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

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哈萨克毡绣教育协会,不能站在高等教育的高度,探索、研究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任何文化的传播,语言都是重要的媒介,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也不例外。如果能激发他们对哈萨克毡绣的浓厚兴趣,将对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_哈萨克族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研究

一、 未能有效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就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实施的艺术教育课程依然以舞蹈、音乐、美术为主。而对于哈萨克毡绣,除了新疆地区高校中有所呈现,全国其他地区高校很少涉及。然而,哈萨克毡绣蕴含着哈萨克族浓厚的传统文化,以及哈萨克毡绣制作者高超的刺绣技巧,其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值得学生学习。但是,很多高校的学生 (包括新疆地区高校的学生)都反映,他们的学校所开展的诸多艺术教育课程中,很少有哈萨克毡绣的内容。

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艺术课上对哈萨克毡绣进行了介绍,但这些介绍大多只流于表面,并没有对哈萨克毡绣进行系统、全面、具体的讲解。甚至有的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哈萨克毡绣是什么、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用!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地将哈萨克毡绣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而是孤立存在,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着孤立的传播。

二、 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

前面提到,哈萨克毡绣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若想使它在高校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及有效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也要不断地变化。但是从实践来看,在我国一些高校,哈萨克毡绣在校内传播的途径仍然以教材为主。

哈萨克毡绣属于民族工艺的一种。多年来,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对 “民族工艺进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指导思想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国高校的民族工艺教学,比如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等,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喜欢西方工艺但是并不喜欢学民族传统工艺,从而大大影响了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1]

另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哈萨克毡绣教育协会,

不能站在高等教育的高度,探索、研究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这也使得不同的高校之间对于哈萨克毡绣不能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导致它无法在高校中得到推广。

三、 重视技能培养, 轻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

在新疆一些高校,由于哈萨克族学生居多,学校开设了哈萨克毡绣课程。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学校通过开设哈萨克毡绣课程,的确赢得了许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认同与喜爱,并增强了学生对哈萨克毡绣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高校开设哈萨克毡绣课程,只是将其当作一项手工艺或一种健身手段而开展,仅仅追求制作技能的传授,而考试也大都以能否比较规范地完成一件毡绣为主。鉴于这种情况,哈萨克毡绣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被丢失了。

概括来说,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忽视了对哈萨克毡绣价值的研究,所以始终没能给哈萨克毡绣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是机械地套用民族传统文化或民族传统工艺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在高校中传播的唯一解释,从而阻碍了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顺利传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一体化浪潮中的体现。因此,我们谈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其本质是探讨如何延续哈萨克毡绣的生命力。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不应当仅仅在于技能教育,更在于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

四、 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不明显

我国民族传统工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时,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又都具有非常多样的民族传统工艺。例如,蒙古族的蒙古刀 (图3-1)、蒙古袍、哈达;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英吉沙小刀、和田玉;壮族的壮锦 (图3-2)、垫肩、族儿帽;回族的盖头、阿拉伯大袍、回族大襟、长袍、礼拜帽、回回帽、坎肩……不同民族的传统工艺风格、内容、功能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而哈萨克毡绣是哈萨克最有代表性也是最为普及的家庭工艺品,花毡绣制工艺复杂、图案繁多、耗工多、劳务量大、制品美观大方、结实耐用。

图3-1 蒙古刀

图3-2 壮锦

正由于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种类繁多,且每一样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为此,很多高校在选择民族传统工艺教学内容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教师与学生非常感兴趣,且社会市场需求量大的民族传统工艺。就刺绣而言,高校选择中国四大刺绣 (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为教学内容的居多。虽然哈萨克毡绣近年来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但与以上四大刺绣相比,地位较弱。这也就使得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不太重视哈萨克毡绣的传播与发展。

五、 学生对哈萨克毡绣认识亟待加强

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的对象主要为学生。这个传播是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概括而言,影响学生对哈萨克毡绣认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是语言不通。任何文化的传播,语言都是重要的媒介,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也不例外。在很多哈萨克毡绣上,其纹样(图3-3)的设计往往与哈萨克族语言文字 (图3-4)有密切的关联。

图3-3 哈萨克毡绣上的纹样

图3-4 哈萨克文

另外,一些高校在组织哈萨克毡绣教学活动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会招聘专门的哈萨克族教师。这些教师在语言方面倾向于用哈萨克语,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人对哈萨克族语言并不是很了解。为此,即使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强,但碍于语言不通,使得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无法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文化氛围和背景的差异。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时,学生必须对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 (图3-5)进行学习,以保证毡绣制作与欣赏的正确性。

图3-5 哈萨克族妇女吃纳吾肉孜饭

第三,兴趣爱好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对哈萨克毡绣及其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爱好截然不同。如果能激发他们对哈萨克毡绣的浓厚兴趣,将对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若想使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必须对哈萨克毡绣的某些制作技艺和动手实践进行必要的改进,力求有新意且简便易学。此外,还要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融合。

第四,认识上的不同。每个学习哈萨克毡绣的学生其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和程度存在或大或小的不同,这就导致他们对所接受到的哈萨克毡绣的看法与认识也会不同。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哈萨克毡绣的信息资料在网络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与认知,学生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自然也在其中。通过网络,学生不仅对哈萨克毡绣的风格、内容、样式有了了解,而且对哈萨克毡绣的解读也变得更加主动和深入。可以说,自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的传播,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仅仅通过网络,学生是无法对哈萨克毡绣有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的。另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任何人、机构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其中不乏有很多错误、虚假的信息。若学生单纯地将网络上关于哈萨克毡绣的信息当成真实信息,就会误解与曲解哈萨克毡绣。

六、 进行哈萨克毡绣传播的专业教师比较匮乏

高校若想使哈萨克毡绣在学校内顺利传播,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哈萨克毡绣教材,而且还要具有专业的教师。但是,就目前来看,除新疆地区一些高校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未配备哈萨克毡绣教育活动的专业教师。哈萨克毡绣专业教师的缺乏,也是直接影响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的重要原因。[2]

当然,也有一些高校配备了哈萨克毡绣方面的专业教师,但是纵观这些教师的教育状况,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哈萨克毡绣基础理论掌握不够、哈萨克语言能力不强、哈萨克毡绣文化修养不够、哈萨克毡绣技艺不精湛等。

造成我国高校教师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高校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长期以来以培养理论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虽然哈萨克毡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算得上是一种技能,但是,与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相比,哈萨克毡绣根本无法进入高校领导者与教育者的 “视野”。这就造成了我国高校多年以来始终无法将民族传统工艺名正言顺地纳入艺术教育课程。

为此,已开设哈萨克毡绣课程的高校,有必要高度重视哈萨克毡绣专业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并以最快的速度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培养模式。否则,这些教师不能做到名副其实,非但不能肩负传播哈萨克毡绣的重任,还会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哈萨克毡绣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

七、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哈萨克毡绣传播危机

当前,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金钱对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大。纵观网络上的一些学生新闻,关于学生拜金、炫富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心中已经滋生了非常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此情况下,学生对素质教育提倡的内容,如尊重历史、遵守社会道德、维护民族团结等就变得熟视无睹,取而代之的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金钱万能”等。

哈萨克毡绣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同时体现着哈萨克族人民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积极乐观的特点。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借助哈萨克毡绣来纠正大学生对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错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从高校层面来讲,高校开哈萨克毡绣课程,其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对哈萨克毡绣工艺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外,还要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试想,若学生在校内掌握了哈萨克毡绣制作方面的技艺,待毕业后势必能够在一些哈萨克毡绣制作企业中得到就业机会,从而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去。

按照以上说法,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是有其经济意义的。为此,无论是高校领导者还是教育者 (哈萨克毡绣专业教师)都不能刻意地 “割裂”哈萨克毡绣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尤其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当更加强调这种联系,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 “学习哈萨克毡绣,是能够帮助自己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但是,高校应当适度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尤其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首要的工作是不能丧失哈萨克毡绣的精神实质和文化魅力,要在保持哈萨克毡绣精神实质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有其明显的经济价值。但我们应当明白的是,哈萨克毡绣是哈萨克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极大地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其中凝聚着的民族认同感可以抵御时间的销蚀,永远保持着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可以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因而,哈萨克毡绣在高校中传播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经济价值的传播,而在于其文化价值的传播。所以,我们在将哈萨克毡绣推向高校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对哈萨克毡绣的盲目传播。那些忽视哈萨克毡绣文化价值,追逐市场的商业性行为,无疑是它在高校中进行可持续传播的杀手。

[1] 叶尔肯·努尔库斯曼.乌鲁木齐哈萨克族教育史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3.

[2] 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