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论坛推动合作

电视论坛推动合作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旨在落实双方于2008年4月23日在北京通过的《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北京声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视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在广电领域,中国和东盟先后通过了《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北京声明》,签署了新闻媒体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电视论坛推动合作_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曾写道:“对一个政府来说,把本国舆论发动起来支持它的对外政策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取得其他国家的舆论对其内外政策的支持[5]。”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公共外交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设置他国的公共舆论议程,影响他国公众意见和行为的外交活动。要想有效地运用他国传媒,就必须开展媒体合作。

各国媒体之间的合作,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共外交影响力的放大器。在媒体全球化的时代,要想真正获得更高程度的曝光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媒体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重视加大对本国媒体的投入,同时支持本国媒体采取多种形式与他国媒体开展媒体合作。

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广西与东盟新闻媒体之间交流频繁,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发展。

为了不断改进对东盟国家的媒体外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对媒体建设的投入,改善外宣体制,逐步加强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搞好基础设施,包括新闻交流、学术论坛、记者招待会等,加强跨国媒体合作和媒体外交,逐步扩大广西在地区合作中的舆论引导能力。

广西通过东盟媒体实现对东盟国家的传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举办各种新闻专题研讨活动和采访活动。一方面,这类活动将东盟的媒体界及宣传界的领导和精英召集一堂,通过论坛、研讨、会议、交流的方式了解东盟媒体和东盟受众对广西的期待;另一方面,此类活动又通过这些高端的与会者扮演起舆论领袖的角色,为今后推进广西对东盟的传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广西的做法是: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中国—东盟新闻合作研讨活动在广西举行,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中国—东盟间的媒体交流活动,使东盟国家的新闻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更加关注广西、宣传广西,提升广西在东盟国家的整体形象,协助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中国包括广西在国际事务和东盟事务中的舆论话语权

一、中国—东盟电视论坛概况

2009年10月,以“中国与东盟媒体携手共进,扩大国际舆论话语权”为主题的“中国—东盟电视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这次论坛的举办有三个背景。

一是2009年,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媒体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和东盟媒体需要深化合作,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际舆论话语权。

二是旨在落实双方于2008年4月23日在北京通过的《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北京声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视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三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双方媒体合作正在大步推进。在广电领域,中国和东盟先后通过了《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北京声明》,签署了新闻媒体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媒体机构互动频繁,促进了内容丰富的合作。中国中央电视台有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在东盟国家落地人户。中国内地唯一的粤语上星频道南方卫视2006年在越南胡志明市落地。广东电视台和马来西亚电视制作机构合作开办了中文卫视频道,并进入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有线电视网。

这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高级官员和双方电视媒体机构的负责人、节目制片人和编辑等参加了论坛。东盟秘书处、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以及亚太广播发展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对于为何要与国家广电总局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指出: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广西与东盟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之间交流频繁,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了5届,搭建起了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广西开放合作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和东盟电视媒体的大力宣传,积极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电视媒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马飚认为:推动广西与东盟开放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迫切需要电视媒体的大力支持。电视媒体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是各国人民联系的纽带和沟通了解、相互交流的桥梁,是传播友谊的使者,是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加强电视媒体的交流合作意义重大,这次中国—东盟电视论坛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之际召开的,必将进一步拓展广西与东盟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深化双方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开创中国—东盟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的新阶段,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为中国和东盟合作发展提供更优的舆论环境,同时必将促进双方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马飚希望:进一步增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电视媒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建立双方深化合作的新机制,深化电视媒体之间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广西与东盟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也热烈希望广大电视媒体进一步关注、支持和推介广西,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主要承办单位,时任广西电视台台长彭钢指出:新闻媒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东盟电视界的领军人物共商深化合作之策,共创双赢明天,无疑是中国与东盟新闻媒体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东盟电视媒体的合作,是中国—东盟关系友好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升业已取得丰富成果的双方多种形式的合作水平,将丰富“10+1”的合作内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入和拓展。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广西电视台积极协助国家广电总局开展了这一次“电视论坛”形式的媒体外交活动。

论坛上,中国与东盟10国形成论坛纪要,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交流与沟通,相互借鉴管理经验,努力为媒体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配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强电视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有益经验,深化内容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关系,推动本地区电视业的共同发展。

根据纪要,双方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节目交换,播出更多介绍对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新闻和专题节目,联合制作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各类节目。同时,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分享各自发展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与东盟10国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

1.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交流与沟通,相互借鉴管理经验,努力为媒体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配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强电视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有益经验,深化内容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关系,推动本地区电视业的共同发展。

3.进一步加强节目交流合作。双方将开展多种形式的节目交换,播出更多介绍对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新闻和专题节目,联合制作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各类节目。

4.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分享各自发展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5.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双方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中国—东盟电视节目展播周”活动,相互播放由对方提供的纪录片。双方电视媒体机构还进行了对口交流。中国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和越南数字电视台分别签署了《中国广西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电视节目交流协议》及《中国广西电视台与越南数字电视台合作意向书》两个合作文件。

二、中国—东盟电视论坛成果

国家广电总局和广西电视媒体通过开展这次媒体外交活动,增强了中国和东盟媒体在国际事务上争取话语权的意识,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媒体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

如果说此前的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提升了广西在东盟国家的形象,中国—东盟媒体合作高层研讨会促进了中国包括广西媒体与东盟国家媒体的合作,那么,中国—东盟电视论坛则提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共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问题。

话语权,指的是说话与发言的资格和权力。法国哲学家福柯20世纪70年代曾发表《话语的秩序》一文认为,话语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在国际传播中,媒体只有积极争夺话语权,才能抢占国际舆论斗争的制高点。

在很多情况下,事实的优势,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信息优势和舆论优势,国家形象和利益就会被不明真相的人误解,被居心叵测的人扭曲。媒体的话语权,就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主动权。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2009年元旦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说:“新闻舆论的竞争说到底是话语权的争夺。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6]。”

在当今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话语权是国际关系中权力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在现实之中,话语权竞争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大日益突出的现象。国际社会不管是在恐怖主义概念界定上的根本性分歧,对于人权准则和人道主义干预合法性的激烈争论,在气候变暖成因和减排义务上的唇枪舌剑,还是在和平利用核能权利与反扩散正当性之间针尖对麦芒般的斗争,无不表现为话语权之争。

公共外交的核心就是竞争舆论话语权,国际政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话语权政治”。在中国—东盟电视论坛上,与会东盟各方就与中国,包括广西的媒体合作,共同扩大在有关国际问题上的舆论话语权达成了共识。这是此次电视外交最大的成果。

正如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发展处处长王振源所说:美国人,欧洲人都对我们(亚洲)很感兴趣,很多外国的公司到亚洲来制作节目,比如说探索频道,这些节目都是由外国人制作的,这些关于亚洲的内容,我们所有在座的人,我们这些国家,可能比外国人做得更好。中国介绍中国,菲律宾人说菲律宾,情况都比外国人说得好。他们(欧美)到亚洲来讲我们的故事,这个不太好。我们告诉那些人,我们要自己讲我们的故事,你们不用来了,我们告诉你们这个里面的情况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