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

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研讨还确定了语言主观性研究的三大领域:言者认识、言者视角、言者情感。前者在认知语法框架内,从词汇或结构概念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化)问题;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扩大至话语和语篇,并进一步提出了交互主观性(化)的概念。不难看出,Verhagen的交互主观性是将原来Langacker视作一个整体的言语事件具体化为言语交际双方。
研究新进展_汉语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受Lyons对语言主观性观点的启发,1992年5月,一批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论题感兴趣的学者聚于剑桥大学,召开了一次以“主观性和主观化”为论题的专题研讨会,后选取10篇参会论文结集出版,书名就叫《主观性和主观化》。 该论文集几乎涵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语言主观性的思考:“从广义上说,主观性与话语中言者的自我表达、言者的立场与态度的表征(更通常来说是言者代理)有关,是语言中体现出来的‘言者印记’。 相应地,主观化是指语言为实现主观性而采用相关结构或策略的过程及语言自我进化的过程。”(Finegan 1995:1)此次研讨不仅深化了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语言的主观性不仅与句法主语有关,而且与“话语”(discourse)有关,是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接口,主观性关注话语中言者主语的介入,及此种介入对话语形式表征所起到效果。 此次研讨还确定了语言主观性研究的三大领域:言者认识、言者视角、言者情感。

一、认知取向

从认知取向来研究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问题的代表人物是Langacker和Verhagen。前者在认知语法框架内,从词汇或结构概念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化)问题;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扩大至话语和语篇,并进一步提出了交互主观性(化)的概念。

Langacker在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把研究定位于认知主体对客观情景的过滤和识解,研究认知主体“自我”是否被语言编码为外在印记,外部情景是否被识解为内在情景,附带个人的感知或评价;研究说话人作为认知主体是如何通过调整自我与客体/客观情景之间的关系,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自我的。 他认为语言/概念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主体/说话人对客体“识解”的过程。 “识解”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关键是观察“视角”的安排,当观察者与观察实体分离,并意识到客体的存在时,识解的主观性程度最低;当观察者无意识地参与到台上,与客体融为一体,则识解的主观性程度最高。 语言表现出主观性还是客观性的关键是对概念客体的识解过程是否引发言语场景(ground)[1]。 引发言语场景大致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第一,说话人/观察者是否成为参照;第二,说话人/观察者是否经历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过程。

相应地,Langacker(1990:17)将语言的主观化现象界定为“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objective axis)调整到主观轴(subjective axis)”。 在Langacker看来,语言中词语意义的变化就是通过这种调整/主观化而得以实现的。 他起初认为主观化是一个客观意义不断漂白(bleaching)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渐进的。 后来,他又将之重新界定为“一个意义逐渐增强/衰减的过程,其中,客观性的意义逐渐消失了,只留下原本就固有的主观性的意义”(Langacke 1998:75)。

采用认知取向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化)的另一位学者是来自荷兰的Verhagen。Verhagen(1995,2005,2008)将Langacker的“识解”概念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概念结合起来,继承并深化了Langacker对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

Verhagen对认知取向的主观化研究至少作出了两大贡献:第一,将认知取向对主观化的研究扩展至语篇/话语交际领域;第二,提出了交互主观性(化)的概念。

Verhagen(1995)以现代荷兰语和现代英语为语料,对动词promise,threaten和refuse在共时层面的句法结构和语篇环境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这三个动词在共时层面的语用变异与它们在历时层面的语义主观化密切相关,从而展示了一个从认知视角出发,将动词的句法分析、语篇分析与语义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概念范畴的范式。 他认为,一个好的语义学家在分析语义时绝不能撇开句法和语篇,因此,对语言现象主观化的分析也必须同时兼顾语义、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

而在其2005的专著《交互主观性的构建:话语·句法·认知》一书中, Verhagen同样以英语和荷兰语为语料,分别从否定、限定补足结构和话语连接三个方面,用具体实例阐释了他关于交互主观理论的构建。 根据Verhagen(2005)的研究,语言的主观性有两层含义:

(1)与“客观性”相对,主观性指的是认知主体(说话人)通过对相关情景的识解而生成语义,即语义受认知主体的认知加工,而非直接反映世界的模式。

(2)主观性反映了不同主体个人的、自我的思想和看法。这里的不同主体其实就是指能够引发语言主观性的“言语事件”中的交际双方,也即言/写者与听/读者

Verhagen认为第一层含义突显的是认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的视角,而第二层含义则强调的是主体间的视角,反映了认知系统相互协作的交互主观性(intersubjectivity)。 也就是说,交际中话语意义的成功表达和理解从很大程度上应体现为言 听双方/写 读双方的心理空间的交互认知协作。 由此,Verhagen从对语言主观性(化)的研究走向了对交互主观性(化)的阐释。 这是从认知层面对语言主观性概念的进一步扩充。 不难看出,Verhagen的交互主观性是将原来Langacker视作一个整体的言语事件具体化为言语交际双方。

此外,由Athanasiadou,Canakis&Cornille(2006)主编的论文集《主观化:主观性的多维研究》收录了近年来致力于从认知取向研究语言主观性(化)的一批论文。 该论文集由四大部分,十二篇论文组成。

第一部分的三篇论文主要探讨大的理论问题,Langacker探讨了如情态、虚拟运动及量化等语法表达形式/项目的词汇来源问题,Brisard探讨了主观性的哲学与语言学解读的异同,Uehara则考察了日语指示词在运动事件、内部状态陈述和社会指示三种不同类型中的不同表达。 第二部分三篇论文主要讨论情态领域的主观性(化)问题,讨论主要围绕言语场景展开,核心观点是由于言语场景的不同引发语言概念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语言主观化程度的不同。 第三部分三篇论文探讨的是形容词的主观性(化)问题,如形容词主观性的层级、形容词的主观化与语法化等。 第四部分三篇文章讨论句法表征的主观性(化)问题。

此论文集中的十二篇论文,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分析。 探讨了指示领域、情态领域、形容词和特殊句式的主观性(化)问题,基本涵盖了以Langakcer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取向对主观性(化)问题的研究。 总的来说,这些论文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关注概念化与言语场景的关系;第二,关注主观化的层级问题;第三,关注词汇项主观化与其句法表征甚至语篇功能的关系问题。

二、语义语用取向

以Traugott为代表的语义语用取向侧重于历时研究,认为主观化是语言要素基于言者立场而发展出新意义的语义过程。 主观化涉及语境中言者与听者互动产生的新的语用意义的重新编码,因此,此取向的研究不可避免与语法化产生交叉。

上一节中介绍了Traugott(1989,1995)对语言主观性的认识和理解,本部分则以Traugott(2002,2003,2010)的研究为基础,着重考察她对主观性(化)、交互主观性(化)及语法化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在Traugott&Dasher(2002)的基础上,Traugott(2003)进一步将主观化界定为:“言/写者的观点和态度被显性编码的机制,(新编码)的这种观点和态度是指向言语事件的,而不是指向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或场景的。”(Traugott2003:126)

Traugott认为主观化是语义演变的主要类型,这一演变具有单向性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词语的意义有从表达命题内容到表达说话人情感和态度转变的趋势,也就是说,该词的表意功能减弱,表情功能加强,并且和态度、情感、立场愈加相关。这种态度、情感和立场都源于说话人,因而具有主观性。 主观意义是语义历时变化的最后一个阶段。 如图2-1所示。(Traugott&Dasher2002:40)

图2-1 与语义单向性演变相关的路径

Correlated paths of directionality in semantic change(in this and subsequent figures,s-w=scope within;s-o=scope over)

Traugott&Dasher(2002)的研究是实证性的,她以上述语义单向演变路径为假设,全面考察了英语中部分情态动词、施为动词、副词等的语义主观化发展趋势。其研究成果为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与借鉴。 她认为形式语义学在考察一词多义现象时忽视了意义的历时变化,因而也就不能全面解释这种现象。

Traugott&Dasher(2002)利用话语分析和新格莱斯语用学为理论基础,试图阐明语言意义的演变具有主观化的倾向,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动因是语言的创新特性和语言的经济原则。 具体过程如下,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为了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言者可能采用创新性(比如使用一个词语的隐喻性意义)表达,从而产生会话含义,召请听者进行推理,如果听者通过推理领会了词语的临时语用意义,交际完成。 通常情况下,这种临时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只是词语的话语例意义(utterance-token meaning),而不会被传播。 但如果这种临时会话含义被听者接受,并逐渐在言语社团中反复使用,则这种具有个人特征的话语例意义就有可能获得社会性特征,即被社会认可。 它有可能从特殊会话含义变成一般会话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或者说话语型意义(utterance-type meaning)。 一般会话含义是一定语境中的优先意义,一般会话含义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词语新的编码意义(new-codedmeaning)。 在Traugott(2002)看来,具体的语义演变过程如图2-2所示(Traugott&Dasher2002:38)。

从图2-2中可以看出,在语义变化的过程中,会话含义起着暂时的桥梁作用,Traugott认为这种从会话含义到规约含义再到被编码的语义的过程是语义变化的典型轨迹,在这一过程中新的主观性的意义出现了。

图2-2 语义演变的召请推理模型

Modal of the invited inferencing theory of semantic change

在对语言主观化的研究基础上,Traugott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的交互主观化,即:“言/写者对听/读者‘自我’的关注被显性编码的过程,这种关注既包括认知意义上的关注,也包括社会意义上的关注。”(Traugott 2003:130)交互主观化以主观化为前提并蕴含主观化。

该研究取向的新近代表性成果是2010年出版的论文集《主观化、交互主观化与语法化》。 除前言外,该论文集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的理论阐述是Traugott对自己25年来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研究的检讨与更新,其余三部分分别探讨了状语、名词性短语和情态三个领域内语法化和主观化及交互主观化问题。该论文集涵盖了以Traugott为代表的语用取向关于语言主观性(化)的所有研究领域,包括语法表达、词汇编码以及时、体和人称指示等方面。 论文集各位作者基于语料库,从个案研究着手,提供了上述几乎所有领域的语言主观意义的新探索,书中各篇的作者们在此取向主要研究假设的指导下展开研究,验证补充了Traugott的框架,并给其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 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主观性用法的起点都涉及语用层面,且都是几种表达的复杂互动导致新形义对儿出现,具体分析中,各篇作者们都认为这一过程是梯度和模糊的,而非离散的,并且强调语境在引发新主观意义编码中的显著作用。 该论文集主要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主观化的形式验证问题;第二,交互主观性(化)问题;第三,(交互)主观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第四,(交互)主观化的单向性问题。

[1] Langacker将言语事件(speech act)、言语事件的参与者及直接言语环境(immediate circumstances)一起称为言语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