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见龙在海的绝域

见龙在海的绝域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苏州东航出长江口入海,再行驶五六日程,按照古代帆船的航速,所到海域必是嵊泗列岛海域。看来,在22000多平方千米的海域上撒布着1390个大小岛屿的舟山,最容易被古人视作“鱼龙飞腾,蛟龙出入”的龙宫居地的,应该在嵊泗海域,很有可能是马鞍列岛所在的海域。一方面,龙图腾在摆脱了鸟图腾与蛇图腾的役使后,主动承担起制定涉海规则的职能。

风之门、水之口,是谓水陆之要冲。

风生水起者、乘风御水者,唯龙也。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据汉代纬书《龙鱼河图》记载,汉代人已经为四海之神冠上了人的姓名,并为他们配上了夫人,如“东海君姓冯名修青,夫人姓朱名隐娥”。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名为敖光;在《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名敖广;明末清初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载,东海为沧宁德王敖广;清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封东海龙王为显仁。

舟山群岛环珠状扼住了长江、钱塘江和甬江三江水口,三江归入东海,正是文献中和传说中东海龙王龙宫之所在。

东海,通称“东中国海”,面积达77万多平方千米。北起中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毗邻,东北面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一线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琉球群岛。

东海最大的海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是杭州湾的最外沿,可谓杭州湾屏障和门户;如果不包括东部边缘上的琉球群岛,东海海域内最大的群岛就是舟山群岛,大陆流入东海的著名四大水系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有一半汇于舟山群岛海域。舟山群岛海域是东海最理想的鱼虾繁殖栖息场所,也是中国海洋生产力最高的海域。

道教人物杜光庭

这样得天独厚的海域环境,自然成为古代传说中东海龙宫的所在地,最清晰表述龙宫所居的,是唐末五代蜀杜光庭的《录异记》,其中卷五记载:

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五六日程,小岛之前,阔百余里……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

这段话曾被日本已故著名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海洋神话学家大林太良多次引用。

查阅清光绪《定海厅志》,五代时舟山和嵊泗属吴越国,与苏州关系密切。从苏州东航出长江口入海,再行驶五六日程,按照古代帆船的航速,所到海域必是嵊泗列岛海域。

“小岛之前,阔百余里,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百余里,上与天连。”这幅海景完全与被美誉为“天涯国门”“太阳故乡”的嵊泗列岛海域的环境相符。小岛,应该是嵊泗列岛中的其中一座,或是虚指,比如以双石龙出名的小洋山岛,因形似黄龙蟠海而得名的黄龙岛,马鞍列岛中的嵊山岛……联想到嵊泗各地流传的大量的如“敖广登基”“龙王嫁女”“龙王输棋”“石扒皮上龙宫”等东海龙宫故事,和大量与龙有关的地名如五龙乡、龙蛋岩、龙舌坑、龙椅石等,以及在渔民生活、生产习俗中大量的龙崇拜和龙王信仰如出海祭龙王,丰收谢龙王,猪头供龙王,求雨请龙王,等等,追溯到五代时期,有“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之语实在不足为奇。

嵊山岛,古有神前山、尽山之称。所谓神前山,会不会与东海神龙有关?所谓尽山,可以理解为中国东海诸山之尽处,山尽于海渊,应该就是神龙所居。嵊山岛是祖国1.8万千米海岸线的中心点,而它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国家一级渔港、渔埠重镇,与其是著名的嵊山渔场和位处舟山渔场的中心区域,也是华东沿海六省一市的渔捞作业中心区,堪称“天然鱼库”有关。

若把东海龙王比作人间帝王,其宫廷所在必是子民密集、活动频繁、人气盛旺之地。看来,在22000多平方千米的海域上撒布着1390个大小岛屿的舟山,最容易被古人视作“鱼龙飞腾,蛟龙出入”的龙宫居地的,应该在嵊泗海域,很有可能是马鞍列岛所在的海域。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还大量地记载在舟山方志和各类诗文中。

清康熙《定海县志》载有任定海县知县周圣化的《定海颂并序》一文,文中曰:

皇上圣神文武,远至迩安。(康熙)二十五年(1686),从大臣请,开复舟山,于是疆蛟龙之窟、府虎豹之居……高山天作,日出之嵎;环彼溟渤,蛟蜃所居。

称舟山为“蛟龙之窟”“蛟蜃所居”,即所谓海底龙宫。

该志《环海图记》中还称在明末清初郑成功统帅舟师进犯金陵(南京)前曾在嵊泗大小洋山岛泊舟,遭飓风,船翻人亡,是因为之前一两日,大小洋山岛一带刚现过“蛟宫蜃市”,浙人俗呼为“海现云”。

当然,观音道场普陀山也值得一提。在普陀山尚未成为观音道场之前,也有可能为传说中的龙宫。舟山市政协文史委和嵊泗县政协文史委1999年合编的《舟山海洋龙文化》中提到的普陀山普济寺前的御碑亭碑文中有一句话:“殿前俾宝地龙宫得以广津梁而振钟鼓。”这里出现了“宝地龙宫”四字。明卢纯学《潮音洞》诗“大海灵山回,龙宫岂易寻。”这里出现了“龙宫”两字。清康熙年间,定海知县缪燧有诗《潮音洞》云:“相传观音现,恐是蛟龙巢。”此处出现了“蛟龙巢”三字,这些似乎也见证历史上有一部分人曾猜测把佛教圣地、观音道场普陀山视作龙宫居地。

由此,龙与佛之间也有了融合的迹象。

在舟山群岛,龙图腾与鸟图腾、蛇图腾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演化与融合的关系。一方面,龙图腾在摆脱了鸟图腾与蛇图腾的役使后,主动承担起制定涉海规则的职能。另一方面,佛教中也有统领水域的龙王系统。佛教传入舟山后,开始与作为中国民间图腾的龙蛇等海神融合,逐渐成为新的龙神。

龙在佛教里扮演护持佛法的角色。《法华经》有八龙王之说,分别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华严经》有十龙王之说,分别是:毗楼博叉龙王、娑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焰口海光龙王、普高云幢龙王、德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龙王、普运大声龙王、无热恼龙王。在这些龙王中,对舟山最有影响、最为著名的就是娑竭罗(娑伽罗)龙王。所谓的娑竭罗,意思就是海。这位龙王居于大海底,就是海龙王。有说这位龙王是掌管水蛇的海王,也有说这龙为降雨的龙神,自古以来求雨皆以它为本尊,亦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

这西来的龙王因为“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为众生赐福,舟山渔民便以香火牺牲供奉龙王,成为除了观音信仰和妈祖天后信仰之外的舟山群岛三大民间主流信仰之一,可见其在舟山群岛影响之深远。

联系观音与白蛇斗法交换道场的传说,普陀山原本是蛇岛,在龙蛇图腾未合并之前,按照闻一多《伏羲考》中的说法,龙是蛇的一种称呼。那么也可以这样梳理,白蛇也可以当成是白龙,她让出普陀山到东福山,龙宫自然也外迁了。无独有偶,至今东福山供奉白蛇的白云庵旁就有一个洞窟,成为当地驻军的生活水源。这个洞窟,当地百姓一直叫作“水晶宫”,岂不是东海龙王的龙宫?

无论是嵊泗县马鞍列岛的嵊山岛,还是普陀区东街山列岛的东福山岛,都堪称孤悬海外的舟山群岛之最东住人岛。再东,便是一望无垠的茫茫沧海。

《易经》中称,每年春季,龙星从田间地平线升起,此称之为“见龙在田”;夏季运行至中天,称之为“飞龙在天”;秋季下坠,称之为“亢龙有悔”。舟山群岛海域之东,一年四季皆海涛上立,天风下垂;云蒸霞蔚,蜃气延绵,若是见龙在海,正是再形象不过的“风门水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