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亿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让亿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克强总理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攻坚战,更是保卫战,要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喝上水、喝好水,这是亿万农村群众真切的期盼。要让人民群众长期喝上放心水,在工程建设中,水利部门要求各地坚持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两同时”制度,做到“建一处工程,保护一处水源”,同时强化水质净化处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使农村水性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大幅降低。

2014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水利部考察调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总理首次到水利部检查指导工作。

李克强总理首先来到农村水利司,详细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进展情况,得知当年部署的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已基本完成,他叮嘱大家,这项工作十分艰巨,要保质保量,让群众满意。他强调,对所有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都要担起责任,狠抓落实,务见成效,兑现对人民的硬承诺。

看到各省签订的一摞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责任书”,李克强总理说,责任书毕竟只是一张纸,关键是落到实处。饮水安全任务是否完成,不光要看水利部门数据,还要让第三方评估,切实防止数据造假。任务是否完成,老百姓说了算!

看到水利部展示的对比鲜明的两桶水:一桶浑浊的黄汤水,是湖南益阳中鱼口乡百姓过去喝的铁锰超标水,旁边一桶清澈透亮,则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乡亲们喝的干净水。李克强总理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攻坚战,更是保卫战,要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事关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在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度表前,李克强总理强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解决60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这是对全国人民的硬承诺,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决不打折扣。

在全球70多亿人口中,至今超过10亿人缺乏清洁的生活用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呼吁:“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基本人权。污染过的水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占全国总人口72.5%的广袤农村地区,长期处在饮水安全内核的边缘。一些地方,村民挑水、驮水得走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一些地方,由于世代喝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水或被污染过的水,冒出了许多“怪病村”“癌症村”;一些地方,姑娘长大远走高飞外嫁到有水的地方……

农村缺水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解决好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毛乌素沙漠干涸的躯体之上,一渠清水蜿蜒在沙海中。这条总长123.8公里的“生命大动脉”,就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被称为“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的盐环定扬黄工程。

12级泵站,穿戈壁、越沟壑,最高扬程651米,将甘甜的黄河水送到革命老区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解决了40万人、6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当地群众千百年来“靠天吃饭,靠天喝水”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20世纪50—90年代,中国政府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地区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并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正式纳入政府规划,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等渠道进一步增加投入,支持各地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在新中国成立50年时,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300多万处,累计解决了2.16亿人的饮水困难。

2000年,联合国召开千年首脑会议,各国首脑郑重承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又将2005年至2015年确定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向广大人民群众庄严承诺,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我们说到就要做到!”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面广量大、任务艰巨,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水资源等条件以及村镇发展需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结合,统筹城乡,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规模发展的建设思路。

《全国农村饮水困难“十五”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相继实施。

全国4亿多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列入规划,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全面打响。

2004年底,随着6000万中国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困难,中国农村饮水难的历史基本结束。2005年起,中国农村供水工作实现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转变。

2009年,中国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提出的到2015年把饮水不安全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亿万农村居民得到了实惠,被广大干部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009年,总投资3亿元的山东潍坊安丘集中供水工程建成供水,一举解决了安丘五个乡镇街道以及部分城区共50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民生工程。中央政府把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政府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不断加大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

2005年至2012年,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入达到179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092亿元,地方政府和群众投资699亿元。以政府公共财政投资为主、受益农户投工投劳为辅的投入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

有了资金和政策的扶助,各地一改过去单点式、分散式的做法,实现了从水源保护、饮水工程到用水户的城乡统筹,规模化集中供水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7万多处,千吨万人规模以上集中供水人口增加到了2.7亿人。在山东省潍坊、德州等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农村群众用上了和城市一样清洁的自来水,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水利基础。

而在一些受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居住特别分散、制水成本较高的地区,则采取以户为单位的分散式供水方式,遍布广大农村的130多万处分散供水工程,确保让每一个农村群众有水喝。

“人饮工程水上了山,甘露水润活了心田。清粼粼的泉水引到了家,干净卫生又解乏。”一根根铺设沟壑峁梁之间的管道,翻山越岭将甘甜的清水,送进黄土高坡上的农家院里。刚刚接通自来水、结束靠天吃水历史的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民难掩欣喜之情。

这是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生动场景。

喝上水、喝好水,这是亿万农村群众真切的期盼。要让人民群众长期喝上放心水,在工程建设中,水利部门要求各地坚持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两同时”制度,做到“建一处工程,保护一处水源”,同时强化水质净化处理。

水利部门和卫生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水源可靠性论证和水源水质检验、水源保护和卫生防护工作,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对水源保护、污染防治、运行管理、检测监测、应急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优质水源优先供生活饮用。

通过合理划定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加强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水厂自检、县域巡检、卫生行政监督相结合的水质管理体系,农村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不断提高。

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使农村水性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大幅降低。自来水入户,使得许多农村家庭中用上了洗衣机、太阳能、淋浴器等现代化用水设备。农民的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才能确保人民群众长受益。

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及标准规范。

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推行建立各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和供水管理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管理维护。成立以县为单位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基金实行专户存储,逐年积累,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常维护和大修费。

一些地区采取公司化和协会管理模式,对城乡一体化的供水工程,由城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对单村供水工程,以乡镇或县为单元,成立供水协会进行管理。通过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将城乡自来水公司统一划归水务部门管理,像管理电网一样管理水网。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相继出台《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用地和税收优惠政策,三项政策可降低12%—15%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成本,仅“十二五”期间税收减免就超过了80亿元。

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行,也让广大农村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截至2015年,全国共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十二五”期间,不仅全面解决了规划内2.98亿农村居民和4133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规划外新出现的566.6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58%提高到了8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6%,农村供水保证程度和水质合格率均有大幅提高。

2014年,中国科学院在对全国重大水利工程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时,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从中受益,各利益攸关方相当满意,是国家许多重大惠民工程中最受农村居民欢迎的工程之一。

尽管我国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随着群众对饮水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解决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依然任重而道远。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农村供水事业发展情况和要求,通过工程配套、改造、升级、联网,进一步提高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理水平和保障程度;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程度,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特别是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聚焦中西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确保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洁净、放心的饮用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