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首南邮年

回首南邮年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面讲述了我奉调南邮后,从1958年10月至1962年2月期间,工作刚刚理顺,接着就是“反右”“文革”几个大的政治运动。因此,先把两个重大政治运动回顾完,再写我来到学院后,直至1983年10月正式离职休养这段时期工作的回顾。后来,调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因此,对办好学校应具备哪些首要条件有些体会。任课教师有105人,中层以上干部12人,教职工全部加起来不到400人。

前面讲述了我奉调南邮后,从1958年10月至1962年2月期间,工作刚刚理顺,接着就是“反右”“文革”几个大的政治运动。因此,先把两个重大政治运动回顾完,再写我来到学院后,直至1983年10月正式离职休养这段时期工作的回顾。

我从1946年起就在学校工作。先是在晋冀鲁豫大军区通信学校担任政治委员;后任华北电信专科学校(直属军委总参通信部)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军委工程学校(机要干部学校)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后来,调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因此,对办好学校应具备哪些首要条件有些体会。

当时,南京邮电学院是由原电信、邮政两个中等技术学校合并而组建的一所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办学基础:

任课教师有105人,中层以上干部12人,教职工全部加起来不到400人。教师队伍那时还没有助教、教授等职称,总称都叫“老师”。

学科只设有一个有线系,学生共计900多人。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200人,其中还有由电信学校中专生(三年制)转为本科的越南留学生21人。另有老干部高中文化班40余人。

校舍约50000平方米,图书约40000余册,没有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教学设备全是原中技校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也都是中技校的那一套,管得很死板,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安排得非常具体。校址也未最后确定。

根据这些情况,我来学院就任后,决定立即着手抓几项最迫切的工作:(1)选校址(校址不定,基建、规划等均无法确定);(2)设置机构;(3)教师和干部队伍建设;(4)增添教学设备;(5)教学及生活基本设施建设;(6)逐步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7)校风建设。

这些工作,除了选校址外,(2)(3)(4)项工作量最大,难度也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