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始言及心的点心

始言及心的点心

时间:2022-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点心”始言及心。由此可知,点心的出现,实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又一新的突破。这里的“点心”指量少而质高的早点。看来唐时的玉尖面——馒头就是点心的一种。当时的点心就是“果子”,与茶合称则简略为“茶果”,这在唐代史籍中屡有所载。而尤为有趣的是,“点心”在日语中恰恰被称之为“果子”,可谓中日饮食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了解点心的由来和唐宋时点心的概貌后,是否可以为点心下定义了?

“点心”一词源于千余年前的唐代,孙頠《幻异志·板桥三娘子》载:“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刘崇远《金华子》中亦有郑傪为江淮留守后,家人备夫人晨馔于侧。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尔可且点心。”显然,这两处的“点心”都是动词,它是由南北朝的“小食”演化而来的。《搜神记》中有:“管辂谓赵颜曰:‘吾卯日小食必至君家’。”这里的小食,亦是动词。现在北京话里的“点心”,可重叠成“点点心”,也证明它原来是动词。

“点心”一词初始虽为动词,可它却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众所周知,饮食烹调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果腹维持生命,二是品尝享受。最早的饮馔熟食是以果腹维持生命为主,虽然品味也在其中,可毕竟居于次要地位。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充裕和精神文明的发达,果腹维持生命逐渐变成一种低级要求,而品味享受则成了高标准。“点心”始言及心。食物由果腹到口尝,再到点补动心,显然是把饮食烹调的目的又提高了一步。既然如此,这就要求点心的量要少,质要高,做法更为精致。由此可知,点心的出现,实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又一新的突破。

“点心”一词由动词转化为名词当在宋代。周密《癸辛杂识》有:“闻卿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如何?”王明清《挥尘录》中亦有:“童贯谓贾谠云:‘匆匆未能小歀,翌午朝退,幸见过点心’。”吴自牧《梦粱录》中还有“市食点心,四时皆有”。这都说明从宋代以来,“点心”已是人们普遍沿用的食品名称了。

那么唐宋时期“点心”的概念及其所指究竟是什么呢?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自唐时亦有此语。”这里的“点心”指量少而质高的早点。早点都有哪些品类呢?陶谷《清异录》载:“赵宗儒在翰林院时,闻中使言:‘今日早馔玉尖面,有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问其形制,盖人间出尖馒头也。”看来唐时的玉尖面——馒头就是点心的一种。吴自牧《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一节中“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罢。”以上明确告诉了我们两点:第一,点心在当时是作为早点而食用的,按我国古代饮食制度,习惯于把午餐称为正餐,所以赶在正餐前用的点心叫早点,饭前饭后用的叫小食;第二,糕饼为唐宋时点心的基本品类。不过唐宋时的饼类食品颇多,既有烧饼、蒸饼、油饼、煎饼,又有梅花汤饼、雌鸡索饼、水滑面或汤面条等汤饼,这些是否也是当时的点心尚值得考虑,因为无论是《武林旧事》中的“市食”,还是《梦粱录》“诸色点心”里,均未载有汤饼,看来汤饼可能不在唐宋的点心之列。

然而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即那些后世意义上的点心,诸如马蹄酥、江米枣、绿豆糕、桃酥等类,在唐时究竟称作什么呢?这就不得不使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据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开成五年(846),他在长安过冬至节,“吃粥时,行馄饨、杂果子”;十月二十五“众僧上堂,吃粥、馄饨、杂果子”。这里的“果子”当属于点心,不同于粥类主食。顺便提一句,馄饨在唐代也是一种小吃,不属主食。由此推论,唐时的牢丸、油{L-End} 、{L-End} {L-End} 、鹘突、馓子、包子、饺子、粽子亦属正餐之外的小食。另外,唐代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喝茶时吃点心,并以此来待客。当时的点心就是“果子”,与茶合称则简略为“茶果”,这在唐代史籍中屡有所载。《李林甫外传》载,李林甫款待一道士时,道士“唯少食茶果,余无所进”。《太平广记》引《传奇》“孙恪”条说,孙恪入一大户人家,小娘子“命侍婢进茶果”,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唐代的这一饮食习惯,后来传到了东邻日本。日本人认为喝茶吃些甜点心,可增加茶的味道,因此日本人至今在待客时仍常是茶与点心一同上桌。我前几年几次赴日访问,主人上茶时总是附带甜点心。而尤为有趣的是,“点心”在日语中恰恰被称之为“果子”,可谓中日饮食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同时,这也似可作唐时的“果子”就是“点心”的一个极好的旁证。

特别使人欣喜的是,1966-1976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发现有许多花色点心,为我们研究唐代点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80年代初我曾专门赴新疆作过考察,那些出土的花色点心,均为小麦细粉所制,馅料已难分辨,其形状为菊花型和梅花型两种,均是直径5-6厘米,厚度1-1.5厘米。梅花型由五片花瓣组成,中有花蕊;菊花型边沿呈披针状,中间凹,有的中间作凸起的顶生状,还有的中央有花序,可以说这些点心把两种花卉刻画得栩栩如生,其制作工艺相当精湛,确为国内外所罕见的珍贵文物。当时地处祖国边疆的吐鲁番尚且如此,内地自不待言。

了解点心的由来和唐宋时点心的概貌后,是否可以为点心下定义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尚未见到一个比较严谨而令人满意的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的《辞源》解释为“本指正餐以前暂时充饥,后来指饭前饭后的小食”;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文大辞典》解释为“饥时略进食物谓之点心”;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有两种解释,一是“饥时略进食物”,二是“糕饼之类的小食”;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烹饪辞典》除为点心所下定义为“正餐以外的小分量食品”外,并说主要指糕饼、包、{L-End} 等蒸、炸、烤制食品,一般不带汤汁。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点心”、“小吃”两词,因古代常为互用,不少地方今天仍然视“点心”、“小吃”为同义词。有的地方虽将“点心”、“小吃”区分开来,但因物料有别,制法有异,生产、经营的范围不同,所以点心、小吃的概念、内涵则不完全一样,甚至大相径庭。华北地区将食肆摊饭边做边卖的早点、夜宵食品,诸如火烧、馅饼、炸糕、炒疙瘩、煎饼果子、麻花、豆腐脑、油条等都称作小吃,而将食品厂生产的和饭店宴会所用的精美糕点,诸如萨其玛、荷花酥、佛手酥、三鲜烧麦、豌豆黄、五仁月饼等称为点心;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只将糕点厂制作的食品,诸如鸡蛋糕、薄脆、马蹄酥、饼干、寸金、水晶月饼等视为点心,其余则称为小吃或面点;江南一带多将早点、夜宵中用米、面制作的食品,诸如茯苓糕、松黄糕、冷麻团、茶馓等称作点心,而将带肉的制品,诸如三丁包子、牛肉煎饼等称作小吃;珠江、福建、台湾和港、澳地区的点心指茶楼、酒家经营的茶市食品,诸如叉烧包、蟹黄灌汤饺、冰肉千层酥、薄皮鲜虾饺、蜂巢香芋角、粉果、月饼等,小吃则指小饭馆和街市摊档经营的造型简朴、经济实惠的米面食品、诸如炒河粉、肠粉、及第粥、云吞面、芝麻糊、咸煎饼、甜不辣、鼎边糊等。看来要给“点心”下个定义,特别是要将“点心”、“小吃”的界限划清,并非易事。不过从点心的由来和演变来看,点心是正餐以外的辅助小食,多以米、面为原料或主料,适当以肉蔬等辅料,经蒸、煮、煎、炸、烙、烤等方法制成形态多样的食品,似为多数人的共识。至于“点心”、“小吃”是否要加以区别值得考虑,我个人以为必要性不大,因为这两个词古代就常为互用,今天各地对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内容,又已约定俗成,强求用一个标准划界似不利于中国饮食百花齐放的发展方向,这当然是一家之言,能否成立,还需学界、餐饮界进一步探讨。

中国点心历经唐、宋、元、明、清,代有发展,特别是辛亥革命至今的近百年来发展变化较大。现在点心不只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制作技术不断更新、花色品种不断增多,且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味流派。概括起来主要有京鲁、秦晋、苏杭、巴蜀、粤海五个主要风味流派。

一、京鲁点心:包括京、津、华北和东北地区,以麦、米、豆类为主要原料,兼及黍、粟、蛋、奶和果蔬,品种众多,制作精致,适时当令。其风格大方高贵,并以北京为代表。著名品种有豌豆黄、艾窝窝、三鲜稍麦、萨其玛、驴打滚、粟糕、煎饼、抻面、烧饼、油{L-End} 、饽饽等。

二、秦晋点心:包括秦、晋、豫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以麦面为主,兼及小米、荞麦、莜麦、豆类和枣、粟、柿等干果,尤以面、饼类点心品种繁多、特色突出而闻名全国,其风格粗犷古朴,经济实惠。著名品种有石子馍、锅盔、金线油塔、泡儿油糕、茶食、油面、油柿子等。

三、苏杭点心:辐射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籼米粉、粳米粉、糯米粉和麦面粉为主要原料,在形制上刻意求工,小巧玲珑,以苏州、扬州、杭州为代表。苏州以甜糕点最为出名,扬州以南北兼有的饼类著称,杭州用鱼虾作馅和油炸的方法极富有特色,其风格纤细精巧。著名品种有蟹黄灌汤包、火腿粽子、春卷、茯苓饼、雪花糕、米{L-End} 、船点、松花糕、粟子糕、千层包、鸟饭糕、如意卷、水晶糕等。

四、粤海点心:涵盖两广、福建、台湾和海南等地,以米和米粉为主,馅心取料广泛,“陆、海、空”无所不用,以煎、炸品闻名遐迩。其风格华贵新奇,诱人欲试。著名品种有煎堆、粉果、炒米粉、油粿、叉烧包、莲茸包、梅花饼、肉粽、红鲟米糕、恩典酥、芋粿等。

五、巴蜀点心:包含川、云、贵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麦面和米粉为主,兼及玉米、豆类。馅心多用猪牛和家禽,味型善变化,喜辛辣。其风格为大众化。著名品种有萝卜糕、七星饼、窝瓜包子、荷叶糕、红油饺、慈菇卷、赖汤圆、龙抄手、蛋烘糕、玻璃烧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