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建设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社会建设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在改善民生。如今中国虽然已经注意到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组织的数量仍然很少。
中国社会建设_社会学

第二节 中国社会建设

一、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侧重点

中国的社会建设所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科学文明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必然是中国社会建设所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社会建设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在改善民生。中国的社会建设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郑杭生认为:“所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23]加强社会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将各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解决好。为此,必须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二、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宏观来讲,社会建设包括与社会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建设;从微观来看,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外的其他多方面建设的综合,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传承的重要保证。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将社会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4]

(一)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

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从前工业化时期的经济结构(也就是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下的农业占的比重很大,工业、商业、服务业占的比重都很小)转变为工业化中期的经济结构(也就是工业占的比重很大,农业、商业、服务业占的比重相对很小)。我国2006年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11.7%、48.9%和39.4%。

但是我国的社会结构还是工业化初期的结构。2006年我国的城乡结构是56.1∶43.9;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42.6%,非农就业的劳力占57.4%,其中第二产业劳动力占25.2%,第三产业劳动力占32.2%。社会阶层结构是反映社会结构的核心指标,其中社会中间阶层(或称中产阶层)的比重尤为重要,2006年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约占22%,与工业化国家“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还有一定差距。总之,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构,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存在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矛盾,这是当今中国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根源。因此社会建设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政策,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结构。

(二)社会组织建设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社会成员都分属于这样那样的社会组织,许多人同时是多个社会组织的成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城市的企事业和机关,实行单位制,在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从而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了。改革开放后,随着单位制的逐步解体,“单位人”成了“社会人”;农村人民公社解散了,改为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流动加速,传统的组织形式很难适应目前社会流动加快的现状。这客观上需要在新的条件下,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5]这里讲的社会组织,指的是社会民间组织、社团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工业化国家是很多的,发挥着社会公益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功能,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在有些方面还起到了政府和市场不能起的作用。

如今中国虽然已经注意到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组织的数量仍然很少。据统计,到2006年9月底,全国共有社会团体17484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1430个,基金会1057个,共计327328个。每万人不到2.5个(美国为52个,法国为110个,阿根廷为25个),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这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很不利的。因此,社会建设要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三)社会流动机制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已经从一个基本封闭的社会转变为基本开放的社会,社会流动渠道多元化,社会流动频率加快,涌现了诸如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自由职业者、农民工等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产业工人、科技人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等社会阶层的队伍极大地扩大了,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规模缩小了。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形成,以自治性为主的社会流动机制也正在发展。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就业、人事等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革,社会流动仍然受到限制。所以,通过改革和创新构建社会流动新体制,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四)社会事业建设

现行的社会事业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制,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要像经济建设一样,必须进行社会事业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至今还是主要由国家包揽和承担一切的管理体制,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要,国家也确实没有这个精力和能力来全面管理,而且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像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进行社会事业体制的改革。

(五)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仿照前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改革。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城镇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制。十六大以后,在农村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然在城市和农村的改革都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城乡差距很大,地区间差距也很大,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社会统筹层次低,这与经济发展和广大居民的迫切需求很不适应。十七大又提出了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活基本生活”的目标,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建设一个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运行健全,管理有效,标准合理,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保证国家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六)社区建设

社区,在我国是一种基层政权、基层组织的治理形式。在农村中,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公社改为乡镇,大队变为行政村,生产队变为村民小组,三级治理的组织架构未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民主选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此同时,城镇化的速度也十分惊人,1978年我国只有220个城市,11994万城镇人口;2006年各类城市数量达到662个,城镇人口增加到57706万人,其中有城市户籍的共36548万人,无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21158万人。28年间,城市人口增加45712万人,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增加24554万人。

目前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市以下设区、县,区、县以下设街道、乡镇,街道以下设居民委员会,也称社区委员会(上海把街道称为社区,居委会称小区)。在北京,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居民委员会是没有脱产干部的,也没有党组织。近几年由街道办事处向居民委员会派出脱产干部(事业单位编制),建立党组织,管辖数千居民,正在逐步把居民组织起来。有很多大中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在城区中有很多城中村,街道办事处以下,既有居民委员会,也有村民委员会。

全国两千多个县(市)的县(市)政府所在地,在80年代一般只有几千人,多则也只有上万人、几万人,多数是通过城管镇,同管理农村一样管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县(市)城区,已形成几万人、十几万人乃至20万、30多万人的规模了,硬件设施也逐步建起来了,然而基层的组织建设、社区建设都没有相应建起来,还是农村式的管理,社会问题却愈加复杂。因此,要通过社区建设,把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完善起来。

(七)社会管理机制建设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行政、法律等各种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行组织、指导、规划、服务、协调控制、监督的职能,以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安全地运行,实现社会和谐、全面进步的目标。我国的社会管理还停留在政府总揽的阶段中,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近几年社会管理的实践看,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就是如何使政府的调控作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逻辑运行的方向(像经济调控要顺应价值规律一样),如何使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相结合,如何使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如何使政府调节的力量同社会民间组织的调节力量相结合,从而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会管理机制体制的新体系。

(八)社会安全体制建设

现代社会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与农业社会相比,社会矛盾更多、更复杂。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安全体制的主要任务。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安全体系,创造了诸如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综合治理等做法。然而在经济改革、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单靠警力增加、实时监控等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社会利益矛盾凸显、社会冲突多发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维护国家稳定,保护人民权益的工作,特别是要在完成这个新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安全体制,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

(九)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社会利益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要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然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要求,很难都得到充分实现,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建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统筹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使各社会阶层能够共建、共享、共赢,形成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统筹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的机制,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阶层、群体、个人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二是要建立新形势下的劳资之间、干群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协商机制;三是要建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排查调处的工作制度。

三、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26]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首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次,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再次,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责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主体

高效的社会建设必须依赖于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在当代,社会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而社会建设的主体构成也从传统的国家或政府扩展到了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社会建设演变成为一种多主体的功能与利益相协调发展的共同建设模式。

首先,国家或政府总揽社会建设的大方向,确立社会建设的总体蓝图,保障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或政府创造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强大的政府权力能有效地调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实施全面的社会管理,整合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或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主要有三种取向:①实现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分工。政府逐渐退出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领域,还权于社会,使社会不断增强自治能力。②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行政管理。③积极转向“服务型政府”,重服务轻管理,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其次,社会组织是政府行政权力向社会延伸、细化的关键,也是缩减执行公共政策的契约和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社会价值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我国,政府以外的各类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这些社会组织构成了社会的“第三部门”,它们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和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缺陷,同时还能够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促进整个社会的互动和整合。

最后,随着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逐步扩大与发展,公民作为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的细胞,不仅在建设公民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发扬社会公正与民主的重要主体。在西方发展历史中,一个独立于政治国家的公民社会不仅适应了社会异质性的公共需求,培养了公民民主的生活方式和公共精神,而且有效地填补了政府权力的合法性空白,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负担。在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里,社会建设的核心主题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满足人的需要,社会秩序与社会整合只是社会建设的工具性目标,它的终极价值和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提高社会福利,使社会绝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

五、中国社会建设的难题

中国的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也存在着妨碍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诸多不利因素,能否处理好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李培林认为,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7]

(一)就业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依然是就业工作的焦点人群,每年仍有1000多万个就业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主要矛盾。而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继续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GDP增长11.5%,实现新增就业920万人,意味着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刚刚能够增加80万人,比2006年同期减少近10万人。但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日益明显,一是产业集聚地区初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开始紧缺,二是专业技术工人短缺,三是新型产业的高级专业人员短缺。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2007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2003年以前,劳动者报酬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虽然有所增强,但贡献仍然较低。

(三)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

目前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劳动合同书面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三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老病死与用人单位无关”之类的违法条款。2007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立案7.5万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目前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出现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综合性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方这种争议占全部受理的争议案件的90%以上;二是劳资纠纷出现群体化,并且由于诉讼程序复杂,劳工更多地倾向于采取把问题“闹大”的方式来求得解决;三是由于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种种缺陷,仲裁审理难度加大。

(四)医疗卫生问题

2007年下半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其标志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此,一个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组成的三层次公立医疗保障体系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尚未能启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医疗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社会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真正实施充满期待。另一方面,由于“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引发民众对医疗卫生机构不信任、部分医卫人员医德欠缺、医患沟通机制和医患矛盾调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医患纠纷继续呈增加趋势。

(五)社会秩序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基本制度安排,市场经济的秩序因而也成为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2007年,在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立案数总体减少的大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却持续攀升。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6.2万起,同比上升9.1%。在这些案件中,扰乱市场秩序案件2.7万起,同比上升29.2%;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904起,同比上升31.5%,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同比上升49%,假冒专利案件同比上升33.3%,销售侵权复制品案件同比上升134.8%。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成为关系民生的重要社会安全问题。

(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2007年在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保护理念实现历史性转变。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督,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但是,在2007年GDP增速超过11%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继2006年未能完成之后,实现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再次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我国目前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至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必然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同时也要强化社会学学科自身的建设,为中国的社会建设出谋划策,推波助澜。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2.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什么问题?

3.试用社会建设理论说明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问题。

4.社会建设的主体有哪些?

5.中国社会建设需要解决哪些难题?

【注释】

[1]数据来源:1978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年鉴综合信息网http:// www.bojianbook.com/。

[2]孙中山:《建国方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4]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10期。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8]杨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9]梅哲:《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0]唐铁汉,李军鹏:《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进》,《公共管理科学》,2006年第1期。

[1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3]Tonnies,F,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London:RKP,1955.

[14]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15]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16]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7]郑莉:《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8]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9]欧文·拉兹格:《人类的内在限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的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1]Zygmunt Bauman,Community:Seeking Safety in an Insecure World,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

[22]鲍曼:《定位政治》,台北: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2年。

[23]郑杭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1月15日。

[24]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胡锦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华社》,2007年10月15日。

[27]李培林,陈光金:《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1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