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涵义

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涵义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转换之中,在中国文化中一度曾经发挥着影响力的天下观念,便因此而可能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其次,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也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涵义_中国民族学·第12辑

三、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涵义

文化转型对于中国而言首先意味着一种整体性的世界观念上的转变,即从由于追赶先进而定位于自身为后进的姿态中转换角色,从别人影响我们开始转变到我们去影响他们。在这种转换之中,在中国文化中一度曾经发挥着影响力的天下观念,便因此而可能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这种天下观的核心是包容性的,是不计较狭隘的领土和族群边界的一种无分别心。这种曾经发挥其消弭分歧作用的中国观念,因为不断地受到有差等的及人群分别意识的观念影响而无法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内涵。可能中国古代的秦长城以及更早成型的夷夏之别的观念(23),让这一天下观念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这是历史的时间和地域的空间意义上人为制造出来的一种阻碍。而今天,随着时空意义上的边界逐渐随着互联网时代而被打破,无边界的相互融通以及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我们必将要重新去思考,天下观念与当今世界格局之间的一种关联性。缺少这种主体意识的天下观的思考,我们可能永远是要限定在西方世界已经界定好的全球化观念和行动的逻辑里,而无法真正从中逃离出来,如果游戏的规则不在游戏制定者的手中,游戏它因为只有一种玩法而只可能是一种操纵,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平等的相互都能有共同规则意识的竞争。这可能才是今天重提天下观的真正价值所在。

其次,当下中国的文化转型也意味着一种价值观念上的转变。曾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支配性的观念,随着一些新物质性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而在发生着一种重大的转变。比如,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于网络以及数字化的新媒体之时,我们确实需要去重新考察一下,在此过程中人们观念与心态上出现了那些改变。这些新物质性,确实在激发着信息与新知识的极为广泛的交流与互动,让这个时代已经无法真正回归到一种万籁俱静的自然状态中去,因此而不得不去聆听各种因信息爆炸而造就出来的各种背景性的噪音。据说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在2012年停止刊印,这足以暗示出来,印刷的速度实际上已经跟不上新知识的增长的速度。刚刚印刷出来的书本,到了读者的手中已经成为是一种过时了的知识。随时更新网络页面成为知识生产的新隐喻。与此同时,我们的感知系统,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的改变,我们似乎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一种感知但不关注的状态。有太多的信息,其作为符号的存在,在不断地敲击着我们的视觉神经,但却无法真正进入到我们理性思考的领域中去。对待这些讯息的反应,全部都属于一种情绪性与情境性的,比较的可能是谁先按下了电脑的键盘。作为文化的载体的书籍,经过数字化的便捷和去物质性的过程,其自身的物质形态也在逐渐消解和替代之中。当人们逐渐地从原来的书架上或图书馆里取书,转变到从电脑的硬盘上或从网络数字图书馆直接通过敲击键盘而获取书籍或参考文献时,人们对于书籍的内容的神圣性就可能失去了原有的那份信仰,书籍内容在这个意义上不过是一种瞬间的表达以及为己所用的讯息而已,一个数据库而已,而提出的任何一个主题和观点,很快便可能有跟帖的网友四两拨千斤地将本来似乎有一些道理或者并非能站得住脚的观点抨击得一无是处,所有的传统的神话建构也都在中网络解构的策略中成为了一个个的牺牲品,而书写的权威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彻底趋于终结,存在的不过是偶尔被引用一下以作为靶子而最终要将之加以剔除和消灭的参考文献而已。人们在不需要这些书籍之时,不是移动身体放回到书架上或者还回图书馆,而是可以径直地投入到电脑中专门设置的虚拟的垃圾箱中去,这样它们就暂时不存在了。

这实际上引申出来在我们的文化表达上的外在化的新方式,即我们会在网络空间里安排更多的文化事项,使之以数字化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它超越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意义的存在,而形成一种不在现场的现场感以及不在那时那刻的时间感。(24)而我们的记忆,也不再是更多依附于有形的外在化,诸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而是将这些人类集体记忆的物质形式的外在化,挪入了虚拟的网络空间而使之得以数字化的保存。这使得社会记忆的提取速度会更为快捷和方便,人们所依赖的不再是自己的记忆本身,而是在网络上存储的记忆的提取速度以及数据库所信息量的大小。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生活的节奏会因为这些记忆的不断被激活而变得极为致密。闲散的生活变成是这种致密的生活节奏的一部分而无法真正独立出来,并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而与工作严格地对立起来,很难有工作中的休闲或者休闲中的工作这样的辩证法逻辑的生活姿态的存在,恰恰相反,休闲与工作之间的区分造成了一种循环的因果关系,即工作是为了休闲,而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其三是由社会连接方式的转变所直接带来的一种主体意识的转变。这乃是由社会关系的连接纽带,跨越到强调个人价值及其权利表达上去的一种文化转型。随着由虚拟网络空间所塑造的以及不断得到强化的个人与外部联系的虚拟化,个人之间完全可以实现一种不见面的即时沟通与联系。传统共同体意义上的熟人社会的观念也相应地在变得虚拟化。

而这种虚拟化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体现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就时间维度而言,时间的共同性意识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强化,靠着可以细分到秒的数字时钟的普及,并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节奏安排之中,外部的日月星光等的参照系在从人们日常的生活中逐渐退却出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抽象的钟表时间。生活在这种时间参照体系中的人们会更在意,在这个时间下自己与社会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却并非真正在意因为外在自然与社会的原因存在而安排与之相应的生产和休闲活动。时间因此变成要去度过并从中可以获益的一种工具,而不再是生活中用来专门划分神圣与世俗以及各种特殊的人生阶段的社会区分的标志。而在空间维度上,这种转变同样明显,虚拟化的空间,反映到个人的生活方式上便是无形之中的对于虚拟网络的依赖,而相互构成一种所谓的网络社会。(25)人们借此可以把自身闭锁起来,由此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人们又借助网络的孔道,相互在一个更大、更广的世界里联结在一起。此时,中国人固有的无边界和分别心的天下观念又可能被重新启用,而其内涵可能远胜过于因应此种世界性的变化而新出现的“全球化”这一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成为是冷眼看世界的网络访客,每个人又都是可以去自由发表自己一己之见的网络评论员。在此意义上,网络空间在把人与人在现实世界中分离开来的同时,在另外一个虚拟空间上,将更为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今天世界社会得以连接在一起的辩证法,即不断地在时空上的转换、变动与分化,而又在另外的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瞄准、固化与整合;同时,这便是今日世界文化转型的核心逻辑所在,它的赖以维系的基础在于各种媒介新物质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如传统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物质的依赖一般,自然的生态乃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今天,新物质条件下的人造的生态(26),乃是人们构建相互型连接纽带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真实的物质存在,还可能是虚拟的物质存在,总之,可以说是对人及其生活在发挥着持续影响力的具有真实存在意义的物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