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切削过程中,由被切削材料层的变形、分离以及刀具与被切削材料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称切削热。切削温度是指切削过程中切削区域的温度。此时,若切削热不及时传出,切削温度将迅速上升。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增加时,变形所需的功增大,切削温度上升,但不如切削速度影响大。因此,背吃刀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小。使用切削液 合理地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摩擦热,显著改善散热条件,这是降低切削温度最有效的措施。

6.3.4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切削热的产生、传出及影响

在切削过程中,由被切削材料层的变形、分离以及刀具与被切削材料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称切削热(cutting heat)。具体地说,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有:

1)弹性、塑性变形产生的热;

2)切屑与前刀面摩擦形成的热;

3)工件与后刀面摩擦形成的热。

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切削条件不同,三个热源发热量也不同。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热主要由变形和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形成;切削脆性金属时,则工件与后刀面的摩擦热较多。

切削热产生以后,由切屑、工件、刀具及周围介质传出。各部分传出的比例,一般是切屑最多,其次是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空气)。根据实验结果,用高速钢车刀切钢件时,有50%~86%的切削热由切屑带走;10%~40%传入车刀,3%~9%传入工件,1%左右的热传入空气。

传入切屑和空气的热对加工无直接的影响。传入刀具的热虽不多,但由于刀尖部分的体积小,其温度较高,刀具磨损会加剧。传入工件的热,可使工件变形,从而增加加工误差。因此,在切削加工中,应设法减少切削热的产生,改善散热条件,以尽量减小切削热对刀具和工件的不良影响。

2.切削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切削热是通过切削温度对刀具和工件起作用的。切削温度是指切削过程中切削区域的温度。切削温度的高低,除可用仪器测定外,生产中也可通过观察切屑的颜色进行估计。切削碳钢时,切屑为银白色或淡黄色的切削温度为300~400°C,紫色的切削温度为500~600°C。

切削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切削热的大小与传出条件,它受切削用量、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几何角度以及冷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切削用量中,以切削速度的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增加时,单位时间内切下的切屑量增加,消耗功率增加,切削热增加。此时,若切削热不及时传出,切削温度将迅速上升。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增加时,变形所需的功增大,切削温度上升,但不如切削速度影响大。这是因为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增加时,刀具的散热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在切削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增加背吃刀量,主切削刃参加切削的长度增加,刀具散热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背吃刀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小。

3.降低切削温度的措施

为了减少切削温度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切削温度。

降低切削温度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尽量减少切削热的产生,二是改善散热条件。生产中常用的措施如下:

(1)选择合理的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 适当增加前角以减少切削变形,减少切削热的产生。减小主偏角,选用大的背吃刀量和小的进给量,使在切削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增加刀刃的切削长度,减小单位长度的负荷,增加散热面积,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2)使用切削液 合理地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小摩擦热,显著改善散热条件,这是降低切削温度最有效的措施。常用的切削液有以下三类:

1)水溶液 水溶液主要成分是水,这类切削液比热大,导热性好,主要起冷却作用。为了防止水对金属的腐蚀,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防锈剂,就可配成防锈冷却水溶液,如苏打水。苏打水常用于粗磨。

2)切削油 切削油主要是矿物油。这类切削液虽然润滑性好,但比热容小,流动性较差,主要起润滑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表面粗糙度。切削油一般用于精加工和成形面加工,常用的是机油、轻柴油和煤油等。

3)乳化液 乳化液是由乳化油加水稀释而成的。乳化油由矿物油、乳化剂及其他添加剂配制而成,用70%~98%的水稀释后,即成为乳白色和半透明的乳化液。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冷却效果,也有一定的润滑性能,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切削液。低浓度的乳化液适用于粗加工和磨削,高浓度的乳化液适用于精加工。

切削液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本身的各种性能外,还取决于工件材料、加工方法和刀具材料等因素,应合理选用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对铸铁件一般不用切削液。因为铸铁本身含有大量的石墨,能起润滑作用;同时,使用切削液会将崩碎切屑冲入导轨,增加磨损,对机床的清理和维护不利。第二,当采用硬质合金刀具时,因为硬质合金能耐较高的温度,可不使用切削液;如需要使用切削液,则必须大量连续地浇淋,以免造成硬质合金忽冷忽热,产生裂纹而致破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