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外流域引水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浅析外流域引水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昆明市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解决办法只有外流域引水,增加水质良好的水资源,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的问题。13亿m3的水资源量占总容积的87%,将促使滇池水环境极大改善。牛栏江引入滇池的水质为Ⅳ类,滇池本流域的水量多为暴雨径流入湖,因受面源污染及城镇残留污水的污染,径流水质为Ⅴ类。所以,提高污水处理级别不能达到提高滇池水质的目的。

浅析外流域引水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韦照华

(西园隧洞工程管理处)

摘要:由于滇池水资源匮乏,必须采取外流域引水。引水后,滇池流域水资源量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得到缓解,滇池的水环境得以改善。但滇池水质仍为Ⅴ类,未能提高。采取分离污水排放、底泥疏挖手段后,水质标准可以提高。

关键词:引水 水环境 水质 辅助措施

一、外流域引水是昆明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概况

滇池流域总面积:2 920km2,其中,水库拦蓄径流面积1 284km2,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9.24亿m3,滇池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地区。昆明市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二)城市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恶化

随着昆明市经济快速发展、昆明市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城市人口随之迅速增加,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人口及建成规模对照表

img50

当前城市人口加上流动人口约310万人。日生活用水量达60万吨,年需水量2.2亿吨。人口增加,供水量加大,所产生的水污染物也随之增加,水环境极其恶化。云南省水利厅2003年3月《昆明市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及系统分析》报告中指出:“当前滇池水体和研究区河流水质超Ⅴ类,已无纳污能力。只控制污染物已无助于缓解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问题。”解决办法只有外流域引水,增加水质良好的水资源,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目前开展的外流域引水工程有三项:(1)掌鸠河饮水工程,已建成引入水量2.45亿m3;(2)正在施工的清水海引水工程,预计2011年一期工程完成,年引水量1.04亿m3,最终可引水达1.60亿m3;(3)即将开工的牛栏江引水工程,主要功能是引牛栏江的水注入滇池,年输水量6.19亿m3,水质是Ⅳ类。其中(1)(2)两项引水工程解决的是城市用水问题。

二、外流域引水对滇池水环境的影响

宏观而言,在滇池流域产水量只有9.24亿m3、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外流域引水补充了近11亿m3的水资源,滇池流域水资源量提高了2.3倍,水资源承载力均得以提高,增大了生态环境所必需的用水量,增加了滇池水环境容量,保证了昆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下面就外流域引水的功能分类进行探讨:

(一)城市供水工程效应

原昆明市城区供水主要水资源是松华坝水库,承担城区供水总量的60%以上(近1.20亿m3/年)。由于城市供水不足,为了缓解供水,1996年开展了以周边县区水库引水提供昆明城市用水的工程,如晋宁的柴河水库、官渡区的宝象河水库等,但由于其水资源量有限,加之本县区经济发展需求影响,工程建成不久后个别工程就无水提供,造成投资浪费,并未缓解供水矛盾。从侧面也反映出本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已经严重超载。

在掌鸠河、清水海两大外流域引水工程竣工后,将补充优质水资源量4.00亿m3左右,加上松华坝的1.20亿m3,昆明市城区共有优质城市饮用水资源5.20亿m3,将对昆明市的经济持续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牛栏江引水工程效应

由牛栏江引水注入滇池,增加滇池的水资源量。工程完工后引水量将达6.19亿m3,加上滇池自流域产水量4.00亿m3(已扣除蒸发量5.34亿m3)及3.00亿m3经处理后的污水量后,合计水资源量将达13.19亿m3

根据《滇池保护条例》规定的“滇池最高控制水位为1 887.40m,最大容积为15亿m3”。13亿m3的水资源量占总容积的87%,将促使滇池水环境极大改善。

1.滇池水环境的变化

由于入湖流量的增加(从原4亿m3增加到13亿m3),滇池将由原来的多蓄少放、多年无法置换的死水,转变为人为控制的能蓄能放、有进有出的流水,从而促进湖泊水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流水不腐的效果。水循环加快,水体“富营养化”减弱,大面积滋生蓝藻等现象将得到遏制,水体透明度增加,滇池的水环境将会有极大改善。

2.滇池水质的变化

评定滇池水环境好坏的核心,是水质是否改变、是否提高、达到什么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行标准GB3838-2002中主要三项基本项目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img5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我们采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如表3所示:

表3

img52

现滇池水体评定为Ⅴ类。牛栏江引入滇池的水质为Ⅳ类,滇池本流域的水量多为暴雨径流入湖,因受面源污染及城镇残留污水的污染,径流水质为Ⅴ类。主城区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二级标准排放,按化学需氧量COD≤120已是Ⅴ类水质。

以上各类水体混合后,水质达到的标准如表4所示:

表4

img53

从上表可以看出,混合水体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值为75>40,初步评定为Ⅴ类水质,水质改善不容乐观。为了水质的改善和提高,还需要同步进行其他辅助工程措施,才能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三、辅助工程措施

(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是影响水质提高的主要因素

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是将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排放,运行成本约0.80元~1.00元/吨,出水的水质属地表水Ⅴ类。即使加大污水处理成本到2.50元/吨,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比较,化学需氧量、总氮量仍大于地表水质Ⅴ类标准,其中总氮的标准是地表水Ⅴ类浓度的7.5倍。所以,提高污水处理级别不能达到提高滇池水质的目的。为了保证滇池水质由Ⅴ类提高到Ⅳ类,考虑把城市污水及处理后的污水与滇池水体分离,污水直接排放不进入滇池水体,或是将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用水。

(二)防止“内源”污染

“内源”污染是指:滞留物、湖内的污染物沉淀在湖底形成底泥,底泥内的污染物质释放即造成湖体水质再度污染。

滇池底泥物质所释放的污染十分严重,大量释放时水体会变黑变臭。因此,疏挖底泥的工程十分必要、不可忽视,必须坚定地开展底泥疏挖工程,以保护牛栏江引入的水质,达到改善滇池水质、还我高原明珠的效果。

四、总结语

(1)外流域引水,极大地缓解了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的难题,提高了滇池水资源的承载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增加了滇池的水资源总量,加速滇池的水体循环,从而改善了滇池的水环境。

(3)从牛栏江引水注入滇池后,水质等级为Ⅴ类,仍未提高。

(4)为了提高水质标准,应采取以下辅助工程措施:①污水排放与滇池水体分离,单独排放;②彻底疏挖滇池底泥,清除内源污染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