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生白字的历史原因

产生白字的历史原因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写白字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主要有: 字不定意。如此以简代繁, 以熟代生, 造出了一部分白字。由于方言俗语、字体变乱等原因,亦使白字不断繁衍。这一现象在古文中屡见不鲜, 其结果为白字的蔓延和取得合法地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出于把写白字传白字当作一种时尚的心理, 人们竟而至于玩起了文字游戏, 出现了以繁代简的反历史潮流的现象。
产生白字的历史原因_汉语内部形式研究

古人写白字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主要有:

(1) 字不定意。 从道理上讲, 古人每造出一个字, 都应该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 可是最初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 还在形成过程中, 没有一定规律, 具有较大的任意性, 经常表现为表示同一个意思, 既可以用这个字,又可以用另外一个与之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 强调既有此音, 即表此义, 闻者听音则知义, 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存在一种把汉字当作表音文字的心理倾向。 清代学者王念孙、 王引之父子在 《经义述闻》 就认为 “训诂之要, 在声音不在文字。”

(2) 字少词多。 在先秦, 汉字的数量比较少。 《甲骨文编》 有汉字约4500个, 许慎 《说文解字》 收汉字9353个, 其中包括重文1163个及相当数量的生僻字。 而到了清代, 《康熙字典》 收字猛增为47035个, 《中华字汇》 竟达85568个。 由于古代文字较少, 在字少词多、 字少事繁的矛盾面前, 白字自然在所难免, 而且数量不在少。 时间越古老字则越少, 所以越是古老的作品, 白字就越多。

(3) 临文遗忘。 古人在书写时, 有时不会写本字, 或者由于遗忘, 本字不知道该怎么写, 便临时用一个别字替代之。 正如清·赵翼 《陔余丛考》说: “字之音同而异义者, 俗儒不知, 辄误写用, 世所谓别字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引郑玄曰: “其始书之也, 仓卒无其字, 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 趣于近之而已。”

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毛诗》: “流, 求也。” “流” 本无 “求” 义, 却偏偏写成白字 “求”, 为什么? 是因为流、 求音近(韵同,皆幽部)。 《诗经·豳风·七月》: “四之日其蚤。” 《礼记·王制》 注为:“四之日其早。” “蚤” 与 “早” 在意义上风马牛不相及, 却偏偏把“早” 写成 “蚤”, 唯一原因就是二字同音。 这样的例子在古籍里俯拾即是。

(4) 亡佚重著。 有许多典籍因种种原因亡佚失传, 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珍贵古籍被焚烧殆尽, 所以到汉代, 挽救这些古代书籍大都靠文人的记忆、 后人的背诵而再次笔录, “著之竹帛”。 由于当时背诵者只提供读音,不提供字形, “著之竹帛” 者就很难避免把许多字写成白字。

(5) 刻字避繁。 古人最初不是用笔写字, 而是用刀刻字。 把一个笔画繁多的字刻在骨头、竹简等上面是相当不容易的, 于是在刻写时如遇笔画繁多的字,就借用笔画少的比较熟悉的同 (近) 音字代替, 这是因为笔画少的比笔画多的容易刻写。 如此以简代繁, 以熟代生, 造出了一部分白字。 唐五代以前,中国无印刷术, 古书全靠用手传抄, 这样就把白字也照抄过去, 流传下来。五代以后,虽有了印刷术,但翻印古书时,后人多迷信前人,往往对前人写的白字不加改正,维持原状。清·周亮工《书影》: “经书中鱼亥尽多,后学尊经,遂不敢辩。” 加之传本不同,用字是相当混乱的。另外,白字不但私家著述大量使用,连官方文件也广泛采用。在古代每一时期或每一朝代出现的别字,可能出于当时文字规范化观念的淡漠和人们对自己的古人和古书的崇拜,使历代产生的别字,在每个时段的传抄或印刷中陆续积累起来,留存于后。

(6) 方言音讹。由于方言俗语、字体变乱等原因,亦使白字不断繁衍。在古代,同一个字,不同的方言可能有不同的读音,而不同的字却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读音,这就很难避免把一个字讹为另外一个字。例如“荞麦” 本作“雀麦”,得名由来是此麦为燕雀所食。后因音故,讹作“乔麦”,有讹作“荞麦”。

(7) 追求时尚。 更有甚者, 在不同阶段, 后人对前人的白字不但见错不改, 反而把所谓 “通假字” 当作一种美, 当作一种时尚, 当作一种有知识有学问的象征, 因而放弃本字, 故意写白字。 例如唐代柳宗元在 《种树郭橐驼》 中有 “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句子, 这里把七个 “尔” 都故意写成 “而”。 这一现象在古文中屡见不鲜, 其结果为白字的蔓延和取得合法地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8) 以繁代简。 出于把写白字传白字当作一种时尚的心理, 人们竟而至于玩起了文字游戏, 出现了以繁代简的反历史潮流的现象。 古人刻写白字的主要原因本来是为了使用文字方便快捷, 便以简字代繁字, 但是后来为了追求时尚, 学究风靡, 居然搞起了以繁字代简字, 这就完全走上了与 “趋简” 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相背的道路。 以繁代简的例子如:

汉·司马迁 《鸿门宴》: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通 “早”。

唐·韩愈 《马说》: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通 “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略无阙处。” “阙” 通 “缺”。

明·魏学洢 《核舟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 通 “父”。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通 “披”。

清·蒲松龄 《山市》: “裁如星点。” “裁” 同 “才”。

同类再如: 爵通雀, 政通正, 什通十, 距通巨, 薄通迫, 財通才, 赤通尺,亶通但,澹通淡, 翟通狄, 點通玷, 爾通耳, 蓋通害, 幹通竿, 割通害,軌通宄,紅通工, 鸠通勼, 款通叩, 遴通吝, 能通而, 能通乃, 跂通企, 趨通促,渠通讵,灑通洗, 釋通舍, 飾通饬, 聳通悚, 雖通唯, 嗁通啼, 洿通汙,無通毋,寤通悟, 昔通夕, 戲通麾, 鄉通向, 宵通小, 邪通也, 鞅通怏,翼通翌,郵通尤, 繇通由, 猶通由, 宥通右, 與通予, 禦通訝, 雜通匝, 蚤通爪,秘通閉,匪通非, 閨通圭, 辜通故, 貓通卯, 艾通乂, 北通背, 裁通才,遴通吝,蕲通祈,盛通成,贏通盈,庸通用,鬻通育,菑通灾。

如此一来, 不但以误为正, 而且以繁为美, 这便使白字恶性膨胀, 在偏离语言理性化的道路上滑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