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螺旋聚苯胺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螺旋聚苯胺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3为不同状态的聚苯胺的XRD图谱,宽的X衍射结构说明聚苯胺是呈无定形组织的。说明本征态聚苯胺呈无定形结构。PANI-CSA在2θ=6o出现一个衍射峰,被认为是聚苯胺分子间平面间距,归属于在一维结构中沿平行于聚苯胺链方向的衍射,表示在邻近主链上掺杂剂和氮原子是呈周期距离的。

2 螺旋聚苯胺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2.1 螺旋聚苯胺的制备过程

纯净的苯胺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在空气中氧的影响和光的照射或高温条件下易被氧化,因此在使用前需减压蒸馏提纯苯胺,蒸馏产物贮存在棕色瓶中并避光保存。

PANI的合成是在盐酸存在下,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和氧化剂聚合得到的,盐酸掺杂态聚苯胺(HCl-doped-PANI),其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img84

图1 聚苯胺反应装置图

典型的聚合过程为:将市售浓盐酸配制成1 mol/L的盐酸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将经减压蒸馏纯化的苯胺加入三口烧瓶中,维持一定搅拌速率,用冰水浴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当温度降至0~2℃时缓慢滴加一定浓度的过硫酸铵-盐酸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铵与苯胺摩尔比为1∶1,在滴加APS-HCl约10 min后,反应溶液开始出现淡蓝色。随着APS-HCl的滴加,颜色逐渐加深,30 min后瓶壁可观察到有绿色颗粒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外部观察整个反应体系为黑色,40 min后APS-HCl滴加完全。反应继续进行,8 h后用布氏漏斗抽滤,滤液为紫红色,滤饼为墨绿色,然后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分别至pH值为6左右和滤液为无色,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得到墨绿色产物即为盐酸掺杂态聚苯胺。

将PANI-HCl加入到3%的氨水溶液中,进行脱掺杂反应24 h,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滤液pH值为7左右,干燥至恒重,得到棕黑色产物即为本征态聚苯胺(EB)。

按不同比例,将EB加入到HCSA溶液中,室温磁力搅拌24 h后超声波振动2 h,能够明显看到EB在HCSA溶液中已变为绿色,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滤液pH为6左右,干燥至恒重,得到墨绿色产物即为HCSA掺杂的螺旋聚苯胺。

2.2 螺旋聚苯胺的结构分析

图2为D-CSA和L-CSA掺杂EB后的产物的FT-IR光谱振动特征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构型的左或右旋樟脑磺酸再掺杂本征态聚苯胺,其红外光谱相同,所显示的红外光谱特征峰相近,说明构型的不同并不会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产生影响。CSA对EB的掺杂与HCl掺杂具有同样的效应,即掺杂后产生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使得聚苯胺基团的振动频率下降,与EB的特征峰相比,各个相应的特征峰均出现向低频方向移动。CSA的掺杂带入了CSA的活性基团,因为CSA中C=O的伸缩模式在IR区域与CN•+=伸缩模式相近,故此认为1730 cm-1氢键所致,NH…OC键。1040 cm-1分别为不对称S-O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706 cm-1和600 cm-1分别是C-S,S-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这表明聚苯胺结构中存在樟脑磺酸根离子(CSA-)。

img85

图2 PANI-(L-CSA)和PANI-(D-CSA)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不同状态的聚苯胺的XRD图谱,宽的X衍射结构说明聚苯胺是呈无定形组织的。其中,图3(a)为PNAI-HCl的XRD图谱,在2θ=8.4o,14.8o,20.3o,25.4o出现了四个较宽的衍射峰。其中,2θ=8.4o归属于沿着平行于聚苯胺链方向的衍射,2θ=14.8o处的衍射峰说明聚苯胺呈部分无定形特征。2θ=20.3o 、2θ=25.4o的2个衍射峰是由聚苯胺链的高度取向所致,是由于分子刚性,使掺杂聚苯胺分子链出现了明显的取向,导致衍射峰的强度较高;其中2θ=20.3o 对应与聚苯胺主链平行的[100]面,2θ=25.4o对应与聚苯胺主链周期垂直正交的[110]面。由此说明:PANI-HCl具有一定程度的有序排列,由于结构形态上发生改变,使聚苯胺链更加规整,有利于聚苯胺链重排。图3(b)为EB的XRD图谱仅在2θ=19.8o,24.0o 左右出现两个宽衍射峰。说明本征态聚苯胺呈无定形结构。图3(c)为PANI-(D-CSA)的XRD图谱在2θ=6o,14.8o和25.0o左右出现三个宽衍射峰。PANI-CSA在2θ=6o出现一个衍射峰,被认为是聚苯胺分子间平面间距,归属于在一维结构中沿平行于聚苯胺链方向的衍射,表示在邻近主链上掺杂剂和氮原子是呈周期距离的。根据以上分析说明,PANI-CSA也呈部分无定形态,聚苯胺中CSA与氮原子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部分有序排列的导电高分子易于电子传输,因此电导率较高。

img86

图3 PANI-HCl、EB 和 PANI-CSA的XRD光谱图

图4为左右旋樟脑磺酸掺杂本征态聚苯胺得到的手性聚苯胺,可以从图中明显地看到,左右旋樟脑磺酸掺杂的手性聚苯胺的圆二色性是呈镜像的,说明它们在形成螺旋构型时诱导方向是相反的,右旋樟脑磺酸诱导的聚苯胺在400nm处为负cotton效应,在458nm左右为正cotton效应;而左旋樟脑磺酸诱导的聚苯胺在400nm处为正cotton效应,在458nm左右为负cotton效应。PANI-(D-CSA)和PANI-(L-CSA)的圆二色性呈镜像。说明樟脑磺酸在诱导聚苯胺主链时,由于氢键和静电力作用,使聚苯胺主链优先向一种方向的螺旋卷曲,形成单手性螺旋构型。

img87

图4 D-CSA和L-CSA掺杂手性聚苯胺的CD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