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热爱人生的精灵

热爱人生的精灵

时间:2022-08-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人生、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挚的爱,对人间友情的温馨追忆是《痛苦的飘落》这本散文集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经过生与死折磨的张立勤,精神境界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散文创作也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散文集《痛苦的飘落》已经向人们显示了作者的创作实力和水平。我们有理由期盼张立勤不断有新的锦章佳作问世。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生与死安然走到了一起,它们已经把其中的一只手伸给了对方。然后紧紧握了起来,我的灵魂、我的肉体似乎马上就要顺着这交融从生变为死,太快了,本来漫漫人生刹那间就被压缩成一条缝隙。”作者“无法接受这个死亡的预兆”,“不可能,不可能,我不会得这种病,不会!”然而毕竟这是残酷的现实,“我突然置身于一个充满呻吟哭号的地方”,“对生命的惋惜和恐慌甚至匆匆而去又无所谓的萧瑟”。她的长发全部脱落了,左臂被掘出了一个洞穴,死神似乎已握住了她的手。恰恰在此时,作者才深切体验到:“当你面对死亡很近很近的时候,你突然变得那么吝啬,你会留恋每一片树叶,每一缕阳光,每一个难忘的的清晨和黄昏。”

在《痛苦的飘落》中,作者对于生死的彻悟,对美好人生的留恋显得特别真切、特别动人,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女人在与死神抗争中的种种心境,以及战胜死神重新获得生的权利后那种喜悦亢奋的情绪。作者在这里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的留恋,对未来的向往。

张立勤像

对人生、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挚的爱,对人间友情的温馨追忆是《痛苦的飘落》这本散文集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充满爱心爱意的人物时时游动在这本小册子的篇什间。“一条被大都市遗忘”的老街上的小吃店,姑娘常为那个因为照顾病中的妻子而疲惫不堪的丈夫“从里面找个凳子”。“小旅馆看门的师傅。总惦念着给他打满开水留着,有时从家里给他带几块烤白薯……”(《爱,在这条老街》)以她的彩笔,以她的风彩在小城“这块古老的画布上亳不吝啬地抹了一笔”的穿大红色风衣的女画家 (《小城飘来一件红风衣》);恋依绿色,“为了那松,那绿的给予;为了这山,这水,这小镇母亲般的哺育”而在那遥远的千米海拔的山巅上日夜守护电视差转站的小伙子(《为了那遥远的山颠》);为了新婚夫妇能有个属于自己的窝而甘愿让出楼顶小屋的老修脚工 (《空荡荡的楼顶》);在作者被困病床,几乎被漫无边际的夜空窒息时,给她带来《卡门序曲》,鼓舞起她战胜疾病信心的女护士 (《卡门》);尤其是“像母亲伺候一个婴儿,难以做到的温柔和细腻的付出”的丈夫。正是这些充满爱心的普通人,正是这些人间真情使作者“懂得依循自己美好的情愿生活多么幸运,珍惜每一次幸运又迎着生活的纷繁和曲折。”

哲人曾说过,人需要在盐水里泡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经过生与死折磨的张立勤,精神境界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散文创作也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她的散文更大胆、更张扬、更灵气逼人了。《痛苦的飘落》在艺术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对生活感受敏锐、笔触细腻;二是作者意象跨度大,作品中流动着诗的情调。

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捕捉最能体现的情物特点是女性散文的特点,张立勤在这点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残缺》。这是一篇描述父母离异后给女儿心灵造成残缺的散文。爸爸妈妈离异后,作者写道,“妈妈不怎么爱讲话了,一双浑浑的眼睛,像浮满落英的深井,为什么,为什么这样深深的,深深的连女儿也望不清呢?”在这里作者对母亲的苦痛未着一字,但母亲内心深处的创伤已跃然纸上了。再如,对母亲的孤独,作者并不直接写,而是用母亲养花来点染,“妈妈养了许多花,在爸爸走后,摆满了她的窗台。妈妈辛劳的伺候着这些花……妈妈盼着花开,花开一次,她脸上才露一丝浅浅的笑。花枯萎时,她好忧伤哟,然而,很快就被另一枚花的开放掩去了。”在这里妈妈似乎已与花为伴了,她的孤独也就显而易见了。类似这样敏锐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在集子里是随处可见的。

在散文热风吹拂的今天,执笔从事散文创作的当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能形成自己的意韵并为读者所喜爱的并不多,张立勤确实就是这不多中的一个。散文集《痛苦的飘落》已经向人们显示了作者的创作实力和水平。我们有理由期盼张立勤不断有新的锦章佳作问世。

原载1994年4月5日《文论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