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卢瑟福发现核子

卢瑟福发现核子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a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或卢瑟福。一’'m.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做微小振动.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卢瑟福发现核子


排名第九.1911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布丁,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α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卢瑟福计算出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作核子,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1909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蛋糕”,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a粒子时有少量a粒子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卢瑟福后来计算出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而是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做核子,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1909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蛋糕”,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a粒子时有少量a粒子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卢瑟福后来计算出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而是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做核子,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a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或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这是1909年盖革和马斯登在卢瑟福指导下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针(Po),它发出的a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当。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为了避免Q粒子和空气中的原子碰撞而影响实验结果,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内,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移动.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的a粒子都沿直线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a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孙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的a粒子的偏转角大于90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即大角度散射,这更无法用汤姆孙模型说明.根据汤姆孙模型的计算,a粒子穿过金箔后偏离原来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质量不到a粒子的1/7生00,a粒子碰到它,就像飞行着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正电荷又是均匀分布的,a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a粒子偏转的力就不会很大.然而事实却出现了极少数a粒子大角度偏转的现象.卢瑟福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a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后来,卢瑟福导出了a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a粒子的大角散射,盖革和马斯登用改进了的实验系统验证了卢瑟福的散射公式,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一’'m.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做微小振动.卢瑟福发现核子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