。干路路面宽6米~8米,能保证汽车或大型拖拉机对开。顺公路两侧的果园可以不设大路。支路连接干路和小路,贯穿于各小区之间,路面宽4米~5米,便于耕作机具或机动车通行。小路是小区内为了便于管理而设置的作业道路,要求能过小型拖拉机,路面宽1米~3米,也可根据需要临时设置。

山地或丘陵地果园应顺山坡修盘山路或“之”字形干路,其上升坡度不能超过7度,转弯半径不能小于10米。支路应连通各等高台田,并选在小区边缘和山坡两侧沟旁。山地茨园的小路须与等高线平行,地块较小的山地、丘陵地茨园,可利用背沟或梯田埂做人行道,不专设小路。山地茨园的道路,不能设在集水沟附近。在路的内侧修排水沟,并使路面稍向内倾斜,使行车安全,减少冲刷,保护路面。

2.附属物。茨园附属物指辅助枸杞生产的有关设施。包括管理用房、枸杞存放库、机车库、农具库、农药库、制干场、晒场、机井房、配药池、积肥场等。这些设施在大型枸杞园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一般面积较小的茨园,当然不必要设置过多的建筑物。但随着产业化的发展,按枸杞生产系列化的要求,一些必不可少的辅助建筑也应进行安排。平地茨园的枸杞制干场和配药池应设在交通方便之处,尽可能设在茨园中心,山地茨园的制干场、储存库应设在较低处。配药池可与园内机井相结合,每100亩~200亩(1亩=667平方米)一个点。制干场的规模,可根据茨园面积和产量的多少,以及日采收、外运处理量确定。分级包装场必须保证车辆进出和装载方便。

(三)灌溉、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在基地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基地的排灌条件,水源状况及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最终达到灌水及时,排灌便利,沟渠分布科学合理,斗渠、支渠、毛渠配套健全,尽量节约水利资源的目的。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尽量不要大面积建设绿色食品枸杞基地。

平地枸杞园的排水方式主要以明沟排水为主。排水系统主要由园外或贯穿园内的排水干沟、区间的排水支沟和小区内的排水沟组成。各级排水沟相互连接,干沟的末端有出水口,便于将水顺利排出园外。小区内的排水沟一般深50厘米~82厘米,排水支沟深100厘米左右,排水干沟深120厘米~150厘米为宜,使地下水位降到100厘米~120厘米以下。盐碱地枸杞园,为防止土壤返盐,各级排水沟应适当加深。

山地枸杞园主要考虑排除山洪危害。其排水系统包括拦洪沟、排水沟和背沟等。拦洪沟是建立在枸杞园上方的一条沿等高线较深的沟,作用是将上部山坡的洪水拦截并导入排水沟或蓄水池中,保护枸杞园免遭冲毁。拦洪沟的规格应根据上部面积与当地雨量大小而定,一般宽度、深度保持1米~1.5米,比降0.3%~0.5%,并在适当位置修建蓄水池,使排水与蓄水结合进行。山地枸杞园的排水沟应设置在集水线上,方向与等高线相交,汇集梯田背沟排水的水而排出园外。排水沟宽50厘米~80厘米,深80厘米~100厘米。在梯田内修筑背沟(也称集水沟),沟宽30厘米~40厘米,深20厘米~30厘米,保持0.3%~0.5%的比降,使梯田表面的水流入背沟,再通过背沟导入排水沟或蓄水池中。

(四)基地防护林建设

1.防护林的作用。基地内营造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保护枸杞不受大风袭击,避免折枝、吹落花果叶片,防风固沙,降低水位,调节气候,增加湿度,减轻干旱和冻害,有利于传粉蜜蜂的活动,为枸杞生长结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防护林树种的选择。防护林树种的要求是速生、高大、发芽早、枝叶繁茂,防风效果好;适应性强,与枸杞无共同的病虫害;根蘖少,不串根,与枸杞争夺养分的矛盾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属常绿树还能美化环境。总之,要就地取材,增加收益,达到以园养园的目的。可选用的防护林树种:乔木如杨、柳、榆、刺槐、椿、山楂、枣、白腊等;灌木有紫穗槐、柽柳等。

3.防护林的类型及效应。根据林带的结构和防风效应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紧密型林带,由乔木、亚乔木和灌木组成,林带上下密闭,透风能力差,风速3米/秒~4米/秒的气流很少透过,透风系数小于0.3。在迎风面形成高气压,迫使气流上升,跨过林带的上部后,迅速下降恢复原来的速度,因而防护距离较短,但在防护范围内的效果较大。在林缘附近易形成高大的雪堆或沙堆。二是稀疏型林带,由乔木和灌木组成,林带松散稀疏,风速3米/秒~4米/秒的气流可以部分通过林带,方向不改变,透风系数为0.3~0.5。背风面风速最小区出现在林高的3~5倍处。三是透风型林带,一般由乔木构成,林带下部高1.5米~2米处有很大空隙透风,透风系数为0.5~0.7。背风面最小风速区为林高的5~10倍处。

一般认为枸杞园的防护林以营造稀疏型或透风型为好。在平地防护林可使树高20~25倍的距离内的风速降低一半。在山谷、坡地上部设紧密型林带,而坡地上部设透风或稀疏林带,可及时排除冷空气,防止霜冻危害。

4.防护林的营造。山地枸杞园营造防护林除防风外,还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一般由5~8行组成,风大地区可增至10行,最好以乔木与灌木混交。主林带间距300米~400米,带内株距1米~1.5米,行距2米~2.5米。为了避免坡地冷空气聚集,林带应留缺口,使冷空气能够下流。林带应与道路结合,并尽量利用分水岭和沟边营造。枸杞园背风时,防护林设于分水岭;迎风时,设于枸杞园下部;如果风来自枸杞园两侧,可在自然沟两岸营造。

平地、沙滩地枸杞,应营造防风固沙林。一般在枸杞园四周栽2~4行高大乔木,迎风面设置一条较宽的主林带,方向与主风向垂直。通常由5~7行树组成。主林带间距300米~400米。为了增强林带的防风效果,与主林带垂直营造副林带,由2~5行树组成,带距300米~600米。

枸杞园防护林可分为主林带、副林带和临时折风林带。当有地区性主干林带的情况下,枸杞园防护林的行数与宽度可适当减少;在风沙大或风口处林带的宽度和行数应适当增加。主林带由5~7行组成,宽10米~14米,其走向与当地主害风方向或常年大风方向垂直。主林带间距为300米~400米。副林带与主林带相垂直,带间距为500米~800米,风沙大的地方可减缩为300米~500米。副林带由3~4行组成,宽度为6米~8米。村庄附近的小面积枸杞园,可以不设防护林或四周设防护林。

在枸杞园设计中,为经济利用土地,须将作业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建筑物等综合规划,全面安排。习惯上运用“两林夹一路”的方式。如改为“两路夹一林”时,就可以减少道路用地面积,加大林带和枸杞树间的距离,减少林带对枸杞的遮荫面积,对枸杞生长结果十分有利。

三、绿色食品枸杞基地具体规划布局要求

枸杞基地的规划要根据当地生产规模统一安排。为了便于枸杞的营销、灌溉、运输、施肥、喷药、耕作、采摘、机械化作业等管理工作,要集中联片,呈规模建园,在建园之前,对整个园地进行周密的规划设计。园地设计不易过于零散,否则给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园地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茨园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渠路的设置

枸杞在整个生长季节要经常灌水,但园地又不能积水;又要施肥喷药,所以园地应设置长久性的沟渠路。

大面积的枸杞园,根据园地大小及地形特点,在建园时先规划出排灌系统,主要是支渠、支沟和农渠、农沟。

支渠和支沟的位置应分设在地条的两端。两条地之间设一灌水农渠,隔一条地设一排水农沟,实行双灌双排。农沟应同支沟连通,保证排水畅通。

道路设置可同渠沟埂结合进行,在排水沟两侧埂上留3米~4米宽的路为生产作业道,设置农机具和车辆的通道。地条两头还需留出车道,以便车辆掉头回转。

枸杞园地条一般的宽度为45米~50米,长度为400米~500米。

(二)园地小区的划分和平整

栽植枸杞的小区,田块面积可依据地形决定,为了便于操作,以667平方米~1000平方米左右划分1小区为好,大地条中间顺长度方向的埂要求宽在1.2米以上,兼做喷药机具运行的道路。各小区灌水可从农渠直接开口,不行串灌。每小区地面高差不要超过3厘米,以使灌水层均匀,减轻土壤局部返盐,并可避免土壤积水,不使枸杞根部受浸引起根腐病而死亡。所以划分小区时,务使小区平衡。

定植园地在前一年秋季,要深翻耙耱,施好基肥,灌好冬水,有助于新植枸杞的生长。

(三)防护林带的设置

风对枸杞生产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新植区。4月上旬枸杞萌芽放叶前,正值大风季节,加速了枸杞枝干的水分散失,从而加重了枸杞的风干程度。4月中旬枸杞发芽后,特别是在5月份,当年生结果枝生长期和老眼枝现蕾期,都会因风害而干枯,严重影响当年枸杞的产量。防护林带能防风固沙和改善茨园环境条件,所以在风沙频繁地区应设置防护林带。

为了合理用地,在园地规划时,防护林带的设置应同园地的渠、沟、路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使之更经济、更适用和合理。林带的具体设置:

带向: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若不垂直时偏角不超过45°。

林带间距和宽度:主林带间距可隔4~6条地沿干沟渠埂或干路设置(一般200米~300米),每条林带植树2~4行,行距2米~3米,株距2米。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随沟、渠、路配置,每条副林带植树1~2行,株距同主林带。

树种选择与搭配:应充分考虑到地理条件,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干高、直立、枝叶繁茂、抗风力强,与枸杞无共同病虫害及自身病虫害少,并且寿命长的树种。建立由乔、灌木混交的疏透林带。乔木树种有水曲柳、白蜡、臭椿、毛白杨、新疆杨等,灌木树种有紫穗槐、毛条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