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蔡挺因词获升迁

蔡挺因词获升迁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时就因整顿甲兵而训练有素的北宋军队,使西夏国完全没有了入侵的机会。在宴会厅里,那歌妓领班唱起了蔡挺这首新作《喜迁莺·霜天秋晓》: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朝廷如此,将士们自然会舍生忘死加以报效,因此他们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而蔡挺仔细一听其内容,心里就不由得大为惊奇了:这词不就是自己不久前完成的新作吗!因此他不等退席,竟勃然大怒,命人把传播这词的歌妓及其相关人员查究一番。

蔡挺(1014—1079年),字子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直龙图阁,知庆州,屡拒西夏侵犯边境。神宗即位,加封他为天章阁待制,知渭州。蔡挺治军有方,甲兵整习,经常好像贼寇将至一样。熙宗五年(1072年),拜枢密副使,元丰二年卒,年六十六岁,谥敏肃。

蔡挺年轻时就被派往边疆地区,在边疆已是很有些年头了。他曾在仁宗当政时出知庆州(今甘肃庆阳),在那里,他多次率军打败前来进犯的西夏军队,为北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神宗即位后,他的官衔已被加封为天章阁待制,知渭州(即今甘肃平凉)。已经有着多年边塞生活经历的蔡挺,就又在渭州加紧做好训练士卒的准备工作。平时就因整顿甲兵而训练有素的北宋军队,使西夏国完全没有了入侵的机会。

在渭州生活了许多年的蔡挺,此时感到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劳累,所以他有时会郁郁寡欢。一天晚饭后,他独自一人在后花园里一边散步,一边沉思着。蓦然间,一首具有雄放风格且又带着淡淡哀伤情感的词作《喜迁莺》,在他的心中成形了。他急忙回到军营里的书房,把它记录了下来。心中有几分得意的蔡挺手里拿着刚写就的词稿,又回到了后花园,碰巧遇到了他的儿子蔡朦。蔡朦一见老爸在低头沉思,就上前问询他在思考些什么,蔡挺遂把手中这新填的词作给蔡朦看了。蔡朦忽然有急事,便把他老爸这词作放进了自己那宽大的衫袖中匆匆离去。目送儿子远去身影的蔡挺,不觉微微地一笑,返回卧室休息去了。

然而,蔡朦外出时,因行走慌张却把他老爸这词作遗落在了后花园里。而此时,前来打扫的守门老汉看见它便捡了起来。但由于他并不认识字,就把它交给了府中一位认识字的先生,问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人见它是一首挺不错的词儿,心中很想在大帅面前讨好一番,于是对守门老汉略微搪塞了几句,就将这首词留下了。这个人认识歌妓的领班,于是将这首词送给了她。

有次朝廷派人给士兵们送军衣,中使光临军营,蔡挺自然得大摆酒宴招待他了。在宴会厅里,那歌妓领班唱起了蔡挺这首新作《喜迁莺·霜天秋晓》: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这首词的上片从平淡处入手,以边塞秋景自然引起。此处的景物都是虚写,旨在渲染塞上所特有的荒寒寂寥。“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三句,从静态的方面来摹写。边塞秋晓,霜空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摇曳的枯草衰蓬。继之而下的“汉马嘶风,边鸿叫月”两句是从动态的方面着笔。通过“叫”字与“嘶”字对举,把边塞的风貌活生生地展示在人们眼前。“陇上铁衣寒早”一句,以“陇上”和“寒早”与前面的秋景相应和,同时自然地以“铁衣”二字引出戍边士卒。因此,这之后便以“剑歌骑曲悲壮”直接叙写守边少年慷慨报国的豪情。“尽道君恩须报”一句顺势而下,豪侠之气冲纸而出。而当时仁宗皇帝对戍边士卒也能体恤。据《宋史·仁宗本纪》载,庆历二年冬,诏恤将校阵亡,其妻女无依者养之宫中;四年六月,诏诸军因战伤废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给米人三斗;五年三月,诏边兵第赐缗钱。朝廷如此,将士们自然会舍生忘死加以报效,因此他们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于是,作者吟出“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这样有激情、有气势的词句。橐鞬是装甲胄、弓箭的袋子,锦领指战袍。这里是说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因何特指山西?这是暗用《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成语。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区。上片由写景到写人,情绪则由低抑到高昂。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下片“谈笑”二字须与“刁斗静”相连理解,才能得其真意,这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谈笑,而是说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当然,就宋与西夏之间的当时局势来说,还只是做到了紧守边关,保得边境无事。“刁斗静”是说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也是这个意思。唐代边塞烽火台每夜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这几句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对前面表现出来的昂扬士气做了一个不露痕迹的补充。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这几句是说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不用武力去镇压,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顺。这三句又为后面的两句做好铺垫。“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二句,一反前情,忽作悲愁之语。其实,这正是词人“渭久,郁郁不自聊”的结果。由于作者后半生多守穷荒边塞,且多属太平时期,因此,他自然会生出岁晚难归、年华空逝的叹息。

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前面表露出的两种不同情绪都起到了回应的作用。一方面,因为边境平静,使得少年壮士有此“金樽频倒”的豪情;另一方面,这又是作者因归去无望,暂且把酒自宽的情绪。

那歌妓领班的歌声美妙动听极了。而蔡挺仔细一听其内容,心里就不由得大为惊奇了:这词不就是自己不久前完成的新作吗!怎么没经自己同意就给唱了出去,而且还唱给这关系到他自己生死祸福的中使听呢?万一搞不好,他蔡挺可就有好戏看了。这可是有动摇军心之嫌的词作啊。因此他不等退席,竟勃然大怒,命人把传播这词的歌妓及其相关人员查究一番。捡词的人急忙从中斡旋,求中使对蔡挺说好话。这样,蔡挺就乐得顺坡下驴,立刻叫人把歌妓及相关人员给放了。

不久,蔡挺当上了枢密副使。这该是他写这首词的意外收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