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件的吊装工艺

构件的吊装工艺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件的吊装工艺流程为:绑扎→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旋转法的优点是柱在吊装过程中振动小、生产效率高,但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能要求高,需要同时完成收钩和回转工作,自行杆式起重机宜采用此法。但利用滑行法吊柱,柱在滑行过程中受振动较大,应当对柱脚采取保护措施。柱子校正完成后应当立即进行最后固定,即在柱脚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并且其强度等级应当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两级。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柱、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构件的吊装工艺流程为:绑扎→吊升→对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

1.柱的吊升

(1)柱的绑扎。绑扎柱的工具主要有吊索、卡环和横吊梁等。采用活络式卡环使其在高空中方便脱钩。根据柱的形状、断面、长度、配筋及起重机性能确定绑扎点的位置,中小型柱(≤130k N)采用一点绑扎、绑扎点一般在牛腿下,重型柱或细长柱,需要采用两点绑扎,绑扎点的位置应当使吊索合力作用线高于柱子重心,保证柱起吊后自行回转起立。

根据柱起吊后柱身是否垂直,分为斜吊绑扎法和直吊绑扎法。

①斜吊绑扎法。当柱子满足平放抗弯强度要求时,柱子在平放状态绑扎直接从底模起吊,柱起吊后柱身略呈现倾斜,如图6-20所示。此法的特点是斜吊绑扎柱不需要翻身,吊索在柱宽面一侧,吊钩可以低于柱顶。但柱身倾斜,对位比较不方便。

②直吊绑扎法。当柱子平放起吊抗弯强度不足时,吊装前,需要先将柱子翻身再绑扎起吊,吊索从柱子两侧引出,上端通过横吊梁与吊钩相连,柱起吊后柱身呈垂直状态,如图6-21所示。此法的特点是对位容易,吊钩在柱顶之上,较斜吊绑扎起重高度大,起重臂要求长。

图6-20 斜吊绑扎法

(a)采用活络卡环;(b)采用柱销

1—活络卡环插销拉绳;2—活络卡环;3—吊索;

4—柱销;5—垫圈;6—插销;

7—插销拉绳;8—柱销拉绳

图6-21 直吊绑扎法

(2)柱的吊升。根据柱在吊升过程中的运动特点,柱的吊升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两种。

①旋转法。采用旋转法吊柱时,柱在预制和堆放时柱脚宜近基础,柱的绑扎点、柱脚与基础中心三点同在以起重机停机点为圆心、以停机点到绑扎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即三点同弧,如图6-22所示,起重机边收钩边回转,使柱绕柱脚旋转成直立状态,然后将柱吊离地面插入杯口。旋转法的优点是柱在吊装过程中振动小、生产效率高,但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能要求高,需要同时完成收钩和回转工作,自行杆式起重机宜采用此法。

图6-22 单机旋转法吊装柱

(a)旋转过程;(b)平面布置

1、2、3—旋转过程顺序

②滑行法。采用滑行法吊柱时,柱在预制和堆放时绑扎点宜靠近基础,柱的绑扎点与基础中心同在起重半径圆弧上,即两点同弧,如图6-23所示。起重机只收钩,柱脚沿地面滑行,在绑扎点位置柱身呈直立状态,然后将柱吊离地面插入杯口。滑行法的优点是柱的布置灵活,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能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只需要完成收钩上升一个工作,就可以起吊较重、较长的柱子。此方法适用于现场狭窄或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但利用滑行法吊柱,柱在滑行过程中受振动较大,应当对柱脚采取保护措施。

图6-23 滑行法吊装柱

(a)滑行过程;(b)平面布置

(3)柱的对位和临时固定。柱脚插入基础杯口后,并不应当立即降入杯底,而是应当停在距杯底30~50mm处进行对位,对位方法可以采用八个木楔或钢楔从柱的四周向杯口放入杯口,用撬棍拨动柱脚或通过起重机操作,使柱的吊装准线对准杯口上的定位准线,并使柱基本保护垂直。

柱子对位后,可以放松吊钩,使柱沉至杯底。再次复合对中情况后对称打紧楔块,将柱临时固定,然后起重机完成脱钩,拆除绑扎索具,如图6-24所示。对于柱基杯口深度与柱长比小于1/20或具有较大牛脚的重型柱,还应当增设花兰螺钉的缆风绳或通过加斜撑措施来加强柱临时固定的稳定性。

图6-24 柱的对位和临时固定

1—安装缆风绳或挂操作台的夹箍;

2—钢楔(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另一种规格钢楔的尺寸)

(4)柱的校正。柱的校正内容包括平面位置、垂直度和标高。平面位置在柱对位过程中完成,柱的标高校正在基础抄平时也已完成。因此,柱的校正主要为垂直度校正。

柱垂直度的校正方法可以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相邻两边检查柱吊装准线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值为:当柱高H<5m时,其允许偏差值为5mm;当柱高H=5~10m时,其允许偏差值为10mm;当柱高H>10m时,其允许偏差值为(1/1000)H且不大于20mm。

柱垂直度的校正方法有敲打钢钎法、千斤顶平顶法、钢管撑杆法,如图6-25所示。

图6-25 柱垂直度的校正方法

(a)敲打钢钎法;(b)千斤顶平顶法;(c)钢管撑杆法

1—柱;2—钢钎;3—旗形钢板;4—钢楔;5—垂直线;

6—柱中线;7—丝杆千斤顶;8—石子;9—钢管;10—头部摩擦板;

11—底板;12—转动手柄;13—钢丝绳;14—卡环

(5)柱的最后固定。柱子校正完成后应当立即进行最后固定,即在柱脚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内灌注细石混凝土,并且其强度等级应当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两级。细石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到楔块底部;第二次浇筑是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5%的设计强度标准值后,拔出楔块,将杯口灌满细石混凝土。

2.吊车梁的吊装

吊车梁的吊装应当在柱最后固定杯口第二次浇筑细石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后进行。

(1)吊车梁的绑扎、吊升、对位和临时固定。吊车梁吊装采用两点绑扎,对称起吊,吊钩垂线应对准吊车梁重心,起吊后吊车梁保持水平状态。在梁的两端设置溜绳控制梁的转动,以免与柱相碰。

对位应缓慢降钩,将梁端的安装准线与柱牛腿的吊装定位线对准,如图6-26所示。一般吊车梁的自身稳定性较好,对位后不需要进行临时固定,但吊车梁的高宽比大于4时,可以用钢丝将吊车梁临时固定在柱上防止吊车梁倾倒。

图6-26 吊车梁的吊装

(2)吊车梁的校正和最后固定。吊车梁的校正内容包括标高、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对一般中小型吊车梁,校正应在厂房结构校正和固定后进行,可避免在安装屋架、支撑及其他构件时,可能引起吊车梁位置变化,影响吊车梁的准确位置。对较重吊车梁,因脱钩后校正困难,可边吊边校正,且需在屋架等构件固定后,再次复查。

①吊车梁标高主要取决于柱子牛腿的标高,在基础抄平时已完成,如出现较小误差,可以在安装轨道时进行调整。

②吊车梁的垂直度可以用铅锤检查,当偏差超出规定的允许值(5mm)时,应在梁的两端与牛腿之间垫斜垫铁进行纠正。

③吊车梁平面位置校正,主要检查吊车梁纵轴线的直线度和跨距两项。其常用通线法和平移轴线法进行检查。

a.通线法是根据柱定位轴线,在厂房的两端地面上定出吊车梁的安装轴线位置,根据柱轴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准确校正好一跨内两端的四根吊车梁的纵轴线和轨距,再依据校正好的端部吊车梁沿其轴线拉上钢丝通线,利用撬棍逐根拨正,如图6-27所示。

图6-27 通线法校正吊车梁

1—通线;2—支架;3—经纬仪;4—木桩;5—柱;6—吊车梁

 B.平移轴线法是根据柱和吊车梁的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根拨正吊车梁的安装中心线,如图6-28所示。

图6-28 平移轴线法校正吊车梁

1—经纬仪;2—标志;3—柱;4—柱基础;5—吊车梁

吊车梁校正后,应当随即焊接牢固,并在接头处浇筑细石混凝土最后固定。

3.屋架的吊装

(1)屋架的绑扎。屋架的绑扎点应当选在屋架上弦节点处,左右对称,并且绑扎吊索的合力作用点(即绑扎中心)应高于屋架重心,使屋架起吊后基本保持水平、不晃动和倾翻。吊索与构件水平夹角扶直时不宜小于60°,吊升时不宜小于45°,以避免屋架承受过大的横向压力,为此可以采用横吊梁。

当屋架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两点绑扎;当屋架跨度大于18m时,用两根吊索四点绑扎;当屋架跨度大于30m时,应考虑采用横吊梁,以降低起重高度;对于刚性较差、下弦不能承受压力的组合屋架,绑扎时也应当采用横吊梁。屋架的绑扎如图6-29所示。

图6-29 屋架的绑扎

(a)屋架跨度小于或等于18m时;(b)屋架跨度大于18m时;

(c)屋架跨度大于30m时;(d)三角形组合屋架

(2)屋架的扶直。钢筋混凝土屋架一般在施工现场平卧现浇,吊装前需要将卧制作的屋架扶成直立状态,然后吊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

屋架的扶直方法有正向扶直和反向扶直。

①正向扶直。屋架正向扶直时,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侧,首先将吊钩对准屋架平面中心,收紧吊钩,然后稍微起臂使屋架脱模,随起重机升钩起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转成直立状态,如图6-30(a)所示。

②反向扶直。屋架反向扶直时,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侧,首先将吊钩对准屋架平面中心,收紧吊钩,然后使屋架脱模,随起重机升钩并降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转成直立状态,如图6-30(b)所示。

正向扶直和反向扶直的不同点表现在扶直的过程中一为升臂、一为降臂。起重机升臂比降臂易于操作且较安全,故应尽量采用正向扶直。

图6-30 屋架的扶直

(a)正向扶直;(b)反向扶直(虚线表示屋架排放的位置)

(3)屋架的就位。屋架扶直后,应当立即吊放屋架到构件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就位的位置与屋架的安装方法、起重机的性能有关,应当少占用场地,便于吊装,且应当考虑屋架安装顺序、两端朝向等问题。一般靠柱边斜放,或以3~5榀为一组平行柱边就位。屋架就位后,应当用8号钢丝、支撑等与已安装的柱或已就位的屋架相互拉牢,以保持稳定。

(4)屋架的吊升、对位与临时固定。屋架吊升是先将屋架吊离地面500mm,然后将屋架吊至吊装位置下方,升钩将屋架吊至超过约300mm,然后将屋架缓缓降至柱顶,进行对位。屋架对位是以建筑物的轴线为准,对位前应当事先将建筑物轴线用经纬仪投放到柱顶面上,对位后立即进行屋架临时固定,完成起重机脱钩。

第一榀屋架临时固定方法:用四根缆风绳从屋架两边拉牢,若先吊装了抗风柱,则可以将屋架与抗风柱相连;第二榀之后屋架均可用至少两个屋架校正器临时撑牢在上一榀屋架上,如图6-31所示。屋架完成临时固定后,起重机才能脱钩。屋架经校正、最后固定并安装若干大型屋面板后,取下固定器。

图6-31 屋架校正器

(5)屋架的校正和最后固定。屋架经对位临时固定后,检查屋架并校正其垂直度。检查可以采用经纬仪或垂球,校正可以采用屋架校正器或缆风绳。

①经纬仪检查。在屋架上安装三个卡尺,一个安装在屋架上弦中央,另外两个安装在屋架两端,卡尺与层架的平面垂直。从屋架上弦几何中心线量取500mm,在卡尺上做标志,然后在距屋架中线500mm处的地面上设置经纬仪,检查三个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如图6-32所示。

图6-32 屋架校正与临时固定

1—缆风绳;2—经纬仪;3—屋架校正器;4—卡尺

②垂球检查。卡尺设置同经纬仪检查方法相同,从屋架上弦几何中心线和卡尺方向量取300mm的距离,并在三个卡尺上作出标志,在两端卡尺的标志处拉一条通线,在中央标志处向下挂垂球,检查三个卡尺标志是否在同一垂直面上。

(6)屋面板的吊装。屋面板四角预埋吊环,用带钩的吊索钩住吊环进行吊装。屋面的安装顺序应自厂房檐口两边左右对称逐块铺向屋脊,避免屋架受力不均。屋面板对位后应当立即用电焊固定。

(7)天窗架的吊装。天窗架的吊装应当在天窗架两侧的屋面板吊装完成后,吊装方法与屋架的吊装基本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