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链接一:巾帼不让须眉_略谈几位古代女英雄_冷历史

链接一:巾帼不让须眉_略谈几位古代女英雄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链接一:巾帼不让须眉_略谈几位古代女英雄_冷历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流行过一部革命电影,名为《红色娘子军》,故事讲的是贫农的女儿吴琼花为反抗地主南霸天而参加解放军,最后终于得报仇怨,据说吴琼花的形象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为原型塑造的。窥探敌情竟用上2000名女兵的侦察队,其阵容可谓不小。纵观中国历史,真实存在的女英雄也不在少数,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链接一:巾帼不让须眉_略谈几位古代女英雄_冷历史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流行过一部革命电影,名为《红色娘子军》,故事讲的是贫农的女儿吴琼花为反抗地主南霸天而参加解放军,最后终于得报仇怨,据说吴琼花的形象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为原型塑造的。

那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奇女子们,常被称为“巾帼英雄”。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在举行祭拜大典时,要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上面缀有金珠玉翠,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即称“巾帼”,其后成为女性的雅称。

据《尚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了“娘子军”。当时她们从事的一般是后勤工作——“采集果实以佐军食,且缝纫之事亦令为之”。战国时期的女兵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防守城池,二是运输辎重粮秣,即军需物资,这种制度一直从战国沿袭到秦代。《墨子·备穴》记载:“诸作备穴,五十人,男女各半。”此处“五十人”为一个单位,用来说明男女兵的比例,并非守城士兵仅50人。那时不仅一般平民百姓家的女子要服兵役,就连一些达官贵人家的闺秀也要编入军中,《史记·田单列传》中就记载了田单让自己的妻女也参军的故事:“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建筑用具),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史记》中还有女侦察兵的记载:“陈平乃库出女子二千入阳城东门。”窥探敌情竟用上2000名女兵的侦察队,其阵容可谓不小。

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讲古平话中常会见到这类巾帼英雄,有薛家将中的樊梨花,更有杨家将中的满门英烈——大破天门阵、大名鼎鼎的穆桂英,老太君佘赛花,烧火丫头杨排风等,为刀光剑影的铁血战场注入了不少柔美之力。

纵观中国历史,真实存在的女英雄也不在少数,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她是商王武丁的元配夫人,从其墓中挖掘出的资料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的敬称。她还有另一个称号是“母辛”。商朝的武功以高宗武丁时代最盛,他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帝国疆域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中记载,有一年夏天商朝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妇好从此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独立的小国。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妇好委以如此重职,可见妇好的能力之强及武丁对她的信任。除了妇好,武丁手下还有好几位女武将,有名字记载的还有一位妇姘,她的地位仅次于妇好,也曾多次率军征战,还兼理农业和内政,后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www.guayunfan.com)号称“乐府双璧”之一的北朝民歌《木兰辞》,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经好莱坞拍成动画片后更是全球闻名。真正的花木兰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西汉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魏村人,魏氏女,生卒年不详,其父名应,乃汉初材官骑士。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冒顿单于之子老上单于大举入塞,杀掠甚众,文帝大征天下民众御敌,木兰父当往从军,而年老难行,弟弟尚且年幼,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征。木兰初为普通兵卒,既而为小校,后累功升为将军,守燕山南麓之曲逆。她驰骋沙场,断旗斩将,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单于不敌而退。木兰从军凡12年,战功赫赫,但人终不知她为女子。凯旋而还后,天子嘉奖她的功劳,封为尚书郎,花木兰不受,恳奏回家省亲。及至衣锦还乡,换上女装,人们才知道她原来是女子。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北,冢丘高大,苍松环护,乡人又为她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致祭。唐朝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偕武则天泰山封禅还朝,路经亳州,朝拜亳州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追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吕母(?—18年)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她是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人,儿子吕育曾任县游徼,掌管一乡巡察缉捕。王莽新朝天凤元年(14年),吕育因没有按县宰吩咐去惩罚那些交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于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发誓为儿子报仇。她把家产全部拿出来,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演练兵马,等待时机。天凤四年(1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城,经过一番激战后活捉县宰,将其处死。从此吕母声名大振,远近贫苦农民纷纷投奔于她,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吕母起义”掀起了反抗王莽统治的星火,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天凤五年(1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

冼夫人(约520—601年)是岭南俚族(百越的一支)杰出的政治领袖,周恩来总理曾称颂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出身于首领世家,“幼贤明,多筹略”,善于“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卓越不凡的领袖人物,在乡里很有威信,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进军岭南,遭到陈朝旧臣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抵抗,冼夫人获悉后立即派其孙冯魂前往迎接隋军,并以自己所辖八州归附隋朝,使隋军得以进至广州,最后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冼夫人也因此受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备称雄割据的条件,但她始终拥护封建朝廷,维护祖国统一,成为支持南朝梁、陈两代和隋与唐初稳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此外,由于梁朝采纳了冼夫人的建议,在海南岛俚人地区重新恢复了郡县制度,使中原地区与海南岛的关系日益密切,有利于祖国统一和俚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冼夫人教子有方,后来她的孙子冯盎坚决不割据称王,并归附唐朝,对唐朝统一岭南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她的丰功伟业、高风亮节,在两广的高、雷、化、钦、廉等州建造了很多庙宇,其中茂名、电白等地往往一县就有一二十处。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和嫡妻窦氏的第三个女儿,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李世民、李建成等人。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四,谋略出众,是唐朝的大功臣。当李渊起兵的消息传来时,平阳公主就到处联络反隋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才识,三个多月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割据混战的各个势力中尤其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这便是“娘子军”一词的由来。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后也因之改名为“娘子关”。关于平阳公主的名字,《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无记载,而且长安之战后她的事迹在史籍中也宣告消失,直至武德六年(623年)才记下她以军礼下葬的死讯。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由军队为女子举殡,仅此一例。

梁红玉(1102—1153年)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安徽池州。梁红玉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她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军从杭州肆虐而归,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当天宋军与金兀术开战,梁红玉临场指挥战斗,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百倍,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黄天荡达48天之久。此战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8000名宋军对抗10万金军,名震华夏。黄天荡一战使金军丧胆,再也不敢随便越长江南侵。后来韩世忠联合岳飞、张俊,三路大军一同北伐,梁红玉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屡立奇功。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相随而去,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列入国家编制女将军。秦良玉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秦良玉嫁给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后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冤死云阳狱中。按土司之制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秦良玉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唯一登录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明崇祯帝见过女将军后感慨万千,曾写下四首诗夸赞她的功绩,并御笔亲书赐给良玉,其中一首将之比做蜀国丞相诸葛亮,可谓极高的评价,其诗为:“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秦良玉的故事青史流传,后人也多有赞颂,其中以“鉴湖女侠”秋瑾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含真味,诗云:“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蛾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秦良玉当年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以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这种暴行很快扩大到郊区。冯婉贞与父亲带领京郊谢庄民众,于半路伏击侵略军,这一仗从清晨打到黄昏,英勇的谢庄青年打死侵略军100多人,剩下的敌人不得不丢下长枪大炮仓皇逃遁。此役沉重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决心和勇气。

傅抱石《竹林七贤图立轴》

此图为傅先生“金刚坡时期”佳作,款识:丙戌人日重庆金刚坡下,入川已八年矣。傅抱石画并记。翼公诲正。戊子六月傅抱石敬记。

生长于封建社会的女性与男性在地位上有着天壤之别,甚至被看做男子的附属品,正统思想向其灌输的多为“贞操节烈”“贤淑温婉”之类,女子们也多以此为最高理想。然而在非常时刻,一些奇女子将女性固有的坚韧力量爆发出来,上阵提刀,指挥千军万马,为理想与抱负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丝毫不逊色于男儿,令人心生钦佩。正如近代革命烈士、“鉴湖女侠”秋瑾诗中所言:“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