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切割式组合体的读图

切割式组合体的读图

时间:2022-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分析视图对投影 即在读图时采用“对线条,找投影”的方法,确定切割立体的表面位置、形状,据此想象出立体的空间形状。当切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时,一般应先从该平面投影积聚为斜线的视图出发,然后在其他视图上找出其对应的“线框”,从而弄清其形状和位置。应当指出,在上述读图过程中,没有利用尺寸。俯视图也有两个线框,分别表示上、下两个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

5.5 切割式组合体的读图

以图5-16所示的压块为例说明切割式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img128

图5-16 压块的三视图

1)认识视图抓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征,是指立体上各被切表面的空间位置的特征。从主视图看,压块左上方被一个正垂面所切;从俯视图左部看,它被两个铅垂面所切;从左视图看,压块的前面和后面各被切去一块,分别用水平面和正平面切出。在压块的上方有一个阶梯孔。总之,压块的基本形状是长方体,它的形状是由三个投影面垂直面、四个投影面平行面切割后,再挖除一个阶梯孔后形成的。

2)分析视图对投影 即在读图时采用“对线条,找投影”的方法,确定切割立体的表面位置、形状,据此想象出立体的空间形状。

当切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时,一般应先从该平面投影积聚为斜线的视图出发,然后在其他视图上找出其对应的“线框”,从而弄清其形状和位置。

对压块而言,应先从主视图中的斜线(正垂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中找出与它对应的梯形线框,它符合正垂面的投影特性,因而确定P面是垂直于正面而倾斜于水平面和侧面的梯形平面,见图5-17(a)。

img129

图5-17 压块的读图方法

再从俯视图中的斜线(铅垂面的积聚性投影)出发,在主、左视图上分别找出与其对应的投影q′、q″,分别是缩小了的七边形,因此可知Q面是垂直于水平面而倾斜于正面和侧面的七边形,见图5-17(b)。

当被切面为投影面平行面时,一般也应先从该平面投影积聚成平直线的视图出发,然后在其他两视图上找出对应的投影平直线和反映该平面实形的封闭线框,见图5-17(c)、(d)。

3)点、线分析攻难点 有些比较难读懂的图,要用点、线分析法解决。图5-18所示三视图中的△ABC比较难懂,若用点、线分析法则比较容易读懂。将各点标注字母,如图中的a、a′、a″、b、b′、b″、c、c′、c″,两点确定一条线;然后用“对线条,找投影”的方法确定每条线的空间位置,再确定平面的空间位置。可知AB、BC、AC均为投影面平行线,由它们围成的△ABC是投影面倾斜面。

4)综合起来想整体 在读懂压块各表面的空间位置与形状后,还必须根据视图弄清楚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综合想象出压块的整体形状。图5-19是压块的轴测图,对照一下,与你的分析和想象是否一致。

应当指出,在上述读图过程中,没有利用尺寸。视图中标注的尺寸往往能帮助分析立体的形状,例如,直径代号φ表示圆孔或圆柱,半径代号R表示圆角或圆弧等。

img130

图5-18 用点、线分析法读图

img131

图5-19 压块轴测图

下面所选的例题,只作简要分析,读者可自行详细分析解题。

例5-1 读支座的三视图,见图5-20(a)。

分析:通过对支座三视图进行形体分析,可知支座由底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叠加而成,见图5-20(b)、(c)。它们的相对位置在主、左两视图上反映得很清楚。支撑板、肋板和圆筒分别相切和相交,读图时,应该注意相切处、相交处的投影,底板的结构在俯视图上反映得很清楚,最后综合起来就会想象出图5-20(d)所示的形状。

img132

图5-20 读支座的三视图

例5-2 读支架的三视图,见图5-21(a)。

读图步骤见图5-21(b)、(c)、(d)。

img133

图5-21 读支架的三视图

(a)三视图;(b)基本形状;(c)第一次切割;(d)第二次切割

例5-3 由三视图寻找对应的轴测图,见图5-22。把答案填写到相应圆圈内。

解 请读者自己分析。

img134

图5-22 由三视图寻找对应的轴测图

img135

图5-22 由三视图寻找对应的轴测图(续)

例5-4 如图5-23(a)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img136

图5-23 已知两面视图补画第三面视图

分析:根据已知的两视图,用形体分析法,可将其分解为1′、2′、3′三个形体,见图5-23(b)。然后逐个补画出每个形体的左视图:画底板1′,见图(b);画竖板2′,见图(c);画半圆头棱柱体3′,见图(d);挖长方形凹槽,见图(e);挖通孔,见图(f)。补图时,必须分清各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应用“三等”投影关系作图。最后经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按线型标准描深。

例5-5 如图5-24(a)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img137

图5-24 补画左视图

分析:根据主、俯视图的外形线框均为长方形,可判断出此立体的基本体为长方体。从主视图中的线框1′和2′出发,在俯视图中找不出对应的“线框”,而是分别和平直线段1、2对应,因此可以判定Ⅰ、Ⅱ平面是正平面。它们的前、后位置在俯视图上可以判断出来。俯视图也有两个线框,分别表示上、下两个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

假设Ⅰ面在前、Ⅱ面在后,Ⅰ面凸出、Ⅱ面凹下,其形状见图5-24(b),那么俯视图中的直线2应该是虚线,这与已知的两视图条件不符合。

再假设Ⅰ面在后、Ⅱ面在前,Ⅰ面凹下、Ⅱ面凸起,其形状见图5-24(c),这种假设符合已知条件。通过分析,知道了立体的正确形状,然后应用“三等”关系补画左视图,见图5-24(c)所示。

例5-6 补画视图中的缺线,见图5-25(a)。

补画过程见图5-25(b)、(c)、(d)。

img138

图5-25 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补缺图线是练习读图的有效、重要方法,它是利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读懂立体的形状,把视图中漏画的线条补画出来的方法。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亦可“边补边想,边想边补”,最终补画出正确的视图。

参加生产实践,并注意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分析机械零件,是提高画图、读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时在看某张图样时,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就是曾看到过的机件在大脑里的反映。大脑里“装”的机件越多,一般来说就越能增强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零件上的倒角、退刀槽、键槽、法兰盘等结构,都是很常见的,一看便知,读图时就不用再作投影分析了,见图5-26。

img139

图5-26 零件上的常见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