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河岸边的树林

大河岸边的树林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两岸童山耸立,一片苍茫。梯田可以减少径流的80%,减少雨水冲刷的90%,增产粮食两倍至三倍。庄浪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是甘肃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之一,以前也是甘肃省的贫困县之一。庄浪人民以数十年的功夫重新安排自己的家园,形成了振奋人心的“庄浪精神”,使庄浪县进入国家首批公布的“生态农业县”的行列。

西北高原的天空清澈透蓝,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大河奔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西北高原上奔腾穿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然而,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两岸童山耸立,一片苍茫。水土流失成为制约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水土流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甚至影响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一位外国专家来到中国,看见滚滚黄河挟带着大量泥沙奔流而去,曾这样说到:“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养育我们的黄河母亲主动脉在不停地流血,只能使母亲的身体越来越瘦。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无不与贫困相联系。

(访谈: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专家介绍甘肃省水土流失情况。访谈内容略)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质,只有土地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对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的中国,对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甘肃,没有比保护土壤更重要的生态建设任务了。

梯田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梯田可以减少径流的80%,减少雨水冲刷的90%,增产粮食两倍至三倍。在黄土高原坡地上兴修梯田成为西北人民治理水土流失的必然选择。

眼前这片壮观的梯田,是甘肃省平凉地区庄浪县人民几十年艰苦奋斗创造的奇迹。庄浪县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是甘肃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县之一,以前也是甘肃省的贫困县之一。庄浪人民为了根治水土流失,数十年坚持农田基本建设,把兴修梯田当做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粮食自给,解决群众生存的根本途径。

40万庄浪人,30多年挖山不止,挖出了一个庄浪精神,挖出了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人改造穷山恶水的故事,感天动地。

庄浪人修梯田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米,都说庄浪人是活愚公,但是庄浪人更讲科学,面对荒山荒沟,庄浪人民按照优质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标准集中统一,联片治理,每年新修标准化梯田3万亩。与此同时,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不断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从1983年到1998年的16年间,全县累计解决了21.4万人的温饱问题,使社会贫困面下降到了4.9%,实现了整县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庄浪县通过梯田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庄浪县成为在黄土高原上解决这一生态问题的典范,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访谈:庄浪县水利局领导介绍庄浪县梯田建设规划。访谈内容略)

今日的庄浪县,层层梯田,满目滴翠,树木绕村,鸟语花香。庄浪人民以数十年的功夫重新安排自己的家园,形成了振奋人心的“庄浪精神”,使庄浪县进入国家首批公布的“生态农业县”的行列。

“庄浪精神”如大西北挺拔的山脉,是蕴藏在大西北人民心目中建设美好家园精神风貌的展现,是西部大开发中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黄土高原中部地区人民群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极度贫困的问题,决定将甘肃的定西、河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列为全国农业区域性开发建设的重点,每年拨建设资金2亿元,开展了通过基本停止植被破坏,初步解决温饱,然后再向致富迈进的“三西”建设。

定西九华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定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山区,这里曾满目创痍,苍凉贫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于世。定西人在与贫困苦苦抗争的数十年中,深刻地认识到:定西苦,苦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不治理环境,农业生产就无法提高效益,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定西县青岚乡大坪村,从1964年开始,全村人民苦修梯田,经过20年的奋斗,使全村97%的耕地全部实现了梯田化,粮食亩产、人均产粮、人均纯收入分别比治理前提高了3.1倍、3.6倍和10.2倍,成为干旱山区脱贫致富的典型。

(访谈:定西县青岚乡大坪村农民介绍治理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活变化。访谈内容略)

1983年定西官兴岔流域被列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通过多年的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全流域兴修梯田11000亩,造林12000亩,种草3000亩,各类拦蓄工程1500多处,形成了典型的“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坡披褂子,山脚围裙子,沟底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官兴岔绿了,官兴岔也富了。

1987年甘肃省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水土保持项目——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这项由国家出资,政府领导,国际组织援助,科技专家指导,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上的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兴修梯田、造林种草、拉电修路、筑坝蓄水,开发土地资源,使占全县面积54.8%的项目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定西人民充分认识到,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综合治理,可以改变定西的明天,可以创造定西山川美的未来。

定西县将“水保立县”,与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依法治县并列,作为党委、政府指导全县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这种提法在全国尚属首例。

定西人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发展之路。

(访谈:定西县水保局技术人员介绍定西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访谈内容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共定西地委、地区行署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勤劳朴实的定西人民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荒山乱沟上修梯田、打水窖、植树种草,改变着山的面貌,也改变着自己的面貌。

定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定西县杏园乡从1999年开始,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梯田,仅用两年时间,就将全乡95%以上的山地修成了水平梯田,5万亩梯田挂山坡,昔日连种子都收不回来的贫瘠地成了高产田,平均产粮300多公斤,成为全县实现梯田化第一乡。

多年的实践推动着定西人水保观不断走向深入。从30多年前的单纯修梯田,到20多年前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再到近些年的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定西人不仅治了山,而且也治了穷,形成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的发展模式。

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从1997年开始实施,经过四年多的治理,昔日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表植被稀疏、人民生活极为贫困的惨淡景象已被满目新绿的喜人景象所替代。山峦间梯田层层,绿色尽染。一排排小树挺拔茁壮,生机盎然,全流域累计兴修梯田4.5万亩,人均6.5亩,造林留床4.8万亩,种草留床2.2万亩,治理程度达到了86.3%。在进行生态治理的同时,水保人员把开发融入治理中,号召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在增收上做文章。九华沟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江泽民同志在定西地区视察工作时亲临这里,对九华沟治理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地处渭河上游的陇西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近240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9.6%。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类过度的砍伐垦荒,全县天然森林所剩无几,荒山秃岭连绵不绝。1999年,陇西县被列为国家第三批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试点县,这是陇西县加快改善生态步伐,重建绿色家园,优化投资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三年多的项目建设,在陇西县形成了“县委决策、政府主持、生态办搭台,全县上下同唱一台戏”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格局,全县人民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认识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项目实施,治理区内的立地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民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访谈:陇西县生态办技术人员介绍陇西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主要经验。访谈内容略)

临洮县花麻沟流域,层层梯田绕山坡,层层绿意染山窝。通过几年的治理,花麻沟流域变了,当地群众把地修平以后,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1998年,流域内人均收入仅为711元,而2001年底则达到1319元,增长了近一倍。

临洮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结果,更为关键的是,定西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理论对于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他们在实践中找寻科学规律,广大科技人员在发展水保事业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这位说话不多,朴实近人的水保专家,就是定西地区水保站站长景亚安同志。他已经在定西水保战线上工作了20余年,先后荣获定西地区“优秀拔尖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景亚安同志先后负责实施了定西县官兴岔流域实验示范项目、关川河流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等,通过不断摸索,在实践中,他率领广大科技人员把治理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从规划设计、分析论证到建设期间的技术管理等方面,坚持综合、快速、科学、高速的建设原则,形成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治理开发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科学运用“径流调控理论”,使治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九华沟项目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流域治理的典范。

定西地区脱贫致富的历史,是一部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创业史,是一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奋斗史。定西面貌巨变的历史,写在每一条沟里,写在每一座山上,写在梯田,写在树梢……

地处秦巴山区秦岭北部的天水市秦城区,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属黄土梁峁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秦城区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实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耤河示范区项目,促进了全区水保工作的全面开展。秦城区在耤河示范区项目建设中,坚持“以南北二山为重点,治理与开发并举,突出科技,科学规划,人机结合,全面配套,综合开发,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区”的指导思想,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优质化、上规模、创特色为目标,紧抓项目实施的良好机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运用生物、工程、科技三大措施,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群众,苦干实干,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韩家湾小流域是耤河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高效示范流域之一,是耤河中游北岸的一级支流。项目实施以来,坚持以“综合治理规模化、集雨节灌系统化、陡坡耕地梯田化、沟坡陡地林果化、田间道路网络化、山地农田高效化”的治理思路,从梁峁到沟道梯次推进,综合治理,形成了立体综合防治体系。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0多公顷,其中,修高标准梯田2300亩,优质果园4100亩,造林500亩,地坎种草200亩,栽植黄花24万株,修农机路4条15公里,人饮及集雨节灌水窖847眼,治理程度达到81%。

秦城区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高效农业为目标,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城效北部的红旗山列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治理区,综合治理,深度开发。他们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按沿梁沿带、地坎绿化、规模建园的思路,机修梯田5500亩,建淤地坝5座,小型沟道工程584处,在梁峁营造水保林带650亩,荒山荒坡造林1020亩,建优质果园1350亩,乔灌草结合绿化地坎、地埂2550亩,栽植塔柏、刺柏等常绿乔木18万株。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了56.7%。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将调整结构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天水市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访谈:天水市秦城区领导介绍抓生态建设、促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访谈内容略)

长江发源于西北,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同样也令人触目惊心。长江上游支流白龙江、西汉水流域,属于秦巴山区,地貌主要由石质山地和丘陵构成。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区土层较薄,稳定性差,水土流失使土石山很快变成“土少石头多,坡陡乱石窝”的不毛之地。在水土流失的作用下,这里也同黄土高原一样,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夏秋季强降水,位于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天水等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时有发生,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长治工程”充分调动起了长江上游流域地区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聪明才智。水土保持,科技先行。在科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人们在梁峁上植树造林,将陡坡地改造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对小流域和集水区进行综合治理,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改善了生存生产环境。

甘肃南部山大沟深,水土流失触目惊心

武都县甘家沟小流域是仅次于我国云南东川的第二大泥石流沟,属烈度侵蚀区,泥石流频繁暴发,危害异常严重。甘家沟泥石流拦挡坝工程,属于国列国土整治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0万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这项工程于1995年5月开始动工,1998年4月完工,共修建浆砌石拦挡坝10座,有效地遏制了严重的地质灾害。这项造福一方的工程也为土石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总结出了经验,探索出了路子。

(访谈:武都县领导介绍武都实施“长治工程”取得的成效。访谈内容略)

成县地处秦岭山地南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水土流失面积12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2%,水土流失是危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共成县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长治工程”为契机,积极组织实施“成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区”建设工程。根据示范区自然和社会条件及水土流失现状,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指导思想,优化治理模式,将大示范区划分为东部高效农业开发示范区、中部城效型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和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三个示范小区,采用不同的开发治理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

东部是典型的浅山丘陵区,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农业生产,因此,在这里进行治理开发,选择的模式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多千田”建设,推动“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

中部是成县著名的人文景观聚集区,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土层较厚,对此,将这里的治理开发模式确立为城效型小流域治理示范区,即以人文景观的绿化为重点,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采用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加快蔬菜瓜果基地建设、高标准营造生态林等措施确保治理开发效果。

西部是半干旱农业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将这里确定为生态农业治理建设示范区,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植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退耕还林、开发地埂经济等,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开发的协调发展。

(访谈:成县领导介绍实施“长治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访谈内容略)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大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动了成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长治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而且也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粗犷式的耕作方式,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陇南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政府工程”,同时它也是“群众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巩固治理成果,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治理开发机制,吸引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眼前的这位老人是被人称为“洮河当代活愚公”的石建全。这位在洮河岸边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承包企业,投资办厂,成为当地闻名的致富能手。西部大开发又激发起老人建设山川秀美新家乡的信念,他拿出自己家中的全部积蓄,并用全家所有资产做抵押,购买了临洮县太石镇虎狼湾11000多亩荒山的使用权,率领全家开始了治理荒山的第二次创业。在地区和县里的大力支持下,老石从1999年8月开始到现在,共投入资金580多万元,完成造地4300多亩,造林5100多亩,植树近40万株,修路24公里,架设高压线路3.2公里,在昔日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的荒山秃岭上建设起了生态农业开发区。

治理水土流失改变了荒山的面貌

如今,老石沤心沥血建设的生态农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老石作为临洮县“双培富民示范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范,2001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治理开发机制的不断创新,为水土保持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各地区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有偿扶持机制,鼓励引导个人或联户以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开发小流域,不断完善“国家加企业”、“国家加集体”、“国家加治理大户”等股份形式的治理开发新模式,加快了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访谈: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领导介绍甘肃省水土流失治理总体工作。访谈内容略)

在西部的高天厚土中,在西部的江河山川间,存在着美好的希望和无限的创造。大西北人正在以坚韧的努力,改造着历史,改造着山河,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