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长期(—年)

成长期(—年)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推出《焦点访谈》栏目,紧随《新闻联播》播出。无论是新闻评论理念,还是本身的形式,《焦点访谈》都是对《焦点时刻》的一个重大突破,“电视新闻评论”至此初具形态。今天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也还没有在这些节目中大显身手。至此,可以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员已经取得独立地位,发挥独立作用,成为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资源。
成长期(—年)_为时代留声:电视新闻评论员研究

1993年年底,央视筹划在《东方时空》《观察思考》《今日世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成立一个新部门,并最终命名为“新闻评论部”。这标志着电视新闻评论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闻评论此后顺理成章地得到快速成长。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推出《焦点访谈》栏目,紧随《新闻联播》播出。栏目亮出“新闻评论”的大旗,将自己定位为“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无论是新闻评论理念,还是本身的形式,《焦点访谈》都是对《焦点时刻》的一个重大突破,“电视新闻评论”至此初具形态。从脉络上看,涂光晋认为:“《焦点访谈》的开播,是由《观察与思考》发端,经《焦点时刻》的进一步实践,电视评论栏目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12]刘习良主编的《中国电视史》则如此评价:“它的诞生、成长和成功,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个重要成员,即‘电视新闻评论’。”[13]尽管谈不上是电视新闻评论员,但以方宏进、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为代表的“央视名嘴”,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开始成长并逐渐成熟。“《焦点访谈》常见的节目结构模式是: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新闻事实陈述及分析(10分钟左右)+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在12分钟左右的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着驾驭节目进程、点评事件的角色。”[14]由于“在具体操作上,选择几位资深记者出任相对固定的主持人,使之成为节目的标识与符号,并且强调主持人的个性与思想,致力于把主持人培养成有思想、有见地、有独立评论能力的评论员”[15],这样的节目主持人从本质上说与电视新闻评论员已经相差无几,可称“主持人型新闻评论员”,或者是“评论型主持人”。

《焦点访谈》围绕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曝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正常的现象,引起巨大震动,一度被人们称为“焦青天”。《焦点访谈》的成功,使其在节目定位、节目模式、内容选择上都成为一个范例,引起全国各家电视台纷纷仿效。《焦点访谈》开播同年,就有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吉林电视台《8点纪实》、江苏电视台《大写真》、河北电视台《社会纵横》、四川电视台《今晚10分》等16个类似栏目诞生;次年,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辽宁电视台《热点透视》、甘肃电视台《焦点评说》等陆续跟进。从好的方面来说,这些栏目大多能够关注百姓话题,参与舆论,影响社会,反映民众呼声,因此得到观众认可,诸如由《BTV夜话》改版而来的《今日话题》,也成为跟进栏目中的优秀代表。但与此同时,各个电视台对栏目应有的舆论引导、监督功能的理解并不深入,评论也时常落入表面化的窠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作为模板的《焦点访谈》是有关系的。《焦点访谈》节目中的新闻事实陈述部分所占比重很大,往往以调查和披露过程来呈现媒体的立场,正如其凝练之后的定位——“用事实说话”,纯粹评论性的部分为时不长。今天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也还没有在这些节目中大显身手。

1996年,走在前面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再次推出了具有强影响力的栏目《实话实说》,作为第一个电视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取得了巨大成功。节目由主持人崔永元全程把控,现场嘉宾与现场观众互动,针对既定话题进行讨论。崔永元因身体原因离开《实话实说》栏目之后,栏目影响力急剧下降,足以见出新闻人的个人魅力对于一个栏目的重要性,这也预示着后来专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出现,以及电视新闻评论员成为栏目以至媒体本身的重要资源的走向。1999年,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时事开讲》开播,不仅观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急剧飙升,而且对华语电视圈有着深远影响。节目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凤凰卫视的地位。不可忽视的是,凤凰卫视最初正是由知名的电视新闻评论员带动,才造就了它广泛的影响力的,《时事开讲》节目就是以专家曹景行点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方式推进的。以评论员为中心,继而节目乃至媒体本身的口碑与品牌被打造出来。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孟非既是主持人,又是评论人,对每一条播出的新闻作出自己的点评。这一节目甚至造成了一种新闻现象,引来各个地方台纷纷效仿,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发展的史册。回头来看节目成功的原因,民生新闻的全新定位固然是前提条件,主持人孟非睿智、自由、平民立场的点评也必不可少,新闻评论以及评论员的魅力由此进一步展现出来。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评论栏目《央视论坛》,标举“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接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到现场进行讨论,主持人对讨论过程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使电视新闻评论的形式更趋多样化。

200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16],把“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的新闻评论作为核心竞争力。节目有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二人在演播室中就新闻事件展开讨论,也不时邀请特邀嘉宾参与。新闻观察员实质上就是新闻评论员,特邀嘉宾与后来的特约新闻评论员也形成延续关系。白岩松依托这一节目切换为评论员身份,还得到了其他媒体的关注,以“白岩松转型新闻评论员”为题进行报道。报道中指出:“担当了评论员的白岩松将与主持人时期的他大不一样,白岩松将以独立的、自由的、个人的观点评论时事。”[17]主持人与新闻评论员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节目进程。至此,可以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员已经取得独立地位,发挥独立作用,成为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