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末几社领袖,因抗清被俘,不屈投水殉难,留有《湘真阁词》。他有一首《浣溪沙·五更》:这阕词是陈子龙早期的作品:清晨的寒意已经侵入到枕畔,腮边的泪水愈发感到灼热。五更到来,号角之声吹响。容若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王国维赞扬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首《浣溪沙》,他取了湘真词当中的几个意象都是韵脚,“流、愁、楼、钩、头”,也是笔锋清逸,凄婉情深。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注释

①湘真:即陈子龙。陈子龙,字人中、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人。明末几社领袖,抗清被俘,宁死不屈,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一卷。②簟纹:席纹。灯影:物体在灯光下的投影,此处指人影。③屈戍:即屈戌。为了关锁门窗等物所钉的铁圈套,此处指闺房。④软风:和风。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词解

此词借愁人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满怀无聊:暗夜逝去,拂晓到来,天色微微亮,隐约露出了花朵的风姿。手臂上落下的枕席之痕,孤灯前的倩影,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人的无尽的寂寞寥落,昨夜的梦中似乎又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地方。只是醒来却发现唯有那一弯残月将光辉洒在这寂寞空庭之中,和风徐荡,金屋无人,只好静静地等待邻家女子召唤同伴梳头的声音了。

评析

“簟纹灯影一生愁”,这是多么令人黯然神伤、闻之断肠的一句话啊!容若曾填过一首《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孤枕于青灯之下,只能依靠不断的回忆,才能度过这月月年年。这是怎样的悲苦孤绝呢?这种悲苦孤绝,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呢?“金屈戍”,是门或窗上的铜制搭扣的别称,这里代指闺房。作词的人往往非常雅致,这种高雅与精致表现在对每一样事物的甄选与润色之上。一首词,短短的几十字,就要容纳百川,聚万物之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非常高难度的。容若是作词高手,他已经做到了挥洒自如。

●梦回疑在远山楼

如若说湘真此篇是锦衣夜行的侠客腰间的利剑,容若这篇便是白衣飘飘的书生手中的玉箫。剑光寒,箫声冷,情起五更,一曲隔世成知音

这首词的题副是“咏五更,和湘真韵”。湘真即陈子龙。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人。明末几社领袖,因抗清被俘,不屈投水殉难,留有《湘真阁词》。他有一首《浣溪沙·五更》: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这阕词是陈子龙早期的作品:清晨的寒意已经侵入到枕畔,腮边的泪水愈发感到灼热。梦未央,愁难尽,愁时入梦愁不消,梦到醒时愁愈盛。愁绪彼此交织层叠,让他黯然神伤。五更到来,号角之声吹响。号角声幽深呜咽,由远处传达到小红楼。风吹残灯,帘幕轻摇。薄雾衬着花香,一挑眉月清影淡淡,与楼中的帘钩彼此相望,此时,忧愁旧恨便陡然袭上了他的眉间与心头。

陈子龙的这首词,称得起是清丽与清绝。笔调优美,意蕴幽深。尤其是最后一句中“陡然旧恨”,无疑彰显了源自于灵魂的一种气节。这是不可打破的气场。

容若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王国维赞扬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首《浣溪沙》,他取了湘真词当中的几个意象都是韵脚,“流、愁、楼、钩、头”,也是笔锋清逸,凄婉情深。末句“待听邻女唤梳头”,带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以这样的一句话压篇,并非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或心计。如果说前面几句给人的感觉是处于寒月云端,相距遥远的话,这末尾一句则显得亲切可人,如沐少女发丝清香,触手可及,这样,整篇词便活色生香起来。正是有了这真实的自然之情,才有了世代的深动人心。

同样是一阕《浣溪沙》,湘真曾低唱,而时隔数十年之后,容若启唇轻轻唱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