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圆磨具主轴的修理

内圆磨具主轴的修理

时间:2024-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吊车吊扶,用内六角扳手卸下内圆磨具支架座两端的端盖,取出弹簧。用内六角扳手松开内圆磨具支架座的夹紧螺钉,取出内圆磨具壳体。将主轴组件进行两次清洗。检查零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或修复。对清洗后的零件应注意防灰尘。用莫氏2号塞规着色检查接触率,并使其符合检查要求。

子任务十六 内圆磨具主轴的修理

一、任务

本任务是修理如图3.35所示的内圆磨具主轴。

图3.35 内圆磨具主轴修理

二、任务准备

1.工具准备

呆扳手、螺丝刀、专用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螺旋式拉卸工具、套筒式圆螺母扳手。

2.量具准备

千分表、磁性表座、杠杆千分尺、莫氏2号锥度塞规、莫氏2号锥度检验棒。

三、任务实施

1.内圆磨具主轴的拆卸

用吊车吊扶,用内六角扳手卸下内圆磨具支架座两端的端盖,取出弹簧。(定位弹簧轴随端盖一起卸下)用冲子由砂轮方向敲击,卸下轴,用吊车将内圆磨具支架座吊至平台上。用内六角扳手松开内圆磨具支架座的夹紧螺钉,取出内圆磨具壳体。按图3.36所示,用呆扳手卸下砂轮,用内六角扳手卸下皮带轮固定螺钉,用螺旋式拉卸工具卸下皮带轮,用内六角扳手卸下导向螺钉,用双销叉形扳手分别卸下前、后防尘盖及前、后轴承盖,以软垫作垫由前向后敲击卸下主轴,取出两套向心推力球轴承、推力圈、弹簧、弹簧座,用软垫作垫卸下砂轮端两套向心推力球轴承及内、外调整垫圈。

安全提示

1.吊扶内圆磨具支架座时,吊绳不能太松或太紧,以免造成拆卸的困难。

2.吊装内圆磨具支架座时,两脚应站在内圆磨具垂直投影之外,且按照吊装工艺规定吊装。

2.主轴组件的清洗和检查

将主轴组件进行两次清洗。检查零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或修复。对清洗后的零件应注意防灰尘。

img187

图3.36 内圆磨具装配图

1—前防尘盖;2—前轴承盖;3—主轴;4—壳体;5—弹簧座;6—弹簧;7—推力圈; 8—导向螺钉;9—后轴承盖;10—螺钉; 11—垫圈; 12—调整垫圈; 13—带轮; 14—外调整垫圈; 15—后防尘盖

安全提示

1.清洗过程中,对油盆周围要注意防火。

2.清洗时,应注意零件的毛刺、棱角,以免造成伤害。

四、主轴的修复工艺

用杠杆千分尺测量表面1、2的不圆度,并使其符合检查要求。以表面1、2为基准,用中心孔磨床修正中心孔,在外圆磨床上或顶针中心架上检查表面1、2的径向跳动,使其应符合检测要求,同时在跳动量最低点做标记;如果上述两项超差量少,则采用镀铬方法修复,之后再精磨至符合检查要求。检查表面3、4的端面跳动,使其符合检查要求,同时将端面跳动最低点做好标记;如果超差量少,则采用镀铬方法使其再精磨至符合检查要求。用莫氏2号塞规着色检查接触率,并使其符合检查要求。把主轴两轴颈表面1、2放在等高V形铁上,检验棒紧插在主轴锥孔中,千分表测针触及检验棒的外端(即离主轴150mm处),转动主轴检查表面5的径向跳动,并使其符合检测要求;如果超差量少,可用莫氏2号研磨棒逐渐研磨至符合检测要求;超差过多或锥孔咬毛,则须更换新轴。

五、任务检测

img188

续表

温馨提示

主轴的装配,应在轴承选配、体壳修理结束后进行,本子任务不予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