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监督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监督基本概念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凡是国家公民,无论何种身份、宗教信仰、年龄、性别,都具有舆论监督的权利。当今,随着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在中国,网络舆论监督事实上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而且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监督的特有优势。因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途径,获取信息资料是行使这一权利的基础条件。
网络舆情监督基本概念_适应城镇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研究

现代社会舆论监督的主客体都具有广泛性。凡是国家公民,无论何种身份、宗教信仰、年龄、性别,都具有舆论监督的权利。舆论监督的内容涉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作为个体的公民力量是弱小的,但作为整体的公民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公民整体力量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的桥梁纽带作用,否则无法形成舆论压力,难以产生监督效果。当今,随着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在中国,网络舆论监督事实上已经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而且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监督的特有优势。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从而使网络舆情可以迅速便捷地传递,“众意”和“民声”的迅速集聚会使被监督者在瞬间感受到舆论的压力,其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其次,网络具有交互性和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从而赢得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媒体是一种单向传播,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反馈渠道不畅。而开放的网络平台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实现跨越时空的“面对面”在线交流。执政者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迅速直观地掌握社情民意,并以此作为决策参考。再次,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公共权力行使者必须增强其行为透明度,有利于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的重要途径,获取信息资料是行使这一权利的基础条件。不仅如此,网络信息传播形式使舆论监督更加具有多样化和渲染力,融合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的复合运用,集中了报刊、广播和电视新闻的优势,从而使网络媒体具有其他单一媒体不具备的丰富性和感染力。正是上述优势凸显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