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

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在北京大学。张乃燕于1927年4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1月兼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而汉章先生再度出山,到中央大学任教,任史学系主任一职,与张乃燕关系密切。可惜,我们已见不到张乃燕的这封信,也不见汉章先生的回信。馆务许襄,史席仍领,宠观光于上国,荷巽命之重申。陈情上诉,恳祈参稽鉴原。从此信中可知,张君谋此时已兼南京中央大学校长。1927年秋,国立东南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是首任校长。

张乃燕

张乃燕(1894—1958),字君谋,号芸庐,浙江吴兴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是民国元老张静江的侄子。汉章先生与张乃燕曾两度同事。一是在北京大学。张于1913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皇家理工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研习化学。1919年获日内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返国。著有《有机染料科学》、《药用有机砒化合物》和《欧战中之军用化学》;同时他又是史学家,著有《世界大战全史》,他还是书画家。他是1920年去北大任化学教授,1923年离开北大。他在北大三年,是否与汉章先生有往来,不清楚。二是中央大学。张乃燕于1927年4月,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1月兼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此时汉章先生离开北大一年,在家杜门著述。而汉章先生再度出山,到中央大学任教,任史学系主任一职,与张乃燕关系密切。虽然我们看不到有关文字记载,但从汉章先生留下的一些信件,还是可以略知一二。1927年7月汉章先生给许维周的信中说:

柳先生信与张厅长信并于阳历七月十三日邮到。廿九日,厅长又来一电信,由宁海县转邮到舍,柳先生为金陵图书馆馆长,汉章前复信辞去大学教员,愿充图书馆中仆役,如入琅嬛福地,可见茂先未见之书。故后来电信遂云:“请领史席,兼襄馆务,务乞惠临。”(《复奉化许维周》,《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78—579页)

从此信可知,在该年的七月,张已写信给汉章先生,汉章先生回信,“辞去大学教员,愿充图书馆中仆役”,从此次来信中可知,张又发电报,请汉章先生“请领史席,兼襄馆务”。在这封信中,汉章先生请许维周“代为辞去主任,请柳先生以馆长兼此任。许汉章充一助教兼充馆员”。可惜,我们已见不到张乃燕的这封信,也不见汉章先生的回信。

汉章先生接到电信,故回了一信,信云:

接奉来电,如披静云。馆务许襄,史席仍领,宠观光于上国,荷巽命之重申。山泽臞儒,无涓埃可效,虽捧檄以踌躇;草茅野老,或茹汇同征,亦执鞭而忻慕。但国学开学必阳历九月初,奈家务脱身在阴历中秋以后,负悊讲席,贻误要公,岂能商定群师,实不堪为主任。若允一助教之目,可效其都养之能,初非辞尊居卑,诚恐缓不济急。陈情上诉,恳祈参稽鉴原。敬请勋安,曷胜惶恐。(《复江苏教育厅长张君谋》),《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79—580页)

汉章先生在信中,向张乃燕辞去史学系主任之职,而且要推迟去中央大学(此时实为东南大学),因为女儿要结婚。汉章先生推辞系主任之职,不仅向张乃燕提出,而且还写信柳翼谋,请他兼任史学系主任之职。

到该年八月,京师大学校(北大与其他高校合并而成)文科学长胡仁源也来电,命汉章先生为文科史学系主任。为此汉章写了一首诗:

电信来何骤,南京又北京。

知心人已殁,史学系空迎。

晋士笑冯妇,商贤希老彭。

投戈如讲艺,策蹇洛阳城。

己为偏度者,敬谢大司成。

此时汉章先生处于两难之中,“贞妇遂难于从一”。南京催迫很紧,我们可以从汉章先生给许维周信中知道。信云:“南京两电,一以七月朔日至,一以今月七日至。”此“今月”是九月。汉章先生迟迟未到校,故有南京两电来催。为此汉章先生于九月十三日给许维周说明迟去的原因:“一以痁疾未愈。一以女将出阁。一以旧稿整理待刊。一以北京大学电信来信亦迭来邀鄙夫。”(《复许维周》,《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85页)这样张君谋又来电,电敦促汉章先生去南京,于是汉章先生于九月十二日复信云:

十月二日复接来电,饬即来校,敢不祗遵?但自中秋节后,束装首涂,忽似齐侯痎而遂痁,二日一发,至今未已。况先鞭既失,后夫有凶,务祈改命他贤。(《复张君谋》,《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86页)

张乃燕不仅用电信催促,而且于九月十一日派人到象山汉章先生家,请看汉章先生九月二十四日回信:

十一日张君晓峰偕许君维周,恭奉手谕到舍,并与聘书一函,旅费一百五圆钞票,传述尊命,敦迫上道。渥承青睐,敢不衹遵?无如贱体仍苦痁疾,兼以旧历十月二十四日,即十一月十七日。小女婚事,冗琐坌集,实属不得脱身。据两君谓今暂到校即可请假返舍,似此报往拔来成何事?务敬祈俯鉴,改命他贤。似如前函,请弃樗散。采薪忧重,饵药时赊。或列第康庄,稷下兼收邹子,则孟冬月杪,荆州定谒韩公。不胜悚惶,敬颂曼福。(《再复张君谋》,《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88页)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张君谋如何焦急地希望汉章先生尽早去南京。光电信先后已四次,又两次写信,紧接着又派张晓峰、许维周到汉章先生家送来聘书、旅费,“传述尊命,敦迫上道”。汉章先生则以病体不佳、女儿婚嫁,一时不能成行,答应“孟冬月杪,荆州定谒韩公”。之所要到“孟冬月杪”,是因为女儿婚事在阴历的十月二十四日,阳历的十一月十七日。

从汉章先生《再上柳翼谋》信中,派张、许二人到象山,也是柳翼谋的主意,故在给柳信中说:“今月十一日张、许二兄到儒传述尊命,敦迫上道,高谊盛情,有加无已,曷胜铭感。”并说明因病体和小女婚事,不能如期到校,请柳翼谋“谨向校长沥陈下情,或即收回成命,交还聘书、旅费”。张、许二人回南京后,汉章先生还写信给张晓峰,说明“前命妤月就道”有困难,并请他“别具专函分呈张校长、柳先生,更祈代达鄙忱,静候诃责”。(《与张晓峰》,《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89页)从此信中可知,张君谋此时已兼南京中央大学校长。1927年秋,国立东南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是首任校长。此时,汉章先生又分别致函张校长、柳先生。此信件不见,可能还是说明不能如期到校的原因。

汉章先生不能如期到校,虽然自己写信给张乃燕说明原因,还觉不够,故又写信给张晓峰、柳翼谋,请他们向校长说明原因,结果他们两人均未向校长说明,所以他写信给许维周:

本月初三日手札于初七日邮到舍下,不解柳先生、张晓峰何以不敢说明于校长?如校长以濡滞而不悦,解此聘约,当再拜稽首以谢之。吾辈难进而易退,固当如是。况弟之不能速行,吾兄稔知之,不止为小女婚事一端,安能令小儿代乎?(《与许维周》,《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91页)

从此信中可知,实际上汉章先生对于南京之行虽以病体、婚事难以一时成行,实际上去南京也并非乐以成行。张、许来象说明先到校,后请假回来办女儿婚事,汉章先生认为“似此报往拔来成何事?”不是可以从中略知一二。汉章先生此时他最紧要的事是整理书稿出版。他于1929年给屠星岩信中说:“弟前年抱书南旋,本期息影敝庐,整理丛残故纸,被迫出山,遂违初志。”如若不去南京,则我们见到的不止是仅《缀学堂丛稿》中的十种,所以去中央大学可以说有得有失,而且是失大于得。因为我们现在出版的《陈汉章全集》百分之九十未经汉章先生整理过,不少是未竟之作。

汉章先生于女儿婚事后,估计大约在阳历十一月下旬去中央大学任历史系主任。走马上任,教务繁杂,而且史学系教师不足,故与校长商量的事也多。现存有两封给校长的信,其中《与校长》信中说:“汉章病中一念及系教员未备,学程多阙,即通夕不寐。”接着谈及教员任课的安排。此信附注又谈及自己的身体。“至于汉章,精神体魄年衰一年。自遭大病,更非前比,病中即请辞职。正当教员未备,又值开学未久之时,实尔求去,诚恐骇人听闻,故且中止。恳祈校长早为物色人才,主任史学,俾得脱身旋里,优游余年,寔为厚幸。”此信又附言对病体说得更为具体。“汉章少壮犹不如人,六十老翁,奚能为役?前以下采葑菲,函电交驰,不得已罄炳烛之光,效涓埃之用。一星已转,众齿皆摇,两耳虽聪,两目渐眊,精神萎靡,手足游移,诚忧蒲柳之衰,况迫桑榆之暮。近来上课讲授,屡若气喘喉干,声嘶力竭。日月相续,不敢沽假以偷闲;春秋已残,何足攘尤而恋栈。谨避贤路,恳辞职名。明春开学之期,请免课程之责。”(《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597—598页)

从信中可知:首先,汉章先生在南京曾生过一场病。那么这场病在何时?翻阅《黄侃日记》中,1928年日记中记有汉章先生生病之事。他在“十五日辛未(九月廿八日,礼拜一)”中有如下一段言文字:“晡旭初来饭,饭后同出看伯弢先生,方患疟甚惫,老病旅居,旁无僮仆,汤水皆不便,殊可念也。出购橘汁二瓶贻之,令悼送往。“(《黄侃日记》第375页)这和信中提及的“开学未久时”,“明春开学之期,请免去课程之责”相符。

其次,此时(1928年9月)首次提出辞去史学系主任之职。这年冬,“校长亲来挽留”(《复李大令佩秋》,《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612页)

汉章先生第三封《与校长书》中,仍然谈课程、人事安排外,又谈及辞职之事。“屡次辞职,未蒙允许,勉强维持此一学期,暑假前务求别请高材,为此系主任。庶几学程完备,有以对学生;义务与权利平均,有以对同事矣。薪金不妨减与讲师一律,以免多费之愆。”(《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603页)这封信大约写于1929年上半年,可以作为旁证的是上面已引的给屠星岩一信。信中说:“去岁一再辞职,今夏固辞,定邀允许。若释重负,还我自由。”(《与屠星岩》,《陈汉章全集》第十九册,第607页)估计汉章先生在这年冬辞去系主任一职,而取之参加编纂《江苏通志》。接替汉章先生为系主任是雷振海。关于雷振海任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之事,见本书《长子陈庆麒》一文。雷振海1922年留学美国,五年后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随即返国,先到中央大学史学系任主任,后任教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最后任教于南开大学。他是少数既能担任“世界通史”,又能讲授“中国通史”两大课的教授之一。他上课听课的师生有口皆碑、赞誉有加。他上课口若悬河,却内容系统全面,字斟句酌,无虚言冗语,逻辑性极强,确实才识过人。《雷氏文集》现已面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