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情况下用您称呼对方

什么情况下用您称呼对方

时间:2022-09-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在其他私人交往中,选用恰当的称谓是非常关键的,称谓的选择与对待交往对象的态度直接相关,因此,称呼在运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随意使用。以上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称谓,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君主制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神职人员,则应该采用专门的称谓。

称谓礼仪是家庭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在家庭成员之中,称呼什么、如何称呼,不仅反映着个人的品行修养,而且对于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也是必需的。

称谓即称呼,它指人们在交往应酬时,用以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用语。无论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在其他私人交往中,选用恰当的称谓是非常关键的,称谓的选择与对待交往对象的态度直接相关,因此,称呼在运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随意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交往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一位美国学者曾说:“在造就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谈吐的内容当然很多,但首先是称呼别人。所以,在称谓礼仪上做得好,是高雅谈吐的头一项。

一、一般称谓的常识

在正式场合中,称谓要力求庄重、得体,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称谓方式,供大家参考。

1 尊称语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尊称语,比如说“恭候大驾光临”“贵体”“贵府”等。俗话说“长幼有序”,所以对长辈,以“老”字构成尊称语较多,如“老大爷”“老人家”等,尤其是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我们通常冠其姓氏以表敬重,如“张老”“李老”,等等。如果不受年龄、地位、性别限制,“同志”“师傅”是除亲属之外的一种常用语,此外,“先生”“女士”“夫人”等现在用得也较普遍。

2.自谦语

经常使用自谦语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个习惯。比如在古代,皇帝常自称“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至于普通人的自谦语则更多,如“在下”“鄙人”“不才”“区区”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谦语的使用不像古代那么多了。

3.职务称谓

在公务活动中,可以称谓对方的职务。例如,“董事长”“经理”“校长”“会长”等。这种职务性称谓还可以和尊称、姓名、姓氏分别进行组合使用。例如“毛主席”“李处长”“部长先生”等。但是,对于职务较高的官方人士,如部级以上的高级官员,不少国家称为“阁下”,如“总统阁下”等。但是,在美国和德国等国家没有称呼“阁下”的习惯,对这些国家的相应人员,应该称“先生”。

4.职衔称谓

在私人交往中,如果对方有职衔,职衔称谓也是一种常用的、称呼对方以表示尊敬的方式,但这种称谓方式无亲切之感,同事亲友或者关系亲密的上下级之间很少采用。不过,在正式的较庄重的场合,用职衔称呼对方还是必要的,如“博士”“教授”“工程师”等称呼,就是经常使用的一些职衔称谓。这些职衔称谓还可以和姓名、姓氏和尊称语组合使用,例如“张博士”“法官先生”等。但如果是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则应少使用。

5.职业称谓

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士,我们可以采用职业称谓来称呼他(她)们。例如:“老师”“教练”“警官”“医生”等。但对于商界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一般按性别不同称为“先生”“小姐”等。这些职业称谓还可以和姓名、姓氏分别组合来称呼对方,例如“王教练”“李医生”等。

6.姓名称谓

一般情况下,对人直呼其名是失礼的,但在熟人之间还是可以的,如“张小刚”“李爱国”等。有时,为表示亲切,还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氏前面加上“老”“小”等字,如“老张”“小王”。更为亲密者,还可以只称呼其名,不加其姓,如“小刚”“老李”。

7.代词称和亲属称

在社会交往中,有时还有以“你”“您”相称的“代词称”和亲属之间的“亲属称”。例如,“伯父,您好”“舅妈,早上好”,等等。

以上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称谓,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君主制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神职人员,则应该采用专门的称谓。例如,在君主制国家中,国王或王后应称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有爵位的应称爵位或“阁下”;对于神职人员,应根据其身份称为“教皇”“神父”“主教”;等等。我们和这些人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只稍稍了解就可以了。

二、称谓语的禁忌

我们了解了称谓礼仪的一般常识之后,是不是就万无一失、运用自如了呢?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有时候,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或者粗心大意,可能在称呼别人时会“犯忌”,引人反感。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称谓语所禁忌的一些常见情况。

1.称呼错误

称呼对方时,有时会记不起对方的姓名,或张冠李戴,叫错对方的名字。再者,若对对方的年龄、辈分、婚姻状况或者人际关系作出错误的判断,也会出现错误的称呼,如将未婚女性称呼为“夫人”。这些看似是小事,却是社交当中的大忌。这就提醒我们,在称呼别人之前,要尽量把对方的名字等情况了解清楚、熟记于心。

2.易令人产生误会的称呼

在交往中,有时一些称呼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一定注意不要使用让对方产生误解的称呼。例如,在我国,“爱人”是对自己配偶的称呼,但在西方,“爱人”会被理解为婚外恋的“第三者”。

3.带有歧视的、侮辱性的称呼

尊重一个人,首先要从尊重其姓名开始,从好的称呼开始,禁止使用带有歧视的、侮辱性的称呼,这对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十分重要的。不论在何种场合,应杜绝使用带有歧视的、侮辱性的称呼,例如“瞎子”“瘸子”等。至于绰号之类的称呼,有时显得轻浮,使用时要慎重。

三、对亲属的称谓

在我国,亲属关系较为复杂,称谓也较为复杂。为直观起见,我们把一些常见的亲属称谓列成以下几个表格。

1.对父系亲属的称谓(见表1-3-1)

表1-3-1

2.对母系亲属的称谓(见表1-3-2)

表1-3-2

3 对兄弟姐妹亲属的称谓(见表1-3-3)

表1-3-3

4.对夫家亲属的称谓(见表1-3-4)

表1-3-4

5.对妻家亲属的称谓(见表1-3-5)

表1-3-5

续表

至于这些称谓怎样使用才合乎礼仪,除了遵循一般称呼礼仪的要求,如称谓准确,避免张冠李戴,尊重别人,不使用歧视性、侮辱性称呼,慎用绰号等之外,可适当注意亲属以及其他亲戚朋友交往的特殊性。比如,通常来说,亲戚朋友之间都是非常熟悉的,关系往往也很亲密。这时,特别严肃、庄重的称谓就显得不合适,所以称呼可以随意、亲昵一些。当然,也不能走极端,许多亲戚朋友和别的私人关系当中,假如过于随意、亲昵,也会让人反感。所以,亲友之间怎样做才能既不失亲昵、又体现敬重,是需要留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