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异

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异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定位对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影响十分突出。居住用地的空间位置、用地规模及其性质等的差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对城市景观、城市人口迁移等诸多方面亦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内城“空心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等。环路的形成对城市形态和主要功能空间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6.1.2 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异

选用1978年、1991年、2000年和2004年等4个年份的基础数据,借用环形系统(ring system)分析方法,以合肥市人民广场为中心,考虑到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分析精度需要,以0.5km为间隔,通过ArcGIS软件生成可以覆盖整个建成区的环(共34个);利用ArcGIS软件中的叠置分析功能,对各时期的用地进行切割,并利用ArcGIS软件中的Spatial Analyst/Zonal Statistics命令进行统计,得到4个年份各环内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占地面积的数据,从而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城市主要功能用地类型的圈层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内部用地形态变化的时空规律(图6-2)。

img79

图6-2 圈层分析环形系统示意图

1)工业用地

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定位对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影响十分突出。一方面,城市工业用地所占比重甚大;另一方面,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有其特殊的要求,对城市其他用地,如居住用地、交通设施等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演化方向。

图6-3反映了合肥城市工业用地的空间圈层分布状况。可以看出,研究期内距离市中心1.5km内的工业用地逐年下降,1.5~6.5km内的工业用地有升有降,6.5km以外的各圈层的工业用地基本上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说明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呈现逐渐外移的趋势。其中,1978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距离市中心2.0~9.0km的范围内,并在2.5km、3.5km和5.0km处形成三个波峰;1991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2.0~9.5km范围内,在2.5km、6.0km和8.5km处形成三个波峰,与1978年相比,分布范围与波峰位置变化不大,说明1978-1991年间的工业用地主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展。2000年工业用地的圈层分布主要位于距离市中心2.5~14.0km的范围内,但1.5~6.0km内的用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波峰仍然分布在5.0~6.0km和8.5km处,并在远离市中心11.5~14.0km处形成一个波峰雏形。至2004年,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3.5~16.0km范围内,分布范围整体向外推移了1.0km以上,且空间分布的范围增大;5.0km以内的工业用地下降,增幅较大的出现在6.5~11.5km范围内和13.5km处,波峰处于9.0km处,与2000年相比,外推了3.0km。

img80

图6-3 1978-2004年间工业用地面积的圈层分布

图6-4显示,1978-1991年是工业用地增长最快的时期,新增的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2.0~6.5km和8.0~9.5km范围内,而环城河内老城区工业用地仅有少量下降;1991~2000年间,1.5~3.5km范围内工业用地大幅度下降,新增用地分布在7.0~14.5km范围内;2000年以后,2.5~5.5km范围内的工业用地下降,新增用地主要分布在距离市中心6.5km以外的地区。可见,内城工业用地更替频繁,外推趋势显著。

img81

图6-4 1978-2004年工业用地圈层分布面积变化

2)居住用地

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为《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之首位功能。作为人口集聚功能的体现,城市居住用地约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1/3,是城市用地中的主要类型之一。居住用地的空间位置、用地规模及其性质等的差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对城市景观、城市人口迁移等诸多方面亦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内城“空心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等。以居住用地为物质载体的居住空间演化是城市功能结构的重要反映,其合理布局与优化,是城市功能结构优化的重要方面。

(1)居住用地的环线分布

合肥市的道路系统由1980年代的以放射型为主的道路型式,逐步演变成1990年代以来的以老城区为中心、“环形+放射”型的道路网络。环路的形成对城市形态和主要功能空间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利用城市环线分割居住用地(图6-5),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环城河内(老城区)、环城河与一环线、一环线与二环线、二环线外四个圈层,并分别统计各时段4个圈层内居住用地面积及其所占比重,可以发现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图6-6、图6-7)。

img82

图6-5 不同区位居住用地面积变化

img83

图6-6 1978-2004年间居住用地空间分布

①环城河内

环城河内的老城区由于用地总面积较小,仅有5.29km2(以环城路中心线为界),同时又是城市的中心所在,集中分布了行政办公、商业、医疗卫生等一些全市性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可用于居住的用地有限。1980年代在政府旧城改造工程的推动下,居住用地发生逆向转变,总量下降,从1978年的2.85km2下降至1991年的2.00km2;1991年以来,居住用地略有提升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所占份额也随着城市总用地的扩展而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18.45%下降到2004年的3.26%。

img84

图6-7 不同区位各时段居住用地比例变化

②环城河至一环线

1990年代初期一环路的建成,改善了合肥市“三翼”之间的联系,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圈层区位的改变,使该地区成为居住的理想区位。但是与老城区一样,由于受到用地总量的限制,居住面积增长幅度较小,从1978年的3.93km2扩展到2004年的6.66km2,其中,同样由于受到可开发土地资源的制约,2000年以后基本停止了扩展。相应的,居住用地所占份额也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25.44%下降至2004年的9.95%。

③一环线至二环线

该圈层分布着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以及工业企业。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住房“单位制”的影响而集中了大量的居住用地,成为1990年代前后全市居住用地分布的主要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城市住房商品化制度的实行,居住用地扩展规模空前高涨。此间伴随着城市外围各开发区的设立,大量工业企业外迁,居住用地急剧增加;同时位于该圈层内东北方向的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设立,也带动了周边居住用地的进一步扩展。居住用地面积从1978年的5.8km2增长到2000年的25.42km2,所占份额也从37.54%提高到47.47%。2000年以来,由于受到用地资源的制约,增长趋势减缓,所占份额亦呈下降趋势。

④二环线以外

1980年代初期,由于城市规模较小,该圈层距离市中心区较远,对居民的吸引力较小,居住用地增长缓慢,所占份额亦较少。1978-1994年间,居住用地面积从2.87km2提高到6.94km2,年均增加仅0.13km2;所占份额从18.58%提高到27.01%。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西郊、西南郊方向分别设立了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的逐步壮大和完善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同时城市西北部优美的自然环境、东部便利的交通条件对所在方位的居住用地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000年以来,居住用地急剧增加,居住用地面积从2000年的19.29km2扩展到2004年的29.71km2,年均增加2.61km2;所占份额也从2000年的36.02%上升到2004年的44.37%,从而使该圈层成为2000年以来合肥居住用地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区域。

综合以上分析,1978-2004年间合肥老城区居住用地稳定中略有降低;1978-2000年间,环城河至一环线间的居住用地面积缓慢上升,是这一时期居住用地集中区之一,2000年以后则趋向稳定;一环线至二环线之间1994年以来居住用地快速上升,成为1994-2004年间居住用地主要的分布区;2000年以来,二环线以外地区居住用地快速增长,是未来居住用地扩展的主要区域。1990年代以来,居住用地高速外向扩展是合肥城市用地规模“超常膨胀”、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2)居住用地的圈层分布

从图6-8可以发现,除距离合肥市中心1.5km以内的居住用地在1978-1991年间减少,1991年以后基本保持平衡以外,其余时间段居住用地的增长主要发生在1.5km以外的地区。1979-1991年间,居住用地增加较少。其中,1978年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0.5~6.5km处,1991年则主要分布在0.5~7.5km之间,空间分布范围有所外延,波峰均处在距离市中心3.0km处。1991-2000年间是居住用地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增长的面积主要分布在2.5~9.5km范围内,在3.5km、5.0km和7.0km处形成了三个波峰,主波峰处在3.5km处,与1991年相比,主波峰外推了0.5km。至2004年,居住用地面积增长主要发生在距离市中心4.0km以外地区,且分布范围延伸到16.5km处;主波峰位于4.5km处,比2000年又外推了1km;分布的主要范围为1.0~12.0km。

进一步分析各圈层居住用地面积变化(图6-9),可以发现,除老城区在1978-1991年间因旧城改造导致居住面积减少外,其余时间各圈层居住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呈现出在环城公园以外地区持续外延增长的格局。其中1991-2004年间是居住用地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空间上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市中心区2.5~9.5km范围内,即环城公园至城市二环内;2000-2004年间,居住用地面积增长趋缓,空间分布更趋向于距离市中心更远的近郊区。

img85

图6-8 1978-2004年居住用地面积的圈层分布

img86

图6-9 1978-2004年居住用地圈层分布面积变化

3)公共设施用地

从公共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来看(图6-10),1978年合肥市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距离市中心4.0km范围内,1991年的分布范围延伸到5.5km处,说明这个时期合肥城市公共设施十分集中;而2000年以后,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迅速外延,主要分布范围达到15km。研究期内公共设施用地波峰一直保持在距市中心4.0km处,2000年后则在城市外围逐渐形成多个波峰的同时,位于4.0km处的波峰开始下降。这是由于位于城市近郊新的功能区如政务新区、大学城等的开发,导致公共设施用地开始向郊区转移并在近郊集中建设,形成新的波峰。

img87

图6-10 1978-2004年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的圈层分布

从公共设施用地增长的圈层分布来看(图6-11),1978-1991年间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增长主要分布在以合肥市人民广场为中心的9.0km范围内;而1991-2000年间增长的部分分布在2.0~15.5km范围内,其中主要范围是2.5~8.5km和10.5~15.0km两个区间,同时位于1.5km处的用地下降;2000-2004年间,2.5km以内的公共设施用地停止增长,4.0km处公共设施用地急剧减少,这与老城区土地资源枯竭、城市结构调整等密切相关;增长最多的则是位于5.0km、7.5km和10.5km处,这与城市外围新功能区建设密切相关。

img88

图6-11 1978-2004年公共设施用地圈层分布面积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