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发展历程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发展历程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钢结构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国家、地方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下,各地积极推进钢结构发展。北京奥运体育主场馆、上海世博会等文化、体育场馆,以及深圳平安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一批新的城市地标性钢结构建筑成为新一轮钢结构建筑的代表。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在建筑领域应优先采用、优先推广钢结构建筑。

1. 起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下,我国探索建设了以工业厂房为主的多个钢结构项目。在民用建筑领域,1954年建成的跨度57m的北京体育馆、1959年建成的跨度60.9m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结构建筑。

2. 短暂停滞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各行业对钢材需求量快速增加,国家提出“建筑业节约钢材”政策要求,钢结构建筑发展进入短暂停滞期。

3. 转型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钢结构建筑迎来兴旺发展时期。超高层建筑大量采用钢结构体系,也刺激了钢铁行业产能扩张。80年代钢结构建筑最高为208m, 90年代钢结构建筑最高达到460m。1997年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年)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钢结构建筑施工工艺的要求,政策趋向由“节约用钢”转型为“合理用钢”。深圳国贸大厦、上海森茂大厦、北京国贸大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钢结构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从意大利、日本引人低层钢结构。1999年国家经贸委明确将“轻型钢结构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在国家、地方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下,各地积极推进钢结构发展。武汉世纪家园、天津丽苑小区、上海北蔡工程、山东莱钢樱花园小区、北京郭庄子住宅小区、厦门帝景苑住宅群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4. 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先后承办了一系列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和经贸交流活动,一批超高层、大跨度场馆相继建成,“轻快好省”的钢结构建筑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带动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北京奥运体育主场馆、上海世博会文化、体育场馆,以及深圳平安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一批新的城市地标性钢结构建筑成为新一轮钢结构建筑的代表。这些工程实践,缩小了我国钢结构建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钢结构也成为机场航站楼、高铁车站和跨海、跨江大桥首选的结构体系,如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北京、上海等地的高铁车站、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在建筑领域应优先采用、优先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也都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建筑,我国钢结构建筑将迎来在充足材料供给和较好技术基础上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