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硬盘和光驱的维修方法

硬盘和光驱的维修方法

时间:2024-10-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硬盘物理故障的维修难度较大,一般非专业维修人员也很难对硬盘的器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所以硬盘的软故障处理和日常数据的维护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即使是诸如硬盘0磁道物理介质划伤而损坏的“硬”故障,也仍然可以用软件的方法进行修复,使系统恢复正常。而且,确诊硬盘故障的工作总是伴随着修复工作同时进行的。

7.2.1 硬盘和光驱的维修方法

1.硬盘

(1)硬盘物理故障的处理方法

如果硬盘盘体物理损坏,那么除更换硬盘以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要修复这类故障,要在100级净化环境中才能打开机盖进行检查与处理。因为硬盘物理故障的维修难度较大,一般非专业维修人员也很难对硬盘的器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硬盘系统的物理故障不单是盘体的运动部件或集成电路损坏引起的,还可能有硬盘外部接插件的接触不良等一些其他原因。

•硬盘故障分析与处理步骤

①首先检查CMOSSETUP是否丢了硬盘信息。测量主板上COMSRAM电路是否有电池故障或元器件(如二级管、三级管、电阻、电容等)损坏等原因,而使CMOS中的硬盘配置参数出错。

②通过加电自测,若屏幕显示错误信息“1701”或“Hard Disk Error”,则说明硬盘本身有故障。但也可能是硬盘适配卡未插卡、硬盘与硬盘接插处未插好、硬盘适配器有故障等。

③关机,拆开机盖,测+5V、+12V电源是否正常,电源盒风机是否转动,判断是否外电路缺电。

④检查信号电缆线、插头与硬盘适配卡是否插好,有无插反或接触不良。可尝试换一个电缆插头试一下。

⑤采用“替换法”来确定故障部件。找一块好硬盘适配卡(或多功能卡)与该硬盘适配卡比较,判断是硬盘适配卡还是硬盘驱动器本身有问题。

⑥观察步进电机端止挡销是否卡死,如卡死,用手拨回起始位置。

上述几个步骤,用户需要仔细检查、测试、分析,找出坏的元器件进行更换,或者更换硬盘适配卡。经过处理后,只要不是硬盘盘体本身损坏,仅是一般的接插件的接触不良或外电路故障,则多数能够迅速排除。

•硬盘子系统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

如果经过上述的处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则有可能是硬盘子系统有器件损坏。此时,可运用以下的方法继续检测:

①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备份的好插件板、好器件替换有故障的插件板、器件,或者把相同的插件互相交换,然后观察故障的变化,以此来帮助用户判断、寻找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当POST自检后屏幕显示错误信息“1701”或“Hard Disk Error”,或使用高级诊断工具确定故障在硬盘适配器或某几块集成芯片时,可采用替换法来逐步缩小故障查找范围。例如,用正常的插卡代替怀疑有故障的插卡或用好的芯片代替怀疑有故障的芯片。如果某个器件插换后正常,则说明换下的插卡或芯片存在故障。

②测电阻法

该测量方法一般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元件的内阻,根据其阻值的大小或通断情况,分析电路中的故障原因。一般元器件或部件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对地或对电源有一定的内阻,用普通万用表测量,很多情况都会出现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情况,一般正向阻值在几十欧姆至100欧姆之间,而反向电阻多在数百欧姆以上,但正向电阻决不会等于0或接近0,反向电阻也不会无穷大,否则就应怀疑管脚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的情况。当断定硬盘子系统的故障是在某一板卡或几块芯片时,则可用电阻法进行查找。关机断电,然后测量器件或板卡的通断、开路短路、阻值大小等,以此来判断故障点。若测量硬盘的步进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为24Ω,则符合标称值,为正常;若值为10Ω,则应怀疑局部短路,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③测电压法

该测量方法是在加电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部件或元件的各管脚之间对地的电压大小,并将其与逻辑图或其他参考点的正常电压进行比较。若电压值与正常参考值之间相差较大,则该部件或元件有故障;若电压正常,说明该部分完好,可转入对其他部件或元件的测试。一般硬盘电源与软盘插线一样,四个线头分别为+12V、+5V和地线。硬盘步进电机额定电压为+12V。硬盘启动时电流大,当电源稳压不良时(电压从12V下降到10.5V),会造成转速不稳或启动困难。

I/O通道系统板扩展槽上的电源电压为+12V、-12V、+5V和-5V。板上信号电压的高电平应大于2.5V,低电平应小于0.5V。硬盘驱动器插头、插座按照引脚的排列都有一份电压表,高电平在2.5~3.0V之间。若高电平输出小于2.5V,低电平输出大于0.6V即为故障电平。逻辑电平的测量可用示波器测量或用逻辑笔估算。

④测电流法

如果有局部短路现象,则短路元件会升温发热并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将万用表串入故障电路,核对电流是否超过正常值。硬盘驱动器适配卡上的芯片短路会导致系统负载电流加大,驱动电机短路或驱动器短路会导致主机电源故障。硬盘电源+12V的工作电流应为1.1A左右。

⑤信号寻迹法

如果条件许可,可送入测试信号源至故障部位进行测试。

用逻辑笔或示波器按逻辑图进行检测,如果被检测部分出现波形延迟过大、相位不对、波形畸变等现象,则说明故障点就在此部分,应对此作进一步的仔细检查。

当输入端送入测试信号,可用逻辑笔、寻迹器或示波器查找信号输出的踪迹,按逻辑图查对电平变化。例如,如果连接硬盘驱动器的接口线输入端有信号,输出端无信号输出,则可断定故障出在本级上。

有的逻辑笔寻踪粗糙一些,准确测量脉冲波形和幅值还得用示波器。对主要测试点的控制信号、选通脉冲、接口信号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故障点。

(2)硬盘软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技术的提高,硬盘的物理故障率大为降低。然而,也随着硬盘上存储的软件和数据信息的复杂化和大型化,硬盘的软故障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这些软故障虽然不会造成硬盘的元器件的损坏,却会使硬盘上的信息系统遭到破坏,而使用户蒙受巨大损失。所以硬盘的软故障处理和日常数据的维护工作日益显得重要。硬盘的软故障大多是由于使用不当或维护造成的,大都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经验和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准确地判断硬盘故障的性质和类别,动用软件手段加以修复,使系统恢复正常,挽回损失。即使是诸如硬盘0磁道物理介质划伤而损坏的“硬”故障,也仍然可以用软件的方法进行修复,使系统恢复正常。如果硬盘出现故障,首先判断硬盘故障类型,分清楚是“硬”故障或是“软”故障以及产生故障的原因,然后才能设计维修方案。而且,确诊硬盘故障的工作总是伴随着修复工作同时进行的。修复工作不可盲目进行,要对用户硬盘数据尽可能地进行保护是修复工作的前提。具体实施可按以下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1)加电自检到硬盘子系统时,屏幕立即显示“1701”或“HDD Controller Error”且硬盘指示灯闪烁及硬盘连接无问题时,用DM等工具软件尝试修复。

检查该硬盘的磁道数、磁头数和每道扇区数等硬盘参数。若有问题,则用工具软件挽救盘中数据。若系统根本不识别硬盘的存在,则挽救盘中数据的可能性很小。

2)计算机屏幕提示“C:Driver Error”或明确指出“CMOSConfiguration Check Error”,这时故障原因多是CMOS相关参数。须保证磁道数、磁头数、写预补偿、启停区、各扇区数无误,应事先记录下来以便出现故障时恢复原参数。

3)系统自检后进行系统自举时,若提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或“Missing operation system”,软盘启动后使用FDISK查看分区表,此时有两种可能:

①指示“No partition table exit”。

②所列出的分区表混乱,主分区为“Non DOS Partation”。

这说明操作系统分区表和主引导程序损坏,但不要盲目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如果用户已经使用PC Tools、Norton等工具软件对硬盘引导区、分区表、FAT表等系统信息区数据在软盘上进行了备份,则可方便地恢复硬盘上的系统信息,迅速排除故障,保护硬盘中原有数据资料。如果没有进行备份,最好找一台与故障机硬盘相同(最好是盘、卡均相同)且操作系统版本也相同的正常微机,用DEBUG工具恢复分区表及操作引导程序。

4)在恢复了分区后,如果硬盘仍然不能自举和读/写,可再按以下步骤检查:

①首先用FDISK查看第一分区是否是活动分区。若不是,则可用FDISK的(Change active partition)功能激活。

②若仍不能引导,则可用Norton的工具软件NDD(磁盘医生)或PC Tools中的Disk Fix进行修复。并且NDD或Disk Fix可对用户硬盘进行测试,然后确定分区表、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目录区文件结构的完整性,并进行纠错。纠错前对错误情况进行描述并征求确认,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磁盘数据的完整性。

5)若屏幕显示“Disk boot failure”或“Non system disk”后死机,可用PC Tools之类的工具软件查看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文件是否存在且是否正常。经处理好硬盘分区和操作系统文件后,系统应该恢复正常,若故障仍未消除,则只能重新低级格式化。

6)使用上述方法后,仍不能从硬盘上引导系统,则说明硬盘存在着磁介质损坏(磁道损坏)。

对于硬盘0磁道上主引导扇区物理性操作的处理方法,可以将0磁道1扇区的主引导信息改存在1道扇区以避开损伤的0磁道,这种方法仍然要用一张软盘启动,且需修改FDISK和IBMBIO文件或重写硬盘卡上的ROM(EPROM)。这样硬盘是一个数据盘而不是引导盘。这种方法较为麻烦,维修者限于水平或设备环境,要重定硬盘卡上的EPROM也很困难。

2.光盘驱动器

(1)清洁法

任何使用计算机的机房、家庭和办公环境,都是有灰尘的。计算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主机、显示器等部件都会产生静电并吸附大量的灰尘,灰尘太多就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对于光驱来讲,激光头裸露在外面,灰尘很容易进入,长时间后就会造成激光头读/写能力减弱,主要原因是激光头上的灰尘太多造成的读盘能力下降。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光盘读/写能力下降,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利用酒精等清洁激光头。

(2)机械故障检测方法

1)调整法

一般这类故障都是由意外事故所致,比如拆卸光驱方法不对造成了光驱的部分机械结构的损伤、损坏,在携带过程中碰撞、跌落等等,另外还有使用时间较长,由于某些原因使部分构件松动。

解决方法:把机械结构调整得紧一些,从而增加压盘机构同盘片的接触。

2)替换法

有些机械部件折断或者激光头损坏严重,必须更换损坏部件,损坏的部件必须更换相同型号的备件。

3)粘贴法

有些机械部件只是起固定作用,这种部件断裂情况也很多,对于这种部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些粘合胶把它们粘贴好。

(3)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1)测电阻法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内阻,根据其阻值的大小或通断情况,分析电路中的故障原因。一般元器件或部件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对地或对电源有一定的内阻,用普通万用表测量,很多情况都会出现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情况,一般正向阻值在几十欧姆至100欧姆左右,而反向电阻多在数百欧姆以上,但正向电阻决不会等于0或接近0,反向电阻也不会无穷大,否则就应怀疑管脚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的情况。

2)测电压法

该测量方法是在加电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芯片或元件的各管脚之间对地的电压大小,并将其与逻辑图或其他参考点的正常电压进行比较。若电压值与正常参考值之间相差较大,则该芯片或元件有故障;若电压正常,说明该部分完好,可转入对其他部件或元件的测试。一般硬盘电源与软盘插线一样,四个线头分别为+12V、+5V和地线。硬盘步进电机额定电压为+12V。硬盘启动时电流大,当电源稳压不良时(电压从12V下降到10.5V),会造成转速不稳或启动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