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肯参议院演讲

林肯参议院演讲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肯一生铭记母亲的教诲,不断地克服自己好讽刺和挑衅的弱点,以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耐心容人谅人,成为一个令世人敬仰的伟人。林肯毫不掩饰自己的卑微出身,并以鞋匠的儿子为荣。善于忍让的人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不但受人敬佩,而且能赢得信任和获得支持,并进而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孩子如果表现出忍让的言行,要给予赞扬。

林肯出生于一个鞋匠之家,小时候家境贫困,12岁时就不得不终止学业,去做伐木工人。可他受到继母的良好教育,继母常讲一些忍让宽容的故事,教育林肯要学会忍让、宽容。继母告诉他:“你要学会容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宽;否则,你在社会上到处树敌,就很难成功。”林肯一生铭记母亲的教诲,不断地克服自己好讽刺和挑衅的弱点,以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的耐心容人谅人,成为一个令世人敬仰的伟人。他曾说过:“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要与他人斤斤计较,从而失去自制;在冲突的时候,不妨谦让对方,这样做百利而无一害。”

林肯在竞选总统时,有一次到参议院演讲,有个傲慢的参议员想以他卑微的出身羞辱他,以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心,让他退出竞选,因为当时美国社会还非常看重门第,而议员们大都出自名门望族,身份高贵。这位参议员对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提醒你记住你是个鞋匠的儿子。”原来人声嘈杂的参议院顿时变得一片沉默,参议员们都在眼睁睁地盯着林肯,看他如何爆发。在这突如其来的发难面前,林肯非常平静,他坦然地对那个参议员说:“非常感谢你,是你的提醒让我想起了我亲爱的父亲,他已经去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可我知道我做总统不可能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好。”林肯继续说:“我知道我父亲曾为你家做过鞋子,现在如果你的鞋子不合适,我可以帮你修一修。我虽然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小时候跟我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之后,他把脸转向所有的参议员,说:“参议员先生们,如果你们中谁穿的鞋是我父亲做的,而需要修理或改进的话,我一定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可能像他那么伟大,父亲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他流下了眼泪。林肯毫不掩饰自己的卑微出身,并以鞋匠的儿子为荣。参议员们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

林肯任总统后,对年轻气盛、趾高气扬的联邦军总司令麦克莱伦;贻误战机、拒绝执行命令的米地将军;桀骜不驯、为人刻薄的斯坦顿等人的忍让宽容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后来就任陆军部长的斯坦顿,在林肯被刺后颂赞他说:“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一位,他的名字将流芳万世。”

在我国也有很多忍让的故事,如“六尺巷”的故事。清朝雍正皇帝启用安徽桐城人张廷玉做宰相,有一天他在京城接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盖房子与邻居发生争执,邻居寸土不让,所以来信请他摆平此事。张廷玉看罢,修书一封,只有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后,主动让了三尺,邻居见了也感到很羞愧,同样也让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有了个六尺巷,它又被人们称作“仁义巷”。

卧薪尝胆的勾践,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因忍让而致将相和的蔺相如,忍得兵书的张良,宽容的杨翥等也是善于忍让的典型。

忍让不是怯懦、退缩和逃避,而是主动地容忍和谦让。忍让是一种良好的修养、博大的胸怀、超然的态度和优秀的美德,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我国有很多关于忍让的古训,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逞英豪”等。苏轼在《留侯论》中对张良能够和善于隐忍的赞美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善于忍让的人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不但受人敬佩,而且能赢得信任和获得支持,并进而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而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斤斤计较、见辱而起的人,也就是没有忍让之心的人,必然是让人唾弃的人,也是不会成功的人。

培养孩子的忍让品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让孩子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孩子知道他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只是普通的一员,没有什么特殊性,所以不能有自我中心意识,不能只顾自己,心中没有他人。父母对孩子不要娇惯和溺爱,不能毫无限度地满足他的要求和对其百依百顺,更不能让他“吃独食”,而是要他懂得尊老爱幼和分享。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关爱、包容、忍让,家庭氛围要温馨、和谐。

第二,主动谦让和吃亏。让孩子明了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什么性格脾气的人都有,所以在交往中难免磕磕碰碰,发生一些冲突。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多想一想,不要横眉冷对、睚眦必报和斤斤计较,而要克制自己,冷静、忍耐、宽容,主动地承担责任,承认错误,谦让对方,吃点亏,甚至受点委屈,这样可以化解矛盾,减少烦恼,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世界变得祥和,人生变得美好。

第三,区别对待孩子是否忍让的行为。孩子如果表现出忍让的言行,要给予赞扬。而对不忍让的表现,要区别对待。这不忍让的表现如争抢玩具或好吃的、与小朋友吵闹等,可能是心理原因,而不是品德问题,这些表现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消失,所以不必过分在意;而属于品德问题的不忍让的言行,则要予以批评,并责其改正;而对邪恶、丑陋和不公等表现出的不忍让,不但不能批评,而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