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今日新闻头条最新新闻事件评论

今日新闻头条最新新闻事件评论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指的是消息类新闻报道,如中央电视台和各级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短新闻;广义的电视新闻概念则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信息的新闻节目的总称。它以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事件为主,是电视台新闻节目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报道体裁。此外,消息类电视新闻多是事件类的反映新闻,其突出的事件性是电视媒介声画优势的集中体现。这意味着题材重大是电视新闻专题的主要特质。
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_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狭义的电视新闻通常指的是消息类新闻报道,如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为“央视”)和各级省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短新闻;广义的电视新闻概念则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所有传递信息的新闻节目的总称。在“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的研讨中,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认真分析讨论,较集中的意见是把电视新闻节目分为三大类: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和评论类新闻节目。[8]

一、消息类新闻节目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通常被称为电视新闻,即狭义的电视新闻。它以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事件为主,是电视台新闻节目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报道体裁。在表现形式上,消息类电视新闻有影像新闻、图片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等。央视的《新闻30分》《新闻联播》《共同关注》,安徽电视台的《安徽新闻联播》《今日快报》等,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世界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晚间新闻》等,都是典型的消息类新闻节目。因此,消息类新闻节目可以界定为电视媒介迅速、准确、简短地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电视新闻体裁类型。[9]

消息类电视新闻一般不会超过4分钟,又可以分为长消息和短消息,长消息一般在2-4分钟,短消息一般在1分30秒之内。简练明确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从内容规模上看,消息类电视新闻常常是一事一报,即一条消息只报道一个事件或一个现场,要求在极短的篇幅内清楚地阐述一个事件。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消息类电视新闻常常最具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极强的关注。消息类电视新闻简练明确的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以快制胜,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相关的信息或最新的动态。如CNN,开创了全天24小时的全球新闻直播报道,其快速和高质量的新闻采制水平为其赢得了国际美誉。题材广泛是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又一特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体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只要包含着新变化、新特点,就都能成为电视消息的内容。此外,消息类电视新闻多是事件类的反映新闻,其突出的事件性是电视媒介声画优势的集中体现。由事件性带来的现场感为观众营造了强烈的现场体验,这也是消息类电视新闻制胜的关键。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争取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采集来自现场的最新动态,合理使用同期声,适时地出镜,从而形成自身的优势。

做好消息类电视新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在题材选择上,注重那些关乎国情民生的事件,尤其要争取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在角度确定上,要找准有价值的落脚点,体现出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尤其是记者在现场的独家发现和独家思考往往能集中体现该记者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消息的具体制作方面,要尽量在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充分发掘现场的新动态,同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包括背景材料和采访对象的引语等的准确性,对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新闻事件的跟进时长和深度也要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我们以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的作品——江西电视台的《南矶湿地“点鸟湖奖”新尝试》为例,来具体体会这种创作特点。该报道短小精悍,仅用了200多字的篇幅,1分30秒的时间,就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候鸟保护多个层面的问题。江西鄱阳湖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世间罕有。但是由于湿地管理部门没有湖泊权属,无权调控水位,却肩负保护候鸟的职责,而当地渔民拥有湖泊权属,却碍于生计,常有“放水赶鸟”之举,杀鸟、捕鸟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解决“人鸟争食”的局面,破解湿地生态补偿难题就成为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要议题。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国首次试行“点鸟奖湖”新政策。这既为候鸟赢得了极为宝贵的生存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渔民保护候鸟的积极性,取得了政府、渔民、候鸟保护三方共赢的效果,同时,对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一题材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记者以“点鸟奖湖”为报道的突破口,重点突出了“点鸟奖湖”新政策的创新性、可操作性,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大主题融于其中,充分发挥了消息类新闻短而足的优势。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记者与点鸟奖湖队员一起,先乘船走水路进入湿地,然后肩扛几十斤的摄像器材,脚踩十几厘米深的稀泥,深入湖泊中心进行采访拍摄,捕捉到了“点鸟奖湖”的第一手影像,营造了极强的现场感。该则报道是记者理性思考和艰难跋涉的结果,为做好消息类新闻报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专题类新闻节目

专题类新闻节目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详尽深入地报道某一新闻事实或者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的新闻节目。它从新闻报道的时间长度和报道深度两方面发展了消息类新闻。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专题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电视新闻专题要具备新闻性,强调对新闻价值的发掘,但和消息类新闻的以快制胜不同,它对时效性要求较为宽松,主要是对一个时期的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报道。这意味着题材重大是电视新闻专题的主要特质。电视专题的选题一般着眼于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焦点和难点,并通过一定时间的报道放大该事件或现象,因此,它注重对舆论的引导。在具体的制作方面,电视新闻专题要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整合与梳理,建构缜密的逻辑链条和丰富清楚的段落层次。此外,电视新闻专题要求内容取材专一、集中,着重于社会问题中有影响力的重点、焦点、难点、疑点、热点,即“五点”,并对此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与报道。

做好电视新闻专题要认真把握和构建叙事逻辑。电视新闻专题的时间长,包含的信息层次丰富,因此要讲求叙事的操作策略,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等要有精密的设计和考量。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叙事逻辑:一是时间线,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叙事,在人物专题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这类模式运用最为普遍;二是主题线,即根据新闻专题预设的主题来构建叙事走向,可以是并列式的结构,从此地到彼地,从此人到彼人;也可以是由点到面,从个案到全体;甚至可以以记者或主持人的访谈来谋划整体的叙事布局等。专题的表现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时间线和主题线两者也并非泾渭分明,在实际的专题新闻节目制作中,可以综合运用两者或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从而实现深入、全面报道的目的。如今,为了发挥电视专题的优势,电视台常常会设置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尤其是随着电视栏目的成熟化,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操作模式有利于电视栏目的风格统一,令叙事逻辑清楚,从而保证稳定的节目质量和受众的关注。然而,标准化的制作模式也带来了创新的瓶颈,尤其是报道突发事件时,如果偏重传统的制作模式,很可能会遗漏重要的新闻信息。因此,为了适应日益白热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竞争格局,专题节目的标准化制作是必需的,但电视台必须有能力构建起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动态操作流程,能够根据现实需要,在充分发挥电视台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新闻事件的创意化整合和报道。

下面以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作品——央视的《头号难题》为例,来分析专题新闻节目的特点。该篇报道讲述了浙江省嘉善县的一起因强制拆迁引起的上访案。由于诉求没得到满足,熊海峰和老伴长年蜗居在拆迁办,并和女儿熊世兰从2006年起持续上访,成为让政府头疼的“嘉善第一难”。当地干部轮番上门做工作,2012年3月又派出蹲点干部芮红卫走进熊家,最终促成了这起历时七年的信访积案的成功化解。《头号难题》是央视近年来首次涉足“强拆+信访”这个集中体现当下社会突出矛盾和尖锐问题的“雷区”,以高度的宣传智慧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被观众称为“中国版的《拆弹部队》”。该节目拍摄时间跨越三年,是央视历时最长的一次“走转改”报道。从2011年11月到2013年3月,两位主力记者先后10次赴浙江嘉善进行采访,取得了当地政府和信访对象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全程跟踪拍摄了这起信访积案的化解过程。在前期采访和后期制作过程中,记者既没有预设立场,也没有主观判断,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客观与中立,真实地呈现了复杂利益格局和信访处理过程,引发了全民思考,并推动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节目以熊海峰、熊世兰父女的上访历程为时间线,从上访原因、经过、高潮和结局四个层面布局,充分发挥了时间线的叙事特点。之所以采用时间线,而不是主题线,一是新闻题材——上访本身就是“雷区”,难以用主题线叙事;二是时间线更显客观,是记者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动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线、主题线二者孰优孰劣,只是针对不同的题材,运用的范围和方式相异而已。在这则长达45分钟的报道中,记者以熊海峰、熊世兰母女与嘉善县西塘法院院长曹建强、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柏枫、浙江省国土厅耕地保护处副处长沈国明、蹲点干部——嘉善县妇联副主席芮红卫的对话进行结构报道,创造性地设置了四个报道高潮。而这四个高潮本身就是对整体报道四个层面的反映,将拆迁问题从产生之初到最终解决的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出来。该篇专题既具有题材重大的新闻价值,又创造性地发挥了电视专题的叙事特点,为做好电视专题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评论类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指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热点问题等进行议论、评价的新闻类节目。它反映了电视台、记者或主持人的观点和主张,是电视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是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

与报纸评论和广播评论一样,电视新闻评论也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要有具体的新闻评论由头,要以事实为基础,要在评论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然而,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同时诉诸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常被称为“形象化政论”。这种“形象化政论”有利于受众以最小的“费力程度”接受和理解新闻评论的内容。电视声画结合的传播特点也赋予了电视评论“双线互补”的优势,即声音直接表明评论者的观点,影响观众对画面内容的理解,而画面则有助于观众具体领会声音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情感。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评论可分为电视短评、电视述评、谈话式评论。

电视短评是电视评论的最早形式,一般配合重要的新闻信息播发,包括编前语、编后话、本台评论、主持人评论和评论员评论。除了评论员评论,编前语、编后话等一般由电视台记者先写好新闻稿件,再由播音员播送。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中运用得较为成熟的形式,尤其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台常常会请评论员进行评论。

电视述评就是将叙事和评论结合,在讲述事实的过程中,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深入的调查分析,让观众形成自己的判断,从而构成新闻评论的有力论据。电视述评和电视短评不同,电视述评不直接发表评论,注重叙述采访调查中的画面、声音和数据,充分发挥画面和同期声的实证作用,因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观众传达评论者的意图和观点。

谈话式评论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一般是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嘉宾、现场观众或当事人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的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话题),通过访谈、讨论等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直接交流。谈话式评论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访谈式、辩论式和现场参与式。访谈式评论就是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就某一新闻事件或话题与谈话对象进行对话,以了解意见性信息为主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谈话式评论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观察》、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问为主,谈话对象以发表意见、提出观点为主。辩论式评论就是以辩论为主要形式的评论节目,节目往往设置正反两方,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由持不同意见的评论员或嘉宾在节目中自由讨论,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不同观点或见解的碰撞是该类评论节目的亮点,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形成对事件或问题的全面深刻的认识。现场参与式评论是由主持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演播室受众直接参与,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生活中公众关心及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的评论节目。这类评论能够充分调动现场观众的参与热情,而让现场观众参与评论也就是为了让其接受评论观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评论的拟人化传播优势。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谈话式评论也延伸出新的模式,如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开创了网络与电视实时互动的深度新闻评论节目,创造性地引入了网络评论员,这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发展和新创造。

做好评论类新闻节目,要坚持为说理服务的原则,主题性是该类新闻节目最突出的特点。电视形声传播的特点,要求评论者充分发挥声画结合的优势,深入发掘画面和同期声的实证作用。在具体的操作中,评论类新闻节目要处理好评论语言与叙述语言的关系,尤其是述评式电视评论,要以说理引领叙事,通过事实和相关细节的组织和配合达到说理的目的,即“形象化政论”。和一般的评论相似,电视评论也要恰当地展开论证,充分调动各种表现手段和编排组合手段,加强论证的说服力。当然,对评论对象的选择和观点的提炼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往往关乎评论者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传播力和影响力。

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一等奖的作品《证难办 脸难看》,是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典型报道。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风向标的《焦点访谈》,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适时引导舆论。记者聚焦“事难办”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办证之难,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往返北京和河北老家6次,徐州小伙小狄为办农业合作社的执照跑了十几次办证大厅无果的烦恼。同时,记者用电视化的语言和表现形式,鲜活地展示了一些单位窗口的工作人员态度粗暴,苛责刁难,相互推诿的官僚作风。新闻中小周和小狄的无奈,以及办证工作人员的蛮横和漠然的态度跃然纸上,记者充分运用了隐性采访的优势,将办证的难处表现得真实鲜活。该选题也是对时局的理性回应。2013年7月,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焦点访谈》栏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进行曝光监督。记者从众多线索中选择了群众最为反感的证难办的现象,多次深入江苏徐州和河北衡水等地,还原了办证难的事实。节目播出后,除了节目中涉及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迅速对事件当事人进行处理外,全国很多地方政府也把这期节目作为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教材,下发文件,组织收看。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简化办证程序、改变工作作风的规定,下了大力气要解决办证难的问题。可以说,做好评论类新闻节目,要坚持为说理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声画的实证作用,同时,要注重逻辑原则的创新运用,能通过有条理的叙事还原说理过程。新闻评论是电视台的灵魂和旗帜,办好评论类新闻节目对塑造电视台的公信力和传播力至关重要,从更深的意义上看,这也是利党、利国、利民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