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化处理,正确面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

淡化处理,正确面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开始她以为,孩子小,拿点就拿点吧。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地拿回家,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4~6岁的孩子中。如果孩子所拿的东西的确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可以设法满足他。

淡化处理,正确面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

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

宝宝行为案例

亮亮的姨妈开了一个小超市,7岁的亮亮经常到超市去玩。有一天,姨妈发现亮亮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店里拿巧g力,这让她大吃一惊。开始她以为,孩子小,拿点就拿点吧。后来她发现亮亮又拿笔、小刀和乒乓球,而且总是在环顾四周没人的情况下偷偷塞进口袋,等做完了这些,他还装得一本正经。姨妈觉得再不指出来会毁了孩子。

一天,姨妈趁店里只有她和亮亮两个人时,用很慈善的眼光看着他,将他抱在膝头。然后告诉他,昨天有人从一个店里偷东西的事。她接着讲了自己在五年级时,曾从店里偷过橡皮。她知道这是小偷行为,心里很害怕,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犯罪的感觉,所以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得,不应该,以后便不再这样做了。亮亮听得面红耳赤,他对姨妈说:“我知道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专家指导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发生时,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叫做“偷”。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我想要”……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2)让孩子认识到拿别人东西是可耻的事情。偷东西会使一个人身败名裂,一定要克服这个坏毛病。包括家里的东西,家里的钱,也不可以随便拿。

(3)要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如:“小明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小明心里一定会很难过的,要是你喜欢的娃娃被别人拿走了,你能高兴吗?”

(4)在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后,最好让他自己去把东西还给人家;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带着孩子去还。这时,也应教孩子礼貌用语:“对不起,没经你的同意,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

(5)绝对不要把孩子的过错揽过来,替孩子承担责任,这样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

(6)如果孩子害怕,不敢承认东西是他拿的,如“是他给我的”……家长不要用惩罚来逼供,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是你拿了人家的东西,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得还给人家!”

(7)警告孩子。告诉他,如果再发现他偷拿别人的东西,包括家里的钱,就告诉老师或者同学;严重时就送派出所,请警察帮助管教。这样警告他,可以给他抛下一个心锚,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8)当孩子再犯的时候,一定让他将偷来的东西当面还给人家,最好让他自己去;如果他不自己去,就带着他一起去。让他当面向人家道歉,培养他的羞耻心,强化他的自制意识。

知识导读

婴幼儿心理学来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二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因此,我们的家长要注意从这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行为矫正TIPS:避免宝宝偷窃

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地拿回家,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4~6岁的孩子中。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注意产生这种行为的常见原因。

(1)给孩子树立起“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观念。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加以区分,只要他喜欢的,他就认为可以拿回自己家,至于是否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他还没有这个概念,或者这个概念的约束力还不够强。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要为孩子作表率,指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所有权”。“这是我的”,自己有权使用和安排;“那是别人的”,自己不能随意拿来作为己有。

(2)家长不能过于迁就、满足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过于迁就或立即满足,孩子就会习惯于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在他看来,他想得到的,就是他的,拿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自然的、不足为奇的了。

(3)规定孩子不论买什么东西都要征得家长同意,父母给他钱或者他自己花钱都要记账。发现他有来路不明的钱就要过问,防止他自己克制不住。

(4)孩子的合理要求应得到满足。如果孩子所拿的东西的确是孩子所需要的,父母可以设法满足他。但必须告诉孩子:今后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觉得可以,一定会满足你。但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拿的。

因为,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他们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羡慕别人的东西,于是他就会采取“拿”别人东西的办法。

(5)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当孩子看到父母从工厂或办公室把东西拿回家时,他会以为拿别人的和公家的东西是正常的,于是他自己也会效仿父母去拿别人的东西。

(6)和孩子谈心。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和孩子谈谈别人拿了他的东西他是什么感受,让孩子把东西放回去。然后说:对不起。教孩子在想要东西时,必须先询问一下是否能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