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丘陵区公路选线

丘陵区公路选线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丘陵区路线的布设,要考虑横断面设计的经济合理。路线遇平坦地带,如无地质、地物障碍影响,可按平原区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如有障碍或有相应联系的地点,则加设中间控制点,相邻控制点间仍以直线相连;凡路线转弯处,设置与地形协调的长而缓的曲线。在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两个已定控制点间,如无地形、地物、地质上的障碍,路线应沿匀坡线布设。图6.31是某丘陵区路线的一段。

丘陵地形是介于平原和山岭之间的地形,它具有平缓的外形和连绵不断的丘岗,地面起伏,但高差不大,不致引起高度的气候变化,其主要特征是:脉络和水系都不如山岭区那样明显。 路线线形和平原区比较,平面上迂回转折,有较小半径的弯道,纵面上起伏和偶尔有较陡的坡道。 由于受地形限制小,所经路线的可能方案较多。 其中微丘地形近似于平原;重丘则近似于山岭。 在技术标准方面,微丘比平原区稍紧一点,各项技术指标与平原区相同;重丘则比山岭区稍松一点,各项技术指标与山岭区相同,如图6.27所示。

图6.27 丘陵区路线

在丘陵区布线,首先要因地制宜,掌握好线形技术指标。 一般是微丘地形按平原区掌握,而重丘区则按山岭区方式处理。 等级高的公路要强调线形的平顺,路线只和地形大致相适应,不迁就微小地形的变化;等级低的则较多考虑微小地形,以节省工程投资。 各级路线都要避免不顾纵坡起伏,片面追求长直线,或不顾平面过于弯曲,片面追求平缓纵坡的倾向;都应注意平、纵、横3方面协调,考虑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和心理反应。

丘陵区路线的布设,要考虑横断面设计的经济合理。 在一般横坡平缓地段,可采用半填半挖或填多于挖的路基;横坡较陡的地段,则宜采用全挖或挖多于填的路基。 并要注意纵向土石方平衡,以减少废方和借方,尽量少破坏自然景观

丘陵区农林业均比较发达,土地种植面积很广,低地为水稻田,坡地多为旱作物和经济林,小型水利设施多,布线时要注意支援农业,尽可能和当地的整田造地及水利规划密切配合。

根据上述要求,针对不同地形地带,采用不同布线方式。

路线遇平坦地带,如无地质、地物障碍影响,可按平原区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如有障碍或有相应联系的地点,则加设中间控制点,相邻控制点间仍以直线相连;凡路线转弯处,设置与地形协调的长而缓的曲线。

在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两个已定控制点间,如无地形、地物、地质上的障碍,路线应沿匀坡线布设。 匀坡线是两点间顺自然地形以均匀坡度所定的地面点的连线(如图6.28所示),这种坡线常需多次试放才能求得。 两个已定控制点间如有障碍,则在障碍处加设控制点,相邻控制点间仍沿匀坡线布设。

图6.28 匀坡线

路线遇横坡较缓的起伏地带,如走直连线,纵向坡度大,势必出现高填深切;如走匀坡线,路线迂回,里程增长不合理。 因而走匀坡线与直连线之间,选择平面顺适、纵坡均衡的地段穿过较为适宜。 但路线具体位置,要视地形起伏程度及路线等级要求而定。 对于较小的起伏,在坡度和缓前提下,考虑平面与横断面之关系,一般是低级路工程宜小,路线可偏离直连线稍远(如图6.29所示中方案Ⅱ),高级路可将路线定得离直连线近些(如图6.29所示中方案Ⅰ)。 对于较大的起伏地带,两侧高差常不相同,高差大的一侧的坡度常常是决定因素,一般以高差大的一侧为主,结合梁顶的挖深和谷底的填高来确定路线的平面位置。 图6.30所示,AB跨一谷地,靠A一侧高差大、坡度陡,当梁顶A可多切、谷底D可多填时,路线放坡可得ADB线;若A少切、谷底C少填时,放坡可得ACB线。

图6.29 较小起伏地带路线

图6.30 较大起伏地带路线

两个已定控制点间,有时因地形、地质或地物上的障碍,路线会突破直线与匀坡线的范围,这种为避让障碍所定的中间控制点,应视为又增加一个已定控制点,这一控制点把原来两定点间路线分割成两段,在这两段内分别按直连线与匀坡线之间的原则通过。

图6.31是某丘陵区路线的一段。 A、G为固定控制点,G点前为沿溪线,G点后为山脊线,都是在总体布局中定下的。 现仅讨论A、G间布线问题。 A、G间的路线有两个基本方案。 第一方案(点划线)由A继续沿溪至K处跨河后,升坡至G。 此方案平、纵指标都较高。 但因占用良好耕地多,且行经地带低湿,如路基太低则水文状况差,如提高路基,不但工程大,而且因借土更要多占耕地。 第二方案(实线)提高线位,路线走起伏地带通过,本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技术指标,又产生了一些局部比较方案(虚线)。 如AJB段高度少升高10m,路线仅增长40m,但占用良好耕地较多,故仍采用直线方案。 EG、GH、CE段则依“起伏地带走直线与匀坡线间”的原则予以确定,最后全线采用实线方案。

总之,在丘陵地区选线,由于可通之路线方案较多,各条路线方案之间的优缺点不很突出。因此,应特别强调多跑、多看、多问,经过详细分析比较,然后决定一条最合适的路线。 对于地方性路线,特别要征求当地政府及群众的意见,以使公路发挥它在公路运输网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