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施工组织总设计相比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相对更具体,其劳动力配置计划宜细化到专业工种。当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补充时,其各项目标的确立应同时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6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施工管理计划,并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6.1 概述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它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年度施工规划的具体化,其编制内容更详细。它是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季节、月份施工计划的依据。

6.1.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1)有关的国家规定和标准。国家及建设地区现行的有关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文件。

(2)工程预算、报价文件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3)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4)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包括对工程的造价、进度、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双方认可的协作事项和违约责任等。

(5)设计文件。包括全部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采用的标准图集和各类勘察资料等。

(6)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施工中需要的人力情况,材料、预制构件的来源和供应情况等。

(8)施工组织总设计。如果本单位工程是整个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单位工程,则应符合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总体施工部署要求,以及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

(9)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6.1.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技术复杂难易程度和施工条件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编制依据。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涉及的以上编写依据简单地列举出来。

(2)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

(3)施工部署。对工程施工过程做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施工顺序及空间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

(4)施工进度计划。为实现工程设定的工期目标,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所作的统筹策划和安排。

(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与施工组织总设计相比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相对更具体,其劳动力配置计划宜细化到专业工种。

(6)主要施工方案。单位工程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2)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在施工范围内,对各项生产、生活设施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进行规划和布置。

(8)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目前多作为管理和技术措施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这是施工组织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6.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并备案,然后填写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签认。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归档。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

(1)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①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③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④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⑤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3)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适时调整。

6.2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所做的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其内容应尽量采用图表进行说明。

1)工程主要情况

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2)各专业设计简介

(1)建筑设计简介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建筑特点、建筑耐火、防水及节能要求等,并应简单描述工程的主要装修做法。

(2)结构设计简介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结构形式、地基基础形式、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主要结构构件类型及要求等。

(3)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设计简介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进行描述,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电梯等各个专业系统的做法的要求。

3)工程施工条件

工程施工条件应包括:工程建设地点气象状况;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与工程施工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其他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因素。

6.3 施工部署

6.3.1 明确工程施工目标

工程施工目标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本单位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确定,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当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补充时,其各项目标的确立应同时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6.3.2 工程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工程规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按照合理分工与协作、精干高效的原则组建项目组织机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并宜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如大中型项目宜设置矩阵式管理组织,远离企业管理层的大中型项目宜设置事业部式管理组织,小型项目宜设置直线职能式管理组织。同时,还应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的工作岗位设置及其职责划分。

6.3.3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体现了施工步骤上的客观规律性,是指单位工程中各施工阶段或分部工程的先后次序及其制约关系,主要解决时间衔接上的问题。

1)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

(1)“先地下后地上”是指在地上工程开始前,尽量把管线、线路等地下设施和土方及基础工程做好或基本完成,以免对地上部分施工带来干扰,提供良好的施工场地。

(2)“先土建后设备”是指不论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一般土建施工应先于水、电、暖、煤、卫等建筑设备的施工。但它们之间主要是穿插配合的关系,尤其在装修阶段,应处理好各工种之间协作配合关系。

(3)“先主体后围护”主要是指在多层及高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施工中,先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后完成围护工程,应注意在总的程序上有合理的搭接。

(4)“先结构后装修”是指先进行结构施工,后进行装饰施工,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有时为了缩短施工工期,也可以有部分合理的搭接施工。

2)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的施工程序

工业厂房的施工很复杂,除了要完成一般土建工程外,还要同时完成工艺设备和电器、管道等安装工作。为了早日竣工投产,在考虑施工方案时应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之间的施工程序。一般有以下3种施工程序:

(1)封闭式施工。土建主体结构完成之后(或装饰工程完成之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如精密仪器工业厂房。

(2)敞开式施工。先施工设备基础、安装工艺设备,后建厂房,如冶金、电站等某些重型工业厂房。

(3)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土建施工可以为设备安装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又采取防止设备被砂浆、垃圾等污染的保护措施时,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可同时进行。如建水泥厂时,经济效益最好的施工程序便是两者同时进行。

6.3.4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是指单位工程在平面上或竖向上施工的开始部位及其展开方向,解决建筑物(构筑物)在空间的合理施工顺序的问题。一般来说,对单层建筑物,只要按其工段、节间,分区分段地确定平面上的施工流程;对于多层建筑物,除了确定出平面上的施工流程外,还要确定竖向的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即确定施工起点流向,这除了涉及一系列施工过程的开展和进程外,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施工方法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关键因素。如一栋建筑物用逆作法施工地下两层结构,它的施工流程可以作如下表述:测量定位放线→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0.000标高结构层施工→地下两层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地上一层结构施工→底板施工并做各层柱,完成地下室施工→完成上部结构。

若采用顺作法施工地下两层结构,其施工流程为:测量定位放线→底板施工→换拆第二道支撑→地下两层施工→换拆第一道支撑→±0.000顶板施工→上部结构施工。

(2)车间的生产工艺过程往往是确定施工流向的基本因素。从工艺上考虑,要先试生产的工段先施工;或生产工艺上要影响其他工段试车投产的工段应当先施工。

(3)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生产或使用上要求急的工段或部位先施工。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如饭店、宾馆等,在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层数后,即进行地面上若干层的设备安装与室内外装饰。

(4)单位工程各分部分项施工的繁简程度。一般来说,技术复杂、施工进度较慢、工期长的工段或部位,应先施工。如高层建筑,应先施工主楼,裙楼部分后施工。

(5)当有高低层或高低跨并列时,柱的吊装应先从并列处开始;当柱基、设备基础有深浅时,一般应按先深后浅的施工方向。

(6)工程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案。施工场地的大小、道路布置和施工方案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机械也是确定施工流程的重要因素。如土方工程施工中,边开挖边外运余土,则施工起点应确定在远离道路的部位,由远及近地开展施工。

(7)划分施工层、施工段的部位。如伸缩缝、沉降缝、施工缝等也是决定其施工流程应考虑的因素。

(8)分部工程或施工阶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如基础工程由施工机械和方法决定其平面的施工流程;主体结构工程从平面上看,从哪一边先开始都可以,但竖向一般应自下而上施工;装饰工程竖向的流程比较复杂,室外装修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流程;室内装修可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流程,如图6-1和图6-2所示。

图6-1 室内装饰工程自上而下的流程

图6-2 室内装饰工程自下而上的流程

6.3.5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分项工程或工序之间施工的先后次序。它的确定既是为了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组织施工,也是为了解决工种之间在时间上的搭接和在空间上的利用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结构的施工顺序。

1)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的施工顺序

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的施工,一般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及装饰工程3个施工阶段,如图6-3所示。

图6-3 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施工顺序示意图

(1)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是指室内地坪(±0.000)以下的所有工程,它的施工顺序一般是:挖土→铺垫层→基础→铺设防潮层→回填土。有地下障碍物、坟穴、防空洞时,需要事先处理;有地下室时,应在基础完成后,砌地下室墙,然后做防潮层,最后浇筑地下室顶板及回填土。

基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挖土与做垫层之间的施工要搭接紧凑,以防雨后积水或曝晒而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垫层施工后要留有一定的技术间歇时间,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对于各种管沟的施工,应尽可能与基础同时进行,平行施工。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注意预留孔洞。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较多,若主体结构的楼板、圈梁、楼梯、构造柱等为现浇时,其施工顺序一般可归纳为:立构造柱钢筋→砌墙→支构造柱模→浇构造柱混凝土→支梁、板、梯模→绑扎梁、板、梯钢筋→浇梁、板、梯混凝土;若楼板为预制构件时,则施工顺序一般为:立构造柱钢筋→砌墙→支构造柱模→浇构造柱混凝土→圈梁施工→吊装楼板→灌板缝(隔层)。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砌墙和现浇楼板(或铺板)是主导施工过程。两者在各楼层中交替进行,应注意使它们在施工中保持均衡、连续、有节奏地进行。并以它们为主组织流水施工,根据每个施工段的砌墙和现浇楼板(或铺板)工程确定流水节拍大小,而其他施工过程则应配合组织流水施工。

(3)屋面及装饰工程阶段施工顺序

屋面工程的施工,应根据实际要求逐层进行。柔性屋面施工顺序一般为:找平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柔性防水层→保护层;刚性屋面施工顺序一般为:保温层→找平层→隔气层→刚性防水层→隔热层。为保证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防止屋面渗漏,一般情况下不划分施工段。

装饰工程按所装饰的部位可以分为室内装饰和室外装饰。室内、外装饰施工顺序通常有先内后外、先外后内及内外同时进行3种,具体确定为哪种顺序应视施工条件和气候条件而定。为加快施工进度,多采用内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

室外装饰施工顺序总是采用自上而下进行。每层装饰、水落管安装等分项工程全部完成后,即可拆除该层脚手架,然后进行散水及台阶的施工。

室内装饰对同一单元层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施工顺序:楼地面→天棚→墙面;天棚→墙面→楼地面。前一种顺序便于清理地面,地面质量易于保证,且便于收集墙面和天棚的落地灰,节省材料,但由于地面需要留养护时间及采取保护措施,因此使墙面和天棚抹灰时间推迟,影响工期。后一种顺序在做地面前必须将天棚和墙面上的落地灰和渣子扫清洗净后再做面层,否则会影响楼地面装饰层和结构层间的粘结,引起楼面面层空鼓现象。

(4)水、暖、电、卫等工程的施工顺序

水、暖、电、卫等工程不同于土建工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施工阶段,它一般与土建工程中有关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施工,紧密配合。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先将相应的管道沟的垫层、地沟墙做好,然后回填土。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应在砌筑砖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同时,预留出上下水管和暖气立管的孔洞、电线孔槽或预埋木砖和其他预埋件。

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应安设相应的下水管道、暖气立管、电气照明用的附墙暗管、接线盒等,但电线采用明线时应在室内装修完成后安装。

2)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顺序

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一般可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围护工程、屋面及装饰工程4个阶段,如图6-4所示。

图6-4 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顺序示意图

(1)±0.000以下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多、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基础工程,一般可以分为有地下室和无地下室两种情况。

若有一层地下室且又建在软土地基层上时,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桩基(包括围护桩)→土方开挖→垫层→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墙、柱(防水处理)→地下室顶板→回填土。

若无地下室且建在软土地基层上时,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桩基(包括围护桩)→土方开挖→垫层→基础(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土。

若无地下室且建筑承载力较好的地基上时,其施工顺序一般为:土方开挖→垫层→基础(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土。

与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类似,在基础工程施工前也要处理好基础下的洞穴、软弱地基等问题,然后分段进行平面流水施工。加强对垫层和基础混凝土的养护,及时进行拆模,以提早回填土,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条件。

(2)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工程阶段主要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三大施工过程,其工程量大,消耗材料和劳动力大,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平面上和竖向空间上均应分施工段及施工层,以便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根据柱与梁、楼板的混凝土是否一起浇筑,分为整体浇筑和分别浇筑两种施工方式。若采用整体浇筑,其施工顺序为:绑扎柱钢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柱、梁、板混凝土。若采用分别浇筑,其施工顺序为:绑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

砌体工程是房屋的围护结构,是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一个重要子分部工程。虽然投入大,持续时间长,但是可以待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一定层数,底层的混凝土达到养护龄期后,穿插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并可以与绑扎钢筋和支设模板平行搭接施工。

(3)屋面和围护工程的施工顺序

屋面工程的顺序与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屋面工程的顺序相同。

围护工程的施工包括砌筑外墙、内墙(隔断墙)及安装门窗等施工过程,对于这些不同的施工过程可以按要求组织平行、搭接及流水施工。但内墙的砌筑应根据内墙的基础形式而定,有的需在地面工程完工后进行,有的可在地面工程之前与外墙同时进行。

(4)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

装饰工程的施工分为室内装饰和室外装饰。其施工顺序与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的施工顺序基本相同。

此外,房屋各种水、暖、燃、卫、电等管道及设备的安装要与土建有关分部分项工程紧密配合,交叉施工。

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顺序

单层工业厂房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都有设备基础和各种管网,因此施工要比民用建筑复杂,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工程、预制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围护工程和屋面及装饰工程5个阶段,如图6-5所示。

有的单层工业厂房面积、规模较大,生产工艺要求复杂,厂房按生产工艺分工段划分多跨。一般先安排生产的工段先施工,以便先交付使用,尽早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这是施工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故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的工业厂房建筑施工,要分期分批地进行,分期分批交付试生产,这是确定其施工顺序的总要求。下面介绍中小型工业厂房的施工内容及施工顺序。

图6-5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顺序示意图

(1)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单层工业厂房的柱基础一般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杯形基础,宜采用平面流水施工,施工顺序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独立基础施工顺序相同。

单层工业厂房不但有柱基础,一般还有设备基础。如果设备基础埋置不深、柱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设备基础的埋置深度,宜采用厂房柱基础先施工,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设备基础施工的“封闭式”施工顺序。反之,如果基础设备埋置深度大于柱基础埋深,可采用“敞开式”施工,即先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和柱基础施工,后进行厂房吊装。如基础设备和柱基础相差不大,则两者可以同时进行施工。一般这个阶段的施工顺序是:挖土→铺垫层→杯形基础和设备基础(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回填土。

柱基础施工从基坑开挖到柱基回填土应分段进行流水施工,与现场预制工程、结构吊装工程相结合。

(2)预制工程的施工顺序

单层工业厂房预制构件较多,一般采用加工厂预制和现场预制相结合。对重量较大、运输不便的大型构件,可在现场拟建车间内部就地预制,如柱、托架梁、屋架以及吊车梁等。中小型构件可以在加工厂预制,如大型屋面板等标准构件。种类及规格繁多的异型构件,可在现场拟建车间外部集中预制,如门窗过梁等构件。

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预制的施工顺序为:场地平整→支模→绑扎钢筋→预留孔道→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张拉预应力钢筋→锚固→灌浆。

现场内部就地预制构件,一般来说,只要基础回填土、场地平整完成一部分以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但构件在平面上的布置、制作的流向和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构件的吊装方法、所选择起重机性能及制作方法,其中制作的流向应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流向一致。

若采用分件吊装时,有以下3种方案。

一是场地狭小、工期又允许时,构件制作可以分别进行。先预制柱和吊车梁,同时在外部进行屋架预制。

二是场地宽敞时,可柱、梁制完后再进行屋架预制。

三是场地狭小工期紧时,可将柱、梁等构件在拟建车间内就地预制,同时在外部进行屋架预制。

若采用综合吊装时,构件需一次制作。需视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出构件是全部在拟建厂房内预制,还是一部分在拟建厂房外预制。

(3)吊装工程的施工顺序

吊装工程的施工顺序取决于吊装的方法。若采用分件吊装时,其吊装顺序一般是:第一次开行吊装全部柱子,随后对柱校正与固定;待柱与柱基杯口接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后,进行第二次开行时吊装吊车梁、托架与连系梁;第三次开行时吊装屋盖构件。

若采用综合吊装时,其吊装顺序一般是:先吊装第一节间的4根柱,迅速校正并临时固定,再吊装吊车梁及屋盖等构件,依次逐间吊装,直至这个厂房吊装完毕。

如车间为多跨或有高低跨时,结构吊装流向应从高低跨并列处开始。抗风柱的吊装顺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吊装柱的同时先吊装该跨一端的抗风柱,另一端则于屋盖吊装完毕后进行;二是全部抗风柱的吊装均待屋盖吊装完毕后进行。

(4)围护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

单层工业厂房围护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基本相同。

6.4 主要施工方案

单位工程应按照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规范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验算和说明。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和核心。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又是制定施工方案的关键。

6.4.1 主要施工方法的选择

选择施工方法时,应重点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选择工程量大且在单位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不熟悉的特殊结构工程或由专业施工单位施工的特殊专业工程的施工方法,要详细而具体,有时还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按照常规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项工程则不必详细拟订,只提出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即可。通常,施工方法选择的内容如下:

(1)土石方工程:确定开挖或爆破方法;确定土壁开挖的边坡坡度、土壁支护形式及打桩方法;地下水、地表水的处理方法;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并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

(2)基础工程:浅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及地下室施工的技术要求;桩基础施工方法。

(3)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的类型和支模方法、拆模时间和有关要求;对复杂工程尚需进行模板设计和绘制模板放样图;钢筋加工、运输和连接方法;选择混凝土制备方案,确定搅拌、运输及浇筑顺序和方法、施工缝留设位置;预应力钢材、锚夹具、张拉设备的选用和验收,成孔材料及成孔方法,端部和梁柱节点处的处理方法,预应力张拉力、张拉程序以及灌浆方法、要求等;混凝土养护及质量评定。

(4)结构安装工程:确定结构构件安装方法,拟定安装顺序,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构件平面布置设计,工厂预制构件的运输、装卸、堆放方法;现场预制构件的就位、堆放方法,确定吊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工程量的吊装进度。

(5)砌筑工程:墙体的组砌方法和质量要求,大规格砌墙的排列图;确定脚手架搭设方法及安全网的布置;砌体标高及垂直度的控制方法;砌体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选择。

(6)屋面及装饰工程:确定屋面材料的运输方式,屋面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操作的质量要求;装饰材料运输及储存方式;各分项工程的操作及质量要求;新材料的特殊工艺及质量要求。

(7)特殊项目:对于特殊项目,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项目,以及大跨度、高耸结构、水下结构、深基础、软基础等,应单独选择施工方法,阐明施工技术关键部分,加强技术管理,进行技术交底等。

6.4.2 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施工机械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有直接的影响,是确定施工方案的中心环节,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工程特点和其他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主导工程施工机械。如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起重机的选择,若吊装工程量较大且又比较集中,可选择生产率较高的塔式起重机或桅杆式起重机;若吊装工程量较小或工程量虽较大但比较分散时,则选用无轨自行式起重机较为经济。

(2)施工机械之间的生产能力应协调一致。如在结构安装施工中,选择的运输机械的数量及每次运输量,应保持起重机连续工作。

(3)在同一建筑工地上,选择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型号要尽可能少,以利于现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修,同时减少机械转移费用。如挖土机不仅可以用于挖土,将工作装置改装后,也可用于装卸、起重和打桩。

(4)施工机械选择应考虑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机械的能力,并争取实现综合配套,以减少资金投入。如现有机械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购买或租赁。

(5)对于高层建筑或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构筑物),其主体结构施工的垂直运输机械最佳方案往往是多种机械的组合,如塔式起重机和施工电梯配备使用。

6.5 施工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部署在时间上的体现,反映了施工顺序和各个阶段工程进展情况,应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以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

6.5.1 施工进度计划的基本概念

1)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1)控制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任务。

(2)确定单位工程各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及相互衔接和合理配合关系。

(3)为编制季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4)制定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和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的依据。

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分类

根据施工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可分为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和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两类。

(1)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以分部工程作为施工项目划分对象,控制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搭接关系的一种进度计划。主要适用于工程结构较复杂、规模较大、工期较长而需要跨年度施工的工程。如大型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还适用于规模不是很大或结构不算复杂,但是由于施工各种资源不落实,或由于工程建筑、结构等可能发生变化及其他各种情况。

(2)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以分项工程或施工过程为施工项目划分对象,具体确定各个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所需要的时间及相互之间搭接、配合的关系。适用于任务具体而明确、施工条件基本落实、各种资源供应正常、施工工期不太长的工程。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经过审批的建筑总平面图及工程全套施工图、地形图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有关规定。

(3)建设单位或上级规定的开竣工日期。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5)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构件及机械的供应条件,分包单位的情况等。

(6)施工定额、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

(7)其他有关的要求和资料,如工程合同。

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如图6-6所示。

图6-6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

5)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示方式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示形式有多种,最常用的为横道图和网络图两种。这里介绍横道图格式,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左侧部分是分部分项工程为主的表格,包括相应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及其工程量、定额(劳动效率)、劳动量或机械量等计算数据;右侧部分是以左侧表格计划数据设计出来的指示图表,如表6-1所示。

表6-1 进度计划表

6.5.2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1)划分施工项目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首先应按照图纸和施工顺序将拟建单位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列出,并结合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加以适当调整,使之成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所需的施工项目。施工项目是包括一定工作内容的施工过程,它是施工进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位。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施工项目仅包括现场直接在建筑物上施工的施工过程,如砌筑、安装等,而构件制作和运输等施工过程则不包括在内,但现场就地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不仅单独占有工期,而且对其他施工过程的施工有影响,需要列入施工进度计划;或构件的运输需要与其他施工过程的施工密切配合,如楼板的随运随吊,这些制作和运输过程仍需列入施工进度计划。

在确定施工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项目的划分的粗细程度,应根据进度计划的需要来决定。对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项目划分得粗一些,通常只列出分部工程;对指导性施工进度计划,项目的划分要细一些,应明确到分项工程或更具体,以满足指导施工作业的要求。

(2)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如结构安装工程采用综合吊装方法,则施工过程应按施工单元(节间或区段)来确定。

(3)适当简化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避免施工项目划分过细、重点不突出。可考虑将某些穿插性分项工程合并到主要分项工程中去;而对于在同一时间内由同一施工班组施工的过程可以合并;对于次要的、零星的分项工程,可合并为“其他工程”一项列入。

(4)水、电、暖、卫和设备安装智能系统等专业工程不必细分具体内容,由各专业施工队自行编制计划并负责组织施工,而在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中只要反映出这些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关系即可。

(5)所有施工项目应大致按施工顺序列成表格,编排序号,避免遗漏或重复,其名称可参考现行的施工定额手册上的项目名称。

2)计算工程量

单位工程工作量的计算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但一般在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投标报价、施工预算等文件中已有了详细的计算,数值比较准确,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不需要重新计算,只要将预算中的工程量总数根据施工组织要求,按施工图上工程量比例加以划分即可。施工进度中的工程量仅是作为计算劳动量、施工机械、建筑材料等各种施工资源需要的依据,而不是计算工资、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故不必精确计算。但在工程量的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应与现行定额手册中规定的单位一致,以便在计算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时直接套用,避免换算。

(2)结合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工程量。如在基坑的土方开挖中,要考虑到土的类别、开挖方法、边坡大小及地下水位等情况。

(3)结合施工组织的要求,按分区、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以免产生漏项。

(4)直接采用预算文件中的工程量时,应按施工过程的划分情况,将预算文件中有关项目的工程量汇总。如“砌筑砖墙”一项,要将预算中按内墙、外墙,按不同墙厚、不同砌筑砂浆及标号计算的工程量进行汇总。

(5)在编制施工预算或计算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等需要量时,都要计算工程量。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最好将它们的工程量计算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需要的工程量计算合并在一起进行,做到一次计算多次使用。

(6)根据施工方案中施工层与施工段的划分,分层分段地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以便组织流水作业。

3)套用施工定额

根据所划分的施工项目和施工方法,即可套用施工定额(当地实际采用的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或当地生产工人实际劳动生产效率),以确定劳动力和机械台班量。

在套用国家或地方的定额时,必须注意结合本单位工人的技术等级、实际施工操作水平、施工机械情况和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完成定额的实际水平,使计算出来的劳动量、机械台班量符合实际需要,为准确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打下基础。

有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施工方法的项目,施工定额中尚未编入,这时可参考类似项目的定额、经验资料,或按实际情况确定。

4)劳动量与机械台班数的确定

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应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方法和现行的施工定额,并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施工单位可在现行定额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扩大的施工定额,作为计算生产资源需要量的依据)。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P——所需的劳动量(工日)或机械台班量(台班);

   Q——工程量(m3,m2,t,…);

   S——采用的产量定额(m3,m2,t,…/工日或台班);

   H——采用的时间定额(工日或台班/m3,m2,t,…)。

【例6-1】 某砌体结构工程基槽人工挖土量为600m3,查劳动定额得产量定额为3.5m3/工日,计算完成基槽挖土所需的劳动量。

【解】

【例6-2】 某工程基础挖土采用 W 100型反铲挖土机,挖方量为2 099m3,经计算采用的机械台班产量为120m3/台班。计算挖土机所需台班量。

【解】

取17.5个台班。

定额使用中,可能遇到施工进度计划所列项目与施工定额所列项目的工作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施工项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工种,但材料、做法或构造都不同的施工过程合并而成时,可用其加权平均定额来确定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加权平均产量定额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某施工项目加权平均产量定额;

 (总工程量)

 (总劳动量)

 ——同一工种但施工做法、材料或构造不同的各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与上述施工过程相对应的产量定额。

【例6-3】 某工程外墙面装饰分为干黏石、贴饰面砖、剁假石3种施工做法,其工程量分别是684.5m2、428.7m2、208.3m2;所采用的产量定额分别是4.17m2/工日、2.53m2/工日、1.53m2/工日,则加权平均产量定额为:

(2)对于有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施工方法的施工项目,其定额在施工定额手册中未列入,则可参考类似项目或实测确定。

(3)对于“其他工程”项目所需劳动量,可根据其内容和数量,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占总劳动量的百分比(一般为10%~20%)计算。

(4)水、暖、电、卫、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一般不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需要量,仅安排与一般土建单位工程配合的进度。

5)施工过程持续时间的计算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作用时间应根据劳动力和机械需要量、各工序每天可能出勤人数与机械数量等,并考虑工作面的大小来确定。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P——某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数量(台班)或劳动量(工日);

   R——每班安排在某分部分项工程上的施工机械台班数或劳动人数;

   b——每天工作班数。

在确定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时,某些主要施工过程由于工作面限制,工人人数不能太多,而一班制又影响工期时,可以采用两班制,尽量不要采用三班制;大型机械的主要施工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机械能力,有必要时采用两班制,一般不采用三班制。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项目,其产量定额和作业时间难以准确计算时,可根据过去的经验并按照实际的施工条件来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A——最长的估计持续时间;

   B——最短的估计持续时间;

   C——最大可能的估计持续时间。

(2)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的过程就是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通常是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先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再按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确定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的每个班组所需要的工人数或机械台班数。也就是可以倒排计划,将公式(6-4)变化为

(3)对人工完成的施工过程,可先根据工作面可能容纳的人数并参照现有劳动组织的情况来确定每天出勤的工人数,然后求出工作的持续时间,当工作的持续时间太长或太短时,则可增加或减少出勤人数,从而调整工作持续时间;机械施工可先凭经验假设主导机械的台数,然后从充分利用机械的生产能力出发求出工作的持续天数,再做调整。

【例6-4】 某工程砌筑砖墙,总劳动量110工日,一班制,每天出勤人数为22人,计算施工持续时间。

【解】

【例6-5】 某单位工程的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需要87个台班完成,两班制作业,当工期为11天时,计算所需挖土机的台数。

【解】

6)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尽可能组织流水施工,力求主要工种的施工班组连续施工,其编制方法如下:

(1)对主要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先安排其中主导施工过程的施工进度,使其尽可能连续施工,其他施工过程尽可能与主导施工过程配合、穿插、搭接。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中的主体结构工程,其主导施工过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支模、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2)配合主要施工阶段,安排其他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

(3)按照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过程相互配合、穿插、搭接的原则,将各施工阶段(分部工程)的流水作业图表搭接起来,即得到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7)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检查与调整的目的在于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满足规定目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与调整:

(1)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工序是否正确,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应用是否正确,技术间歇是否合理。

(2)工期方面,初始方案的总工期是否满足合同工期。

(3)劳动力方面,主要工种工人是否连续施工,劳动力消耗是否均衡。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是针对整个单位工程或各个工种而言的,应力求每天出勤的工人人数不发生过大变动。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可用均衡性系数(K)来表示,即

式中的平均出工人数为每天出工人数之和被总工期除所得之商。最为理想的情况是劳动力均衡系数K接近1;在2以内为正常;超过2则不正常,应予修改或调整。

(4)物资方面,主要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施工机械是否充分利用。

主要机械通常是指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自动式起重机和挖土机等。机械的利用情况是通过机械的利用程度来反映的。

初始方案经过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需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一般有:增加或缩短某些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在符合工艺关系的条件下,将某些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向前或向后移动。必要时,还可以改变施工方法。

应当指出,上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有的可以同时进行。还应看到,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受周围客观条件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劳动力和机械、材料等物资的供应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经常不符合原计划的要求,因而在工程进展中应随时掌握施工动态,经常检查,不断调整计划。

6.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6.6.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既是单位工程的开工条件,也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工前必须为开工创造条件,开工后必须为作业创造条件,因此,它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施工准备工作应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1)技术准备应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

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在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编制完成;对需要编制的主要施工方案应制定编制计划。

②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及工程规模、进度等实际情况制定。

③样板制作计划应根据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

(2)现场准备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

(3)资金准备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应有计划地进行,为便于检查、监督施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使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有明确的分工,有专人负责,并规定期限,可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进行。其表格形式参见表6-2。

表6-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

6.6.2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根据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作为其安排劳动力的平衡、调配和衡量劳动力耗用指标、安排生活福利设施的依据。其方法是将进度计划表内所列的各施工过程所需人数按工种汇总。其表格可参照表6-3。

表6-3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

6.6.3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根据单位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提出各种施工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使用时间。其表格可参照表6-4。

表6-4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表

6.6.4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是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放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将施工进度计划表中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时间计算汇总而得,其表格可参照表6-5。

表6-5 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对某分部分项工程是由多种材料组成时,应按各种材料分类计算,如混凝土工程应换算成水泥、砂、石、外加剂和水的数量列入表格。

6.6.5 预制构件、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预制构件、半成品需要量计划主要是落实加工订货单位,并按所需规格、数量、时间,组织加工、运输和确定仓库或堆场,其表格可参照表6-6。

表6-6 预制构件、半成品需要量计划表

6.7 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现场所作的平面和空间的规划。它是对施工过程所需的施工设备、原材料堆放、动力供应、场内运输、供应路线、生活设施等的合理布置,正确处理施工期间所需的各种临时工程同永久性工程和拟建工程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以指导现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文明施工。

施工平面图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布置施工现场的依据。一般绘制的比例是1∶200~1∶500;不同的施工阶段有不同的施工特点和要求,在整个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施工现场布置的内容也各有侧重且不断变化,故一般可以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修装饰和机电设备安装3个阶段分别绘制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7.1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依据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依据是: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图纸、现场地形图、施工现场的现有条件(如水源、电源、建设单位能提供的原有房屋及其他生活设施的条件)、各类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计划和运输方式、各类临时设施的布置要求、各加工车间和场地的规模与设备数量、有关建设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管理提出的要求等。

6.7.2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内容

(1)工程施工场地状况。

(2)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

(3)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储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

(4)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

(5)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6)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6.7.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基本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现场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工程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宜分离设置。

(6)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6.7.4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和要点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如图6-7所示。

图6-7 单位工程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1)确定垂直起重运输机械的位置

垂直起重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着仓库、材料堆场、砂浆、混凝土搅拌站的位置及场内道路和水电管网的布置。因此,它应首先考虑。

(1)固定式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

固定式垂直运输机械有施工电梯、龙门架、井架等,其布置原则是,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能力,并使地面和楼面的水平运距最小。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度相同时,应布置在施工段的分界线附近;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度不同时,应布置在高低分界线较高部位一侧,以使楼面上各施工段的水平运输互不干扰。

②龙门架、井架的位置宜布置在窗口处,以避免砌墙留槎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其卷扬机的位置不应距离起重设备过近,以便司机的视线能看到整个升降过程。

③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的数量要根据施工进度、垂直提升构件和材料的数量、台班工作效率等因素计算确定。

(2)塔式起重机的布置

塔式起重机是集起重、垂直提升、水平输送3种功能为一体的机械设备。它有行走式和固定式两种。行走式起重机由于其稳定性差已经逐渐淘汰。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应根据现场建筑物四周施工场地的条件及吊装工艺确定其位置,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考虑使用时的安全。如在高空有高压线通过时,高压线必须高出起重机,并留有安全距离;塔吊基础要有计算书等。

②在起重服务范围内,尽可能避免“死角”。

③宜选择在场地较宽的一面,以便安排构件堆放及搅拌出料进入料斗后能直接挂钩起吊。

④主要临时道路也宜安排在塔吊服务范围内。

⑤施工方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塔吊施工,以及配备井架施工时,其塔臂回转不得相互碰撞。

2)搅拌站、加工厂、各种材料和构件的堆场或仓库的位置

搅拌站、加工厂、各种材料和构件的堆场或仓库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塔式起重机服务范围内,并考虑到运输和装卸的方便。

(1)搅拌站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靠近垂直运输设备,力争熟料由搅拌站到工作地点运距最短。砂、石堆场及水泥仓库应紧靠搅拌站。搅拌站的布置还要考虑使用这些大宗材料的运输和装卸的方便。

(2)材料、构件的堆放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并考虑运输及卸料方便。基础使用的各种材料可堆放在基础四周,但不宜距基坑(槽)边缘太近,以防压塌土壁;当采用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应尽量靠近垂直运输设备,以缩短地面水平运距;当采用塔吊时,应在塔吊有效起吊服务范围内。

(3)构件的堆放位置应考虑安装顺序。先吊的放在上面、前面,后吊的放在下面。构件进场时间应与安装进度密切配合,力求直接就位,避免二次搬运。

(4)加工厂的位置,宜布置在建筑物四周稍远位置,且应有一定的材料、成品的堆放场地;石灰仓库、淋灰池的位置应靠近搅拌站,并设在下风向;沥青堆放场及熬制锅的位置应远离易燃物品,也应设在下风口。

3)运输道路的布置

现场运输道路应按照材料和构件运输的需要和消防的要求,沿着仓库和堆场进行布置。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或先做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在工程建设结束前再铺路面,以节约费用。现场的道路布置时要保证行驶畅通,有回转的可能。道路宽度不小于3.5m,以满足消防要求;两侧还应结合地形设置排水沟。

4)临时设施的布置

单位工程的临时设施分为生产性临时设施(如钢筋加工棚、仓库等)和生活性临时设施(如办公室、食堂、厕所等)。现场原有的房屋,在不妨碍施工的前提下,符合安全防火要求的,应加以保留利用;各种临时设施均不能布置在拟建工程(或后续开工工程)、拟建地下管沟、取土、弃土等地点;尽可能采用活动式、装拆式或就地取材;施工现场范围内应设置临时围墙、围网或围笆。

5)临时水、电管网的布置

(1)施工供水管网的布置

①施工用临时给水管一般由建设单位的干管或施工用干管接到用水地点,布置时力求管网的总长度最短。管线应布置在拟建的建筑物或室外管沟处,以免这些项目施工时因切断水源而影响施工用水。管径的大小和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实际需要经计算确定。管道最好铺设于地下,防止机械行走时将其破坏。施工水网的布置形式有环形、枝形和混合式3种。

②供水管网应按防火要求布置室外消火栓且管径不得小于100mm,并设明显标志。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m,也不得大于25m;消火栓的间距不得超过120m,其周围2m以内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和其他物品。

③为了便于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要及时修通永久性下水道,并结合现场地形,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沟渠。

④高层建筑的施工用水应设置蓄水池和加压泵,以满足高空用水的需要。

(2)施工用电线网的布置

①一般情况下,单独的单位工程施工,要计算现场施工用电和照明用电的数量,选择变压器和导线的截面及类型;如是扩建的工程,可计算出施工用电总数供建设单位解决,不另设变压器。

②变压器应布置在现场边缘高压线接入处,四周设置铁丝网等围栏,但不宜布置在交通要道口处。

③临时供电一般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则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配电箱等在室外时应有防水措施,严防漏电、短路及触电事故。

④为了维修方便,施工现场一般应采用架空配电线路。架空线必须使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并布置在道路一侧,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⑤现场正式的架空线(工期超过半年的现场,须按正式线架设)与施工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m,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m,跨越建筑物或临时设施时,与其顶部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5m,电杆间距一般为25~40m。分支线及引入线均应由杆上横担处连接。

⑥架空线路应布置在起重机械的回转半径之外,否则应设置防护栏。现场机械较多时,可采用埋地电缆代替架空线,以减少相互干扰。

⑦各种用电设备的闸刀开关应单机单闸,不允许一闸多机使用,闸刀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

6.8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施工管理计划在目前多作为管理和技术措施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这是施工组织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各项管理计划的制定,应根据项目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加以取舍。在编制时,各项管理计划可单独成章,也可穿插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应章节中。

6.8.1 进度管理计划

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顺利衔接。其内容包括:

(1)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

(2)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4)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5)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6.8.2 质量管理计划

施工单位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建立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以独立编制质量计划,也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并编制质量计划的内容。其内容包括:

(1)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分解,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2)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通过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4)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作出相应规定。

6.8.3 安全管理计划

安全管理计划可以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9),在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其内容包括:

(1)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有管理层次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

(4)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计划。

(6)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7)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作出相应规定。

(8)现场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6.8.4 环境管理计划

对于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施工单位,环境管理计划可参照《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在施工单位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内,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内容一般包括:

(1)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2)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4)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5)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作出相应规定。

(6)现场环境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6.8.5 成本管理计划

成本管理是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同时进行的,是针对整体施工目标系统所实施的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成本节约。成本管理计划应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编制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

(3)建立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4)采取合理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

(5)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

6.9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市框架结构多层商业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节选)。

6.9.1 工程概况

1)工程主要情况

表6-7 工程主要情况表

(2)建筑设计概况

表6-8 建筑设计概况表

(3)结构设计概况

续表 6-8

4)水、暖、空调、电气、消防及弱电系统等专业设计概况

(略)

5)工程施工条件

(略)

6.9.2 施工部署

1)项目管理组织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如图6-8)

图6-8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2)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能分工、职责权限

表6-9 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能分工、职责权限

续表 6-9

2)项目管理目标

表6-10 项目管理目标

3)总包管理和范围

(1)总包合同范围

市经济开发新区商业大厦工程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室内外精装修工程均由我公司总承包(具体项目详见合同文本)。

(2)总包组织内部分包的项目

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两支整建制土建分包队。

(柔性)防水工程:采用防水专业分包队(届时专项招标、考察选择施工队伍)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届时招标、考察混凝土搅拌站供应。

水暖及设备:市经济开发新区商业大厦工程项目部机电部施工。

室内外精装修:采用专业分包队(届时专项招标、考察选择施工队伍)

4)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①基础与地下室施工阶段:划分为3个流水施工段,如图6-9所示。

②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划分为两个流水段均衡施工法组织施工,以2台塔吊为核心组织流水线施工。便于材料垂直运输的组织、安排和调度,如图6-10所示。

6-10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流水施工段示意图

③装修施工阶段:分层进行结构验收后,室内装修随围护墙的砌筑由下向上顺序进行,结构封顶后,立即抢屋面工程,外檐装修由上而下进行,合理搭接工序。

(2)施工工艺流程

①地下结构施工阶段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护坡→清槽→打钎验槽→垫层混凝土→地下结构→地下防水→后浇带施工→回填土

②地上部分结构施工阶段

首层墙、柱钢筋绑扎→首层墙、柱模板→首层墙、柱混凝土→首层顶板、梁模板→首层顶板、梁钢筋绑扎→首层顶板、梁混凝土→二层墙、柱钢筋绑扎→二层墙、柱模板→二层墙、柱混凝土→二层顶板、梁模扳→二层顶板、梁钢筋绑扎→二层顶板、梁混凝土……→顶层顶板、梁混凝土

③屋面工程

屋顶结构→保温层→找坡层→防水找平层→防水层→试水→隔离层→面层→闭水试验

④装修阶段

结构验收→二次结构→门窗框安装→墙面大角处理→外檐幕墙及镶挂花岗岩→架子拆除→水电设备安装→隔墙安装→室内装饰→内门窗扇安装→电梯门套→油漆、涂料→灯具安装

⑤总施工顺序如图6-11所示。

图6-11 总施工工艺流程图

5)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

(1)施工安全方面

施工过程中,塔吊的大臂相互交叉,它的安全作业是本工程施工安全的一个重点,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向塔司、工长等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塔吊设立应高低错落,低塔的塔臂不得扫高塔塔身,高塔塔臂与低塔应保持一个安全高度,设置几处监护哨,严格监控塔吊的工作范围,确保周边建筑物、构筑物、通道等的安全。

(2)施工质量方面

本工程防水分项工程量大,地下部分接茬多,地下外墙突出部位较多,后浇带等特殊节点比较普遍;防水层的设计及施工必须确保地下室、屋面的抗渗功能,所以防水工程是本工程施工中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

(3)季节性施工方面

在冬雨季施工到来之前,项目部技术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为在冬雨季施工期间安排的施工项目编制冬雨季施工方案,上报公司技术部门、监理进行审批,审批同意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的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冬雨季施工方案二级技术交底。

6.9.3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控制进度计划表,见表6-11。

表6-11 施工进度计划

6.9.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计划

(1)技术准备

表6-12 技术资料一览表

(2)施工方案编制及报审计划表

表6-13 施工方案编制及报审计划表

续表 6-13

(3)施工试验计划

表6-14 施工试验计划表

注:(1)以上为计划值,如与实际发生矛盾,以现场实际为准。
(2)按照规定,钢筋原材、钢筋连接、防水材料、混凝土需要做见证试验,见证次数不少于试验总数的30%。

(4)现场准备

6-15 主要临时设施一览表

注:(1)办公、宿舍等用房均为新型彩钢板保温活动房屋,具有拆装迅捷、自重轻、安全可靠的优点,墙板采用复合夹芯板,双面彩色钢板,内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利于室内保温隔热。
(2)水泥白灰库下设300mm厚加气砖并设置防潮层。
(3)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分别设置专用危险品库房,设置专用通风口。
(4)室内仓库应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通风、防盗措施,并分类建立台账,加强领料签发手续,防止材料丢失和损坏。
(5)各库房、料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以便一旦火灾发生时,可以配合消火栓及时将火扑灭,减少损失。
(6)料场地面必须经压路机碾压密实。
(7)钢筋料场每间隔4m设置400mm高、300mm宽混凝土带,在材料上方设置可展开式苫布,钢筋堆放在此处可防止雨水、雪水浸湿。
(8)现场试验室统一管理现场试验,保存试件。室内设置振动台、标养箱等必要设备。

2)各项资源配置计划

(1)劳动力配置计划

各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展开。

基础施工阶段现场施工人员386人,结构施工阶段人数772人,装修阶段施工人员768人,按工种主要劳动力安排见表6-16。

表6-16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2)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

表6-17 主要大型机械设备表

(3)测量装置需用量计划

表6-18 测量设施配备表

注:施工现场配备的上述各种测量仪器和塔尺、钢卷尺必须在检测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

(4)原材料需用量计划(略)

(5)成品、半成品需用量计划(略)

6.9.5 主要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略)

(2)土方施工

(略)

(3)钢筋工程

(1)材料采购

在采购钢筋前须取得本公司材料部门对供应来源的批准,所购钢筋必须来自批准的供应来源。如更换供货来源须以书面形式得到批准。所有购买钢筋的原厂材质证明必须齐全。特别是用于纵向受力部位的钢筋,在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关于抗震结构的力学性能要求。

(2)材质检验

钢筋进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按国家有关钢筋标准规定取样进行力学性能的实验,复试合格方可加工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他专项检验。

(3)钢筋加工

现场内设钢筋加工区,钢筋集中加工成型,分批分类运至现场。所有加工严格按钢筋翻样图纸执行。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检查应包括:钢筋是否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的弯钩、弯折和平直长度,以及钢筋的加工尺寸误差是否满足GB 50204—2011中有关钢筋加工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面绑扎。

图6-12 现场钢筋堆放实例

(4)钢筋接头

板、墙、柱以及梁中所有钢筋如采用焊接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的规定;采用绑扎接头,应符合GB 50204—2011的规定,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规定。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一般梁、板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下部钢筋应在支座;筏基底板部位钢筋接头上部钢筋在支座,下部钢筋应在跨中。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6-19中的规定。

表6-19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表

(5)工艺流程

①底板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基础结构验线→铺设底板下部钢筋→放置钢筋马凳→铺设底板上部钢筋→确认竖向钢筋位置→插竖向钢筋。

B.现场主要控制要点是位置的准确。底板钢筋开始绑扎之前,基础底线必须验收完毕,特别是在柱插筋位置、梁或墙边线、集水井、电梯井等位置线,应用油漆在墨线边及交角位置画出不小于50mm宽、150mm长的标记。底板上层铁完成后,应由放线组用油漆二次确认插筋位置线。底板钢筋施工时,先铺作业面内集水坑和电梯井的底部钢筋,然后再铺上层钢筋。

②墙、柱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放墙柱位置线→清理修整下层插筋→墙、柱钢筋竖向连接→测放柱箍筋间距线和剪力墙水平筋间距线→绑扎墙、柱钢筋。

B.套柱箍筋时,要注意箍筋的开口位置相互错开。箍筋绑扎前,要先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进行绑扎。根据抗震要求,柱箍筋弯钩为135°,平直段不小于10 d。柱钢筋绑扎主要控制要点:首先,主筋位置要准确,根据放线结果及时将位移钢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主筋和箍筋均到位;其次,禁止将箍筋掰开后往主筋上套,应将箍筋从上套入主筋。

C.绑扎墙钢筋时,如有暗柱,先将暗柱筋绑好,再连接竖直钢筋,然后每隔5~6m间距在竖直钢筋上按水平筋间距画好记号,再绑扎水平筋;墙体钢筋主要控制要点为禁止墙体钢筋的绑扎扣和搭接扣合二为一,另外应注意水平筋进入独立柱、暗柱的锚固长度是否合格;混凝土墙竖向钢筋可在施工缝标高处每隔一根错开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mm。错开净距不小于500mm。暗柱及端柱纵向钢筋连接和锚固按相应抗震等级框架柱之要求。

③梁、板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划主次梁钢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支梁侧模和顶板模→绑板下部钢筋及铁马凳→绑板上部钢筋。

B.板筋钢筋绑扎时,要先在模板上画线,绑完板的下部钢筋后,垫好垫块和马凳,再绑扎上部钢筋。浇筑混凝土时,随时修整因施工时被踩踏而偏移位置的板钢筋。

C.梁筋绑扎主要控制要点:首先,由于梁主筋要在施工面上进行连接,受施工环境影响不利于操作,所以应重点检查连接后钢筋是否通直,防止出现较大折角;第二,主梁交接处钢筋皮数较多,要事先做好安排,调整各层钢筋高度,防止打灰后标高超高,给以后装修造成隐患;第三,梁钢筋和模板空间位置要准确,防止一侧露筋,另一侧保护层过厚;第四,柱边与梁边齐平时,梁外侧筋需在柱外侧筋内侧通过。

D.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5 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负筋)两端设直钩。板的边支座负筋一般应伸至梁外皮留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如已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直钩长度同另一端,如不满足时,此端加垂直段应满足锚固长度,当Ⅰ级钢筋时,端部另设弯钩。当边梁较宽时,负筋不必伸至梁外皮,按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或图中注明尺寸施工。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当楼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④后浇带中梁纵筋可贯通不断;板、墙筋可相互伸过一个搭接长度,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⑤当梁内钢筋需分层设置时,采用与主筋同规格且大于φ25mm的钢筋做分隔钢筋,如图6-13所示。

图6-13 多层钢筋分隔示意图

(6)保护层

①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②底板钢筋由于自重较大,保护层垫块采用钢筋垫块,垫块刷防锈漆处理,其他部位的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

③保护层垫块须放置合理,呈梅花形布置,防止过疏而造成钢筋紧贴模板,拆模后露筋。尤其是梁底垫块要在下铁放置前垫好,以免梁绑扎好后放置困难或漏放。

图6-14 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7)钢筋安装绑扎允许偏差项目

表6-20 钢筋安装绑扎允许偏差项目表

续表 6-20

4)模板工程

(1)模板和支撑体系及其选型

本工程的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其他墙体模板采用双面覆膜竹胶板模板体系;圆柱子采用定型钢模板;矩形柱子或其他异型柱子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顶板、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水平模板支撑采用TLC插卡型多功能早拆模板体系。

模板制作、安装质量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保证浇筑后混凝土的外观平整,保证结构质量。

(2)主要模板施工工艺

①柱模板

A.模板底部和顶部在柱筋四角放置定位筋,以固定柱模板位置。

B.可变截面柱楼板柱箍由4个直角背楞组成,背楞上按设计图反算截面尺寸打孔,用螺栓连接固定。

②梁、楼板模板

图6-15 梁模板大样示意图

采用双面覆膜竹胶板模板,抄平、放线→搭设排架→摆放100mm×100mm主楞→放置50mm×100mm次楞→安装梁底模板→调整梁底标高→支梁帮及楼板模板→调整标高、测定平整→梁、柱接头处理→加固→分项验收。

③墙体模板

墙体采用竹胶板,用木枋作背楞,用木枋、可调钢管支撑及花篮螺栓作为支撑系统,整装整拆,具有模板布置灵活、混凝土表面质感好、施工简便快速等特点。

④特殊部分模板

A.电梯井筒模板

电梯井筒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板面采用钢板,四角为铰型专为脱模用角模,每边正中间加用铰接的调节模板,模板为整体吊装,拆装模板只需调整四周螺栓。

图6-16 电梯井筒模板示意图

B.楼梯踏步模板

楼梯模板拟采用定型钢模做侧模、12mm厚多层板做底模,扣件钢管架支撑。保证楼梯模板的施工质量,也是确保模板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楼梯模板采用预制加工,现场放样组拼的方法,确保成型准确。

a.工艺流程:立平台支柱→安装平台桁架→立梯板支柱→安装梯板桁架→铺模板(楼梯模板支撑系统图见图6-17)。

b.楼梯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楼梯的角度及长度受平台位置的控制,所以平台的梯高及位置要绝对准确,楼梯间墙上要弹出梯梁板位置线,以便校对。

部分踏步板拟采用定型钢踏步模板,在绑完楼梯筋之后吊上。支撑加固体系为龙骨和φ48架子管搭花架,施工时要注意保护钢筋。

楼梯梁在墙上相应位置处应事先下盒子,留出梁豁,注意不能用苯板。

楼梯梁靠向上跑楼梯的一侧要在吊完踏步板后再安装侧板,便于清扫梁内杂物。

为保证楼梯的混凝土质量,楼梯踏步采用整体钢模板,楼梯下部采用竹胶板。

c.梁柱接头模板

为保证梁柱接头及柱帽处混凝土质量,防止接头处采用拼装木模时出现模板吃进混凝土、截面尺寸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采用梁柱接头整体定型模板。

图6-17 楼梯模板支撑系统图

d.后浇带模板

视底板厚度,后浇带采用双层钢板网卡茬,架设钢筋龙骨固定。支模时与底板上网钢筋绑扎同时进行。楼板、梁后浇带用钢板网卡茬,底模设调节钢支柱单独支顶,待二次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

⑤水平顶板模板支撑采用TLC插卡型多功能早拆模板系统,如图6-18所示。

A.优点: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自稳定效果好,支撑结构标准,便于规范施工;能保证施工质量,装拆快捷,工效高,缩短工期;适应能力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降低劳动强度;无零散配件丢失,损耗低等的工具式产品。

B.TLC插卡型多功能早拆模板系统施工工艺。

a.按模板支撑布置图,选一个支模较方便的立杆位置处放十字线或T字线。

图6-18 插卡型多功能早拆模板系统

b.按所放线的交点立1根杆,另沿十字线或T字线互相垂直的2个方向立2根立杆,用所需要长度的2根横杆将3根立杆插卡连接起来,然后在四边形的第四个角立1根立杆,再用两横杆将4根立杆插卡连接成四边形,沿延长线方向,按顺直或垂直方向放两立杆,3根横杆或1根立杆、2根横杆插卡连接,调方正,即垂直度,调准后,用榔头将插头、插座敲紧。安装三脚架时必须用榔头将插头敲击到位(注:立杆和横杆未形成四边形及未调方正,即垂直度未调准以前,不得用榔头敲击插头)。按上述方法完成支架的安装。

c.支架安装完毕,放置早拆柱头,并使插销、托架就位,然后放上木枋,按传统支模方式将主楞和次楞上标高调到所需位置。

d.方木就位后,从一侧铺设模板。当模板与早拆柱头板接角时,将柱头板调到所需要的标高,然后继续向前铺设模板。接角柱头板时,重复上述工序直至模板铺设完成。

5)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要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安装,拆模要保证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方可拆除。

(2)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的情况下方可拆除。底模在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表6-20中的规定时方可拆除。

(3)在常温条件下,墙体、柱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冬期施工,墙体、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松动螺栓,吊走模板,并继续保温,待强度达到4.0N/mm2,拆模视当时气温情况,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确定。

(4)梁板混凝土拆除支撑条件见表6-21。

表6-21 现浇梁板结构拆除支撑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表

(5)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项目

表6-22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项目

续表 6-22

6)混凝土工程

为确保施工质量,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本工程全部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场内的水平运输主要以混凝土罐车为主,混凝土垂直运输在结构施工期间以混凝土汽车泵和地泵为主。

(1)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①在与搅拌站签订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时,应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

②商品混凝土进场必须有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出厂日期时间和数量的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凡经检测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清退。在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站应指派专人在施工现场调度安排商品混凝土的供应。

③常温下,普通混凝土进场后,初凝时间不小于4h。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要积极组织混凝土浇筑到位,避免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混凝土在现场搁置时间过长,以致超过初凝期。凡已达到初凝的混凝土不得再用于正式工程。各商品混凝土供应站应根据运输距离、路况和现场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总的初凝时间。

④在浇筑较重要部位混凝土前,现场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交底中明确浇筑部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特性。

⑤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混凝土内加水,搅拌站应有调节混凝土坍落度和温度的有效措施。

⑥基础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为抗渗混凝土,混凝土中应掺加膨胀剂。在常温环境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用于基础底板混凝土的外加剂应为缓凝剂,各种外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2)地下室结构工程留置施工缝

①水平施工缝:由下至上,基础底板上第一道施工缝,内墙柱在底板上皮,外墙及墙间柱在底板表面上300mm处。以上各层均留置在框架梁或楼板下皮和楼板上皮处。

②纵向施工缝: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结构,除设计要求的后浇带外,不得擅自留置竖向施工缝。在地下室内外墙衔接处应设钢丝网片,使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分开。

(3)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

①为了确保墙体、柱和楼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一道5cm厚与墙体、柱混凝土相同标号的减石砂浆。

②分层浇筑,浇筑层的厚度不大于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浇筑到墙体、柱上口预定标高时将其抹平。

③振捣要均匀,每层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50mm。不得振捣钢筋和模板,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且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遇到门窗洞口时振捣棒要距离洞口30cm以上,并且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模板变形。

(4)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施工

①基础底板梁为大体积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工艺标准。基础底板梁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法。

②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墙、柱钢筋上用水准仪作出标高控制点,用来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标高。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要防止踩踏上层钢筋。浇筑前,沿浇筑方向铺设由矮马凳和脚手板组成的马道,混凝土工站在马道上进行操作,并且在浇筑现场设钢筋工看钢筋,及时将变形钢筋复位。洞口边要振捣密实。

对于地下抗渗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先做外墙部位楼板抗渗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做其余楼板普通混凝土浇筑。如接槎处混凝土已经初凝,则需按施工缝二次浇筑处理。

(5)施工缝处的处理

①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浆和松动石子,剔到实处,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②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水泥净浆,而后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灌混凝土;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后浇带处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少于24h),然后用高一级强度的膨胀混凝土浇筑。在竖向钢筋插铁部位(墙、柱),用大杠或抹子将该处混凝土刮平,为竖向模板安装创造有利条件。

③自然条件下浇筑后12h内开始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混凝土未达1.2MPa前不得上人和立模板支架。

(6)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

表6-23 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表

6.9.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见图6-19~图6-21所示。

6.9.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质量管理计划

(1)质量目标

①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质量事故零目标,无质量隐患。

图6-19 基础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

图6-20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

图6-21 装修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

②主要施工阶段的质量指标

表6-24 主要施工阶段的质量指标

(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①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②质量管理职责

表6-25 质量管理职责

(3)保障措施(略)

(4)检查制度(略)

思考题

1.什么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简述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4.工程概况包括哪些内容?

5.施工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6.试述多层混合结构民用住宅及框架结构的施工顺序。

7.试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施工顺序。

8.简述主要施工方案的内容。

9.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可以分为几类?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0.工程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内容及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2.进度管理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