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如何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现状如何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同伴交往能够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发挥诸多功能,因此绝不像引导案例4-6中小洁父母所认为的“小孩跟小孩玩,纯粹是浪费时间”,而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初步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4-7呈现了学前儿童同伴交往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具体情况。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_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引导案例4-6

小孩跟小孩玩,纯粹是浪费时间

小洁4岁了,父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要么在家里进行亲子阅读,要么带到户外进行亲子游戏或者观察大自然。小区里的一些年轻父母,不时发出邀请:“小洁好呀!过来跟大家一起玩吧!”小洁父母总以各种托辞婉拒这些邀请,内心里认为:小孩跟小孩玩,纯粹是浪费时间,有那工夫,还不自己教孩子呢。

思考:您赞成小洁父母的观点吗?为什么?

一、同伴交往及其意义

(一)同伴交往的概念

同伴交往(peer interaction),是指同龄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与相互协作。由概念可知,同伴交往的性质与亲子交往和师幼交往不同。同伴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水平交往,而亲子交往和师幼交往是一种互补的垂直交往。

(二)同伴交往的意义

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和同伴交往,因为性质不同,二者的功能也是彼此不可替代的。亲子交往和师幼交往能够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教予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的行为规范,同伴交往则给儿童提供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的认知、规则、技能、经验等多方面的学习机会,以及特定的心理满足。具体而言,同伴交往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一,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学前儿童在知识经验、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多的个体差异。同伴交往相当于给学前儿童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相互观察模仿的重要机会。而且,因为年龄和心理水平相仿,所以同伴分享经验的方式也往往符合其他儿童的理解水平,能够有效地提升彼此的认知能力。

其二,有助于儿童获得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同伴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在一起经常分享共同的活动或者兴趣,没有附带的功利性目的,儿童身处其中没有什么压力,常常体验到快乐和放松。这种愉悦的体验,逐渐让儿童在同伴群体中找到归宿感。而且,儿童逐渐从同伴交往中发展出友谊。友谊,是一种有别于亲子情感、师幼情感之外的另一种情感联系,它因地位平等和互利互惠的大量活动,经常让儿童获得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三,有助于提升儿童的交往技能,内化规则,激发和巩固积极行为。在同伴交往中,儿童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给儿童提供了很多产生纠纷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成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成人的适当参与和引导下,产生纠纷和协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锻炼了儿童的交往技能,逐渐减少其消极行为,增进积极行为。比如,在同伴交往中,若某儿童经常表现出抢、霸占玩具,不断地违反游戏规则等消极行为,就会受到同伴的集体声讨和拒绝,久之就没有人跟他玩。而若表现出分享、轮流、耐心等待、微笑、助人、谦让等积极行为,就会得到同伴群体的积极回应,甚至获得友谊。这个朴素的自然后果和成人不失时机的恰当引领,会让一些即便习惯在家里耍赖的儿童也逐渐学会交往的技能,内化同伴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朴素规则,学会合理的妥协。

其四,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等个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同伴是儿童的一面镜子,他们可以通过和同伴的性格、能力进行比较,来更好地认识自己。例如,一些儿童在家里能够连续拍一会儿小皮球,得到家长的表扬很高兴。结果在同伴交往中,看到小朋友能够拍得比自己更多,就明白自己还有长进的余地,不足以骄傲自满。另一方面,在同伴交往中,儿童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一些消极的个性,而形成更受欢迎的个性。

由于同伴交往能够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发挥诸多功能,因此绝不像引导案例4-6中小洁父母所认为的“小孩跟小孩玩,纯粹是浪费时间”,而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教师和家长应多创设机会,适时引领,以满足儿童同伴交往的需要,让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益。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发展

(一)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初步发展

在婴儿心理发展的有关内容中提到,婴儿有交往的需要并且能够主动地发出多种交往行为。因此,即便在出生的第一年,儿童就已经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他们自己在早期人际交往和人际情感维护中也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生与初步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客体中心阶段,在0~6个月期间。此时婴儿虽然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触摸和对视,不过这些行为只是其探索周边世界的一个表现,尚未具有社交的性质。第二阶段是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在6~12个月期间。此期婴儿开始通过喊叫、挥手、触摸等方式,尝试和其他婴儿互动,已经初步将同伴作为社交活动的对象。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同伴交往的发生期。第三阶段是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在1~2岁期间。此期儿童很乐意彼此模仿,特别是1岁半之后,儿童之间互惠互补式的交往行为日渐增多,也日趋复杂。比如,在抛接游戏中你抛我接;在追逐游戏中你跑我追;在躲藏游戏中,你藏我找;等等。表4-7呈现了学前儿童同伴交往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具体情况。

表4-7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20]

续表4-7

(二)2岁以后的同伴交往

总的来说,2岁以后的儿童,体现出日趋喜欢并且需要和同伴交往的特点。这是因为,随着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发展,2岁以后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社交活动日益增多。虽然家庭依然是儿童第一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同伴交往对儿童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因为同伴交往的不少功能是亲子交往难以替代的。儿童与同伴交往中所玩的游戏,与亲子游戏也有较大的不同。亲子游戏往往是成人主导的,儿童处于响应或者被支配的地位。而儿童在与同伴一起玩的游戏中,儿童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互利互惠的。游戏中的争执与协商、示范与模仿、分工与合作、问题与探究、请求与支持、分享与倾听,往往伴随着整个进程,带给儿童丰富的体验和直接经验,让他们心里感到充实和满足。当然,这个过程也练习并且提高了他们的交往技能。

具体而言,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具有以下发展特点:3岁幼儿已经对同伴产生明显的兴趣,愿意与之亲近,但还不能很融洽地游戏;到了4岁,幼儿很高兴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也能在情绪好时和大家一起友好相处,但仍然常常吵嘴打架,有时甚至吵得很激烈;到了5岁,幼儿逐步能与朋友友好相处,懂得做些让步,接受对方的要求,能够和大家玩到一起;到了六七岁,幼儿同伴交往的具体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语言已成为其交往的主要工具,同时动作仍占重要地位。其实,由表4-7可知,2岁以后,游戏成为儿童与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关内容中曾提到,从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游戏经历了儿童最初的无所事事→旁观者行为→个体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这六个发展水平。因为游戏是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因此游戏发展的这个过程,也体现了2岁以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过程。

三、同伴交往的类型

儿童因其认知基础、交往技能、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程度往往有所不同。了解儿童是科学教育儿童的前提,只有了解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具体情况,才能够更有针对性提升其同伴交往的质量。那么,如何了解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具体情况呢?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法(sociometric technique)是研究儿童同伴地位最为常用的方法[21]。其中,同伴提名法(peer nomination)又是社会测量法中适合研究学前儿童同伴地位的简便方法之一。

同伴提名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逐一将儿童带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但是又要确保他的同伴听不到他说的话。如此,既可以减轻其记忆的负担,又减轻其提名的压力。第二步,分别进行正向和负向提名。比如,“你最喜欢班里哪些小朋友?你可以说三个,第一个是谁?”待其回答之后,再问“第二个是谁?”待其回答之后,再问“第三个是谁?”然后进行负向提名,“你最不愿意跟班里哪些小朋友玩?第一个是谁?”以此类推。第三步,将每个儿童获得的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的数量进行相加。第四步,根据统计的结果,大致将儿童归类为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一般儿童、受忽视儿童、争议儿童五个类别。

其中,受欢迎儿童,是指那些获得正向提名最多和负向提名最少的儿童。被拒绝儿童,是指获得负向提名最多和几乎没有获得正向提名的儿童。一般儿童,是指获得一些两种提名,但是正向提名没有受欢迎儿童多,负向提名没有被拒绝儿童多的儿童。受忽视儿童,获得两种提名都非常少甚至几乎没有获得两种提名的儿童。争议儿童,是指同时获得很多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的儿童。也有些学者将争议儿童并入到一般儿童当中,仅分为四种类型。

四、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儿童自身的特点

1.儿童的行为特点

儿童交往的主动性,以及在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同伴交往中所处的地位。总的来说,受欢迎儿童交往主动、积极友好的行为多;被拒绝儿童交往主动,但是消极不友好的行为多;被忽视儿童交往不主动、两种行为都少;争议儿童行为具有情境性、不太稳定;一般儿童在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行为性质方面居中。具体而言,受欢迎儿童往往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并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被拒绝儿童交往的主动性虽然也很高,但是他们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抢夺玩具、大声叫喊等。因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较多,这类儿童与同伴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常常被多数同伴排斥,在同伴中地位较低。一般儿童交往的主动性比受忽视儿童的高,但是又没有受欢迎和被拒绝这两类儿童的高。他们会经常跟自己的朋友玩,但是朋友数量少,交往圈偏小,没有像受欢迎儿童那样获得普遍的关注和喜欢。受忽视儿童不喜欢交往,常常独处,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的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与其交往,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既不招同伴讨厌,也没有人惦记着他们,似乎被同伴“忘记”了,缺乏朋友。争议儿童,往往一方面能力较强,性格较活跃,不少时候表现出一些积极行为;另一方面调皮捣蛋,行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2.儿童的个性特点

儿童的个性特点也会影响同伴交往的质量,具有良好个性的儿童往往具有更高的同伴地位。比如,庞丽娟研究发现,受欢迎幼儿性格较外向,不易冲动和发脾气,活泼、爱说话、胆子较大;被拒绝幼儿性格很外向、性子急、脾气大、易冲动、非常活泼好动、爱说话、胆子大;被忽视幼儿则性格很内向、好静慢性、脾气小、不易兴奋与冲动、不爱说话、胆子较小;一般幼儿在各方面基本处于中稍偏下状态[22]。刘文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受欢迎儿童情绪稳定、专注水平高、活动性水平居中,同时能够及时感知他人的情绪,反应性水平最高;被拒绝儿童情绪不稳定、易冲动、专注性水平最低、活动性水平最高、对他人的反应性水平却很低;受忽视儿童和一般儿童居中[23]。综合这两项研究,不难发现,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性格都外向,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情绪稳定、不乱发脾气、注意集中、虽然活泼但是不过于好动,较少冲动。

3.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和交往技能

社会认知能力,是指对他人表情、性格、行为原因,以及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在婴儿期萌芽,婴儿在探索周边世界的同时,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社会认知的能力。比如,能够识别亲人和陌生人,能够辨别亲人的情绪,能够对不同的人发出有区别的交往信号。3岁之后,儿童的社会认知变得更为复杂,开始初步意识到人行为背后的意图。

社会认知能力和交往技能在儿童中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且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同伴交往的质量。受欢迎儿童更善于察言观色,并且会根据交往对象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交往方式,往往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见;而被拒绝儿童经常错误解读他人行为背后的意图,难以根据交往对象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交往方式,缺乏交往策略。比如,受欢迎儿童被同伴撞到了,他们很快通过对方的眼神、言语、姿势、周边环境来判断对方的意图,通常较为客观、准确。虽然有些疼痛,但是若认为对方不是故意的,通常会原谅。而被拒绝儿童,在被撞到的一瞬间,迅速被激怒,立刻冲动地回击,久之,同伴交往质量就比较差了。

4.儿童的其他特点

研究发现,儿童的相貌、年龄对其同伴交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相貌有吸引力是被同伴接纳的有利因素,儿童通常对那些相貌较好的同伴赋予积极的内在品质[24]。不过,这有可能是因为成人无意中“以貌取人”,影响了儿童的社会化。比如,对待那些相貌有吸引力的儿童更为宽容,有更多鼓励的态度和行为,传递更多期望,久之这些儿童就表现出较多积极的行为。除了相貌,年龄对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学前儿童往往倾向于与自己同龄或者年龄略大一些的儿童进行交往。

(二)外部环境的作用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早期良好的亲子交往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至少具有以下积极作用。其一,良好的亲子交往,持续有效地练习着儿童的社会认知、交往方式和交往技能。亲子交往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实践,父母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调节,对冲动的克制,表达想法时的策略,对儿童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言传身教。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耳濡目染、观察模仿、不时练习,逐渐形成了与同伴交往的个性化方式。其二,良好的亲子交往,给儿童提供了与人交往的美好体验,从而强化了他们交往的意愿和主动性。因为良好的亲子交往,往往给儿童带来大量交往的乐趣和充实的生活体验,所以儿童也就更愿意与人交往,交往的主动性自然较强。

2.教师的态度与行为

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亲人之外的重要他人,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会影响儿童在园的生活,包括同伴交往。教师如何对待一名幼儿,会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着同伴如何对待这名幼儿。若教师经常表扬、拥抱某个幼儿,经常予以正面的评价,经常对其微笑,该幼儿势必也得到同伴较高程度的接纳。相反,如果教师经常不分场合地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指责某个幼儿,不久该幼儿就会被其他幼儿嫌弃。特别是当幼儿还处于依从性评价的阶段,换言之,当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个人标准之前,教师就是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最强而有力的人物。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对儿童的同伴交往具有情境性的影响。

从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实物活动是其探索周边世界的主要形式。实物活动中的材料,包括各种玩具,往往是儿童交往的重要媒介。若游戏活动的材料丰富、场地比较宽敞,儿童自由探索机会较多,同伴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多,因此会有很多互助、合作、协商的机会。若材料较少、场地比较狭小,同伴之间的互动会因为肢体上的冲突而紧张。

活动性质对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自由游戏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儿童在交往行为及其同伴中的地位,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比如,受欢迎儿童会体现出较多积极友好的行为,相应地,也会受到同伴积极友好的回应。被拒绝儿童常体现出较多消极的交往行为,相应地,也会受到同伴的嫌弃。被忽视儿童依然独处较多,似乎被同伴忘记了。另一方面,如果在需要小组合作的活动中,那么为了完成共同的活动,不同社交类型的儿童都能够与同伴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与协商。

此外,民族的育儿习俗、文化价值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例如有些居民聚居区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共同参与社区的一些活动;而有些地区则比较忌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交往,一般都是同性同伴之间交往较多。

五、优化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养方式

由前文可知,亲子交往的情况和教师对待幼儿的具体态度与行为,是同伴交往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优化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改善其在同伴中的地位,就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养方式。

由亲子交往一节的有关内容可知,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养方式。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他们与儿童交往的言行和方式,给儿童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示范。从表4-6也可以看到,权威型教养方式之下的儿童,不仅体现出快乐、自控自立、活泼友好、充满好奇、从容应对压力等适应性的性格,而且也能够和同伴保持友好的关系。

教师是幼儿在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教师的言语和态度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幼儿,以及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公平公正地、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所有幼儿。平时都要尽量关注到所有幼儿的需要,多传递出积极的期望,多给予他们鼓励。不要因为儿童的相貌、家庭背景而有差别地对待他们。同时,当幼儿犯错误时,尽量私下教育,不要当众批评,更不要轻易地给其贴上负面标签。要为他们指出改进错误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一味指责。此外,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别要反思与幼儿交流的方式,是否给幼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二)多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

因为同伴交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尽可能地多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家庭里,父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孩子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通俗而言,就是多带出去,多请进来。多带出去,就是经常带孩子到社区跟小伙伴一起玩,经常参与多个家庭的亲子结伴郊游,以及节假日带其走亲访友,等等。多请进来,就是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里做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已经形成下班时间“宅在家里”玩游戏、玩手机的生活习惯。孩子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一些没有改掉这个习惯的父母,很可能打开电视或者丢一部手机给孩子让他们自个儿打发时间。这是令人忧虑的现象,孩子不仅在最需要交往的年龄缺失了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的机会,而且会导致儿童性格孤立、眼睛近视、注意力不集中、对其他新鲜事物缺乏探究欲望等隐患。

在幼儿园里,教师也可以在组织活动时,灵活地将常规分组、随机分组和特定分组相结合,布置目标明确的任务。常规分组,有助于保持幼儿同伴交往对象的稳定性,有助于幼儿将同伴关系发展成友谊关系。随机分组,则有助于拓宽幼儿同伴交往的范围,使得幼儿有机会跟更多的同伴进行交往,从而锻炼其交往的能力。特定分组,是指有意识地将不同社交类型的儿童分成一组,特别是将被忽视的儿童与受欢迎儿童分成一组,将被拒绝儿童与受欢迎儿童分成一组,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发展被忽视和被拒绝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布置目标明确的任务,则可以有针对性引发儿童合作、协商、互助等亲社会行为。

(三)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儿童交往

以同伴提名法了解儿童的同伴地位并且以此分类的目的,并非贴标签,而是为了因材施教。据我国学者刘文等人的研究,各类儿童在小、中、大班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受欢迎儿童占13%、15%、17%,被拒绝儿童占10%、15%、17%,受忽视儿童占19%、27%、24%,一般儿童占57%、44%、41%[25]。可见,在同伴交往方面,虽然受欢迎儿童的比例略有增长,但是被拒绝儿童的比例也在增加,受忽视儿童在大班所占的比例依然较高。这说明,在同伴交往方面,教师适时适当的引领是非常必要的。在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有关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和情感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通常借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观察学习、模仿和参与合作类游戏三个步骤。观察学习的内容是受欢迎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视频,提醒幼儿观察其中合作、帮助等积极友善的行为。

认知训练法主要包括参与式讲解和参与合作类游戏两个步骤。研究者通常借助具体形象的图片、录像,分别讲述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如何结交新朋友,如何参与他人的游戏,如何与小朋友合作,如何进行良性竞争,遇到冲突怎么办。每讲述完一个情境,即引导幼儿理解该情境,弄清楚面临的具体问题,然后鼓励、引导自己产生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人再予以适当的补充或修正。之后,引导幼儿逐一思考这些办法的可行性,预测每一种办法的可能结果,然后比较几种办法,选出最佳方案。可以说,这个参与式讲解的过程就是社会认知能力的训练过程。之后的合作类游戏与行为训练法的第三个步骤相同。

情感训练法包括移情、情感体验和情感追忆三个步骤。移情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借助图片、录像,给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产生并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情感体验,则是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体验一些重要情绪,比如合作、助人之后的快乐等。待游戏活动结束时,则进入类似于个人总结的第三步。主要是让儿童回忆在游戏中的各种情绪体验,然后研究者予以强化。这一方法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

我国学者王争艳等人曾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式训练4~6岁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结果表明:如果不区分对象,用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感训练法都可以整体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水平,三种方法之间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若区分对象,对被拒绝儿童采用认知训练法效果较好,对被忽视儿童采用行为训练法更好;从4岁到6岁,行为训练法的效果逐渐减弱,而认知和情感训练法的效果则逐渐提高[26]。由此可见,只要认真进行训练,都会有效果,若能够在了解儿童社交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更佳。

此外,在儿童的实际交往过程中,成人要理性地对待孩子之间的纠纷,将这些争执看成是锻炼、提高儿童交往技能的契机。多鼓励儿童自行解决,或者予以适当启发,若非涉及身体伤害等情况,不要急着干预,否则便剥夺了锻炼儿童交往能力的机会。更不要上纲上线将纠纷与争执看成敌我矛盾,否则会破坏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适时适当地予以指导,让儿童自然经历“化干戈为玉帛”,更能够培养其宽容、谦让之心,更能够使其体会到友情的可贵,也更能够强化其同伴交往的乐趣。

交往能力是在不断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成人应多为幼儿同伴交往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家长可利用休息时间带幼儿走出家门,让幼儿多与周围人接触,体验交往活动的乐趣。家长应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性活动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拓展阅读4-7

如何促进儿童的分享行为?

一是确保儿童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学前儿童分享的重要前提。以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为例。可以先予以认可:“哇,牛牛,你成功地邀请到兵兵星期六到家里做客,太棒了!”然后启发:“兵兵来做客,你们准备玩什么玩具呀?”然后视情况追问:“玩拼图这个主意真好!但是拼图只有一套,怎么玩呢?”若孩子回答说一起玩,可以再追问:“兵兵没有玩过,如果他想先玩,你同意吗?”玩具、食物等都可以在儿童参与的情况下提前准备。如此,他就知道什么东西是够的,什么东西不够但是也有了预设方案,不会觉得突然。此外,成人既要欢迎小客人,也要注意一视同仁,切不可厚此薄彼而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否则会让其产生不安全感而抗拒分享。

二是进行移情训练。比如可以这么引导幼儿:“牛牛,昨天你缺一块积木当火车头,丹丹给了你,你高兴吗?”牛牛:“高兴。”“如果你今天让一块积木给红红,红红就会像你昨天那么高兴哦!”

若经常让儿童体验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将会更乐于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