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配线子系统的布线

配线子系统的布线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配线子系统应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终端设备的设置要求、用户性质、网络构成及实际需要确定建筑物各层需要安装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及其位置,配线应留有扩展余地。配线子系统是楼层内部由管理间到用户信息插座的最终信息通道,即在同一个楼层中的布线系统。

6.3配线子系统的布线

6.3.1配线子系统的组成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子系统应根据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终端设备的设置要求、用户性质、网络构成及实际需要确定建筑物各层需要安装信息插座模块的数量及其位置,配线应留有扩展余地。

配线子系统缆线应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在需要时也可采用室内多模或单模光缆。

配线子系统是楼层内部由管理间到用户信息插座的最终信息通道,即在同一个楼层中的布线系统。布线具有量大,具体情况较多,环境复杂等特点,而且遍及智能建筑中的所有角落。配线子系统缆线宜采用在吊顶、墙体内穿管或设置金属密封线槽及开放式(电缆桥架、吊挂环等)敷设,当缆线在地面布放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地板下线槽、网络地板、高架(活动)地板布线等安装方式。

6.3.2配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1.预埋暗管布线

预埋暗管布线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把管道预埋在地板中,管道内有牵引电缆线的钢丝或铁丝,安装人员只需索取管道图样来了解地板的布线管道系统,确定“路径在何处”,就可以做出施工方案了。这种方式适合于楼层面积小的塔式楼、住宅楼等建筑,或用于信息点较少的场所。如图6.9所示。

img148

图6.9 预埋暗管布线法

管道一般从配线间埋到信息插座安装孔。布线时,安装人员只要将4对线或多条4对缆线固定在信息插座的拉线端,从管道的另一端牵引拉线就可将缆线引到配线间。

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50 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同一根管道宜穿1条综合布线电缆,若允许管道直径较大,同一管道中允许最多布放5根缆线。

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管路转弯的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2.地面线槽布线

地面金属线槽布线方式是为了适应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日趋复杂,出线口位置变化不定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布线方法。地面线槽方式是将线槽安装在现浇楼板或地面垫层中(垫层厚度应≥650mm),每隔4~8m或转弯处设置一分线盒或出线盒。这种方式是将电信间出来的缆线沿线槽敷设到地面出线盒或墙上的信息插座,强、弱电可以走同路由相邻的线槽,而且可以接到同一出线盒的各自插座。由于地面出线盒和分线盒不依赖于墙或柱体而直接走地面垫层,因此适合于大开间或需要做隔断的场所。这种方法可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减少电气干扰、提高安全性,但安装费用较高,并增加了楼面荷载。如图6.10所示。

img149

图6.10 地面垫层下金属线槽布线

预埋暗敷金属线槽的数量宜为2~3根,宜单层设置,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直线埋设长度超过6m或线槽在敷设路由上交叉分支或转弯时,宜设置分线盒。金属线槽和出线盒盒盖的表面应与地面齐平,不得凸起高出地面,盒盖和其周围应采取防水和防潮措施,并有一定的抗压功能。与墙壁暗装式配线接续设备(如信息插座的连接),应采用金属套管连接法。

对于明敷的线槽和桥架,通常采用黏结剂粘贴或螺钉固定。当线槽(桥架)在水平敷设时,应整齐平直,直线段的固定间距不大于3m,一般为1.5~2m;垂直敷设时,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紧贴墙体,间距一般宜小于2m。在线槽(桥架)的接头处、转弯处、离线槽两端的0.5m(水平敷设)或0.3m(垂直敷设)处,应设置支承构件或悬吊架,以保证线槽(桥架)安装稳固。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缆线在同一个金属线槽中敷设需要,应采用同槽分室敷设方式,用金属板隔开形成不同的空间,在这些空间分别敷设缆线。金属线槽不得在穿越楼板的洞孔或在墙体内进行连接,线槽经过的楼板或墙壁的洞孔应采取防火堵塞密封措施。

金属线槽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间应采用螺栓固定法连接,在线槽的连接处应焊接跨接线。

3.吊顶内布线

吊顶内布线指采用吊顶内设置线槽、保护管相结合的敷设方式,缆线先走吊顶内线槽、管道,再走墙体内暗管。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较复杂的场合。通常将线槽放在走廊的吊顶内,去各房间的支管适当集中敷设在检修孔附近。一般走廊都处于整个建筑物的中间位置,布线平均距离最短。因此,这种方法既便于施工,工程造价相对又比较低,为综合布线工程普遍采用。如图6.11所示。

img150

图6.11 吊顶内布线

4.天花板内布线

如图6.12所示,天花板上的缆线宜用金属管道或硬质阻燃PVC管保护,使用管道时将影响其灵活性。

如图6.12(a)是天花板内设置集合点,适用于大开间工作环境,通过集合点将缆线布至各信息插座,比较灵活经济。集合点距楼层电信间的距离应大于15m,其端口数不得超过12个。集合点宜设置在检修孔附近,便于更改与维护。

如图6.12(b)是在天花板内从电信间将水平缆线直接敷设至信息插座的方法,天花板内缆线保护宜选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适合于楼层面积不大,信息点不多的一般办公室和家居环境。

img151

图6.12 天花板内布线

5.墙面线槽布线

已建成的建筑物中没有暗铺管槽而且又无法补救时,只好在墙上直接敷设缆线。该系统由管道或线槽、缆线交叉穿行的接线盒、电源和出线盒及其配件组成。如图6.13所示。在墙壁上布线槽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布线路由。

(2)沿着路由方向放线(讲究直线美观)。

(3)线槽每隔1m要安装固定螺钉。

(4)布线(布线时线槽容量为70%)。

(5)盖塑料槽盖。槽盖应错位盖好。

img152

图6.13 墙面布线

6.网络地板布线

网络地板敷设方式灵活性好,容易安装,适用于大开间办公区。它由低矮的地板支架(一般不超过150mm)和金属线槽构成网络形状,网络的大小取决于地板块(可以为钢制、PVC材料或木材料)的实际尺寸。地板块和线槽盖板应可开启,其表面的覆盖材料也可以是防静电材料。如图6.14所示。

(1)线槽之间应沟通,盖板可开启,线槽应能抗压。如金属线槽应保证槽段间的导通,并做好接地。

(2)主槽的宽度宜在200~400mm,支槽的宽度不宜小于70mm。

(3)线槽路由中可设置地面接线盒,用来安装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但应做好强/弱电线路之间的防护措施。

(4)可开启线槽盖板与明装于工作区信息插座底盒间采用金属软管相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