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方工程安全技术

土方工程安全技术

时间:2024-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做好现场保护,并上报有关部门,待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基本规定

根据《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的规定:

(1)土石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2)土石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3)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4)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5)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做好现场保护,并上报有关部门,待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场地平整的安全规定

(1)土石方施工区域应在行车、行人可能经过的路线点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在房屋旧基础或设备旧基础的开挖清理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旧基础埋置深度大于2m时,不宜采用人工开挖和清除。

2)对旧基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3)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旧基础底部,开挖深度不超过下列限值时,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开挖深度超过下列限值时,应按《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的规定放坡或采取支护措施:

①稍密的杂填土、素填土、碎石类土、砂土超过1m。

②密实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黏性土)超过1.25m。

③可塑状的黏性土超过1.5m。

④硬塑状的黏性土超过2m。

(3)当现场堆积物高度超过1.8m时,应在四周设置警示标志或防护栏;清理时严禁掏挖。

(4)在河、沟、塘、沼泽地(滩涂)等场地施工时,应了解淤泥、沼泽的深度和成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刺激性气体及淤泥厚度大于1.0m的场地,不得采用人工清淤。

2)根据淤泥、软土的性质和施工机械的重量,可采用抛石挤淤或木(竹)排(筏)铺垫等措施,确保施工机械移动作业安全。

3)施工机械不得在淤泥、软土上停放、检修。

4)第一次回填土的厚度不得小于0.5m。

3.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规定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定期对基坑及周边环境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基坑位移(土体裂缝)、倾斜、土体及周边道路沉陷或隆起、地下水涌出、管线开裂、不明气体冒出和基坑防护栏杆的安全性等。

(2)在遇到冰雹、大雨、大雪、风力六级及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之后,应及时对基坑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如何回填土方施工实例

1.工程概况

基坑(槽)填方出现橡皮土,从而造成建筑物不均匀下沉,出现开裂。

2.橡皮土的施工方案

(1)橡皮土产生的原因.在含水量很大的黏土或粉质黏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地基上进行回填,或采用上述土作土料进行回填时,由于原状土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被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当施工气温较高时,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更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内不易消失。

(2)防止措施。

1)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

2)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和腐殖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3)填方区如有地表水,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应降低至基底0.5m以下。

4)暂停一段时间回填,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

5)用干土、石灰粉和碎砖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的水分,降低土的含水量。

6)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7)将橡皮土挖除,然后换土回填夯(压)实,回填3∶7灰土和级配砂石夯(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