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基本理论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类观点的典型代表为早期的罗马俱乐部。文中提出了“零增长”的论点。而且对环境不进行积极治理,即使工业生产“零增长”,污染物依然会不断污染环境,而且会来断增加。而这一观点与上面所提到的经济“零增长”论是完全对立的。随着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深化,将意识到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观点,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3类。

1.“反增长”论或“零增长”论

该类观点的典型代表为早期的罗马俱乐部。早在1972年,他们就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文中提出了“零增长”的论点。他们认为,如果按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未来100年内,地球上的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此后,人类社会将会崩溃,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都将急剧下降。而如果停止这一切增长的话,所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而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如果说资源有限,即使人口不增长,而人均占有量也会不断降低,人类依然面临“资源危机”。而且对环境不进行积极治理,即使工业生产“零增长”,污染物依然会不断污染环境,而且会来断增加。

2.经济发展论

经济发展论主张经济发展是解决人类基本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先决条件的观点。而这一观点与上面所提到的经济“零增长”论是完全对立的。

这种观点主张“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优裕生活的先决条件”,他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应首先考虑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应该放在第二位的目标,只有当富裕起来以后再考虑环境。”这种发展论过分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可能解决环境问题,这种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同样也是片面的。随着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深化,将意识到两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3.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指在环境发展的同时,要考虑环境系统的承载力,既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保证环境的良好状况,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来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这需要环境与经济两个子系统能协调发展,相互适应,相互调节(李文彦,1994;李善同等,2002)。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保证,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生态环境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