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用抗痛风药物的特点

常用抗痛风药物的特点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秋水仙碱排泄非常慢,故宜用较小剂量。服药中应定期检查白细胞。2.镇痛药 由于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而且镇痛药具有与其相同的疗效,因而目前通常尽早给予该类药物。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个别十分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或者用于对上述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1.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从一种属于百合科、秋天开花的植物——秋水仙球茎里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从公元6世纪起,本药已应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当前认为,其作用主要是干扰吞噬尿酸盐的中性粒细胞以及滑膜细胞的趋化性,以停止或减少分泌化学因子,终止急性发作和防止发作。在急性发作的早期应用疗效最好,治疗无效常与延误治疗时机有关。

秋水仙碱每片0.5毫克或1毫克。第一天口服3次,每次1片,第二、三天早、晚各1片,以后每晚1片。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大剂量使用:即每小时口服0.5毫克或每2小时1毫克,直到症状缓解或患者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即停用,一般共4~8毫克。鉴于大多数患者无法忍受如此大剂量的秋水仙碱,故认为采用1~2毫克的较小剂量秋水仙碱,同时使用解热镇痛药,以此最佳量患者最易忍受,从而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为减少胃肠反应,亦可用1~2毫克溶于生理盐水20毫升中,5~10分钟缓慢静脉注射,药液切勿外漏,6~8小时后依病情再注射,一般24小时极量为4毫克,同时应视肾功能而定。口服法48小时和静脉注射12小时内即达到最大效果。由于效果较可靠且特异,因此具有治疗和诊断两种价值,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有较明显的胃肠道刺激、白细胞降低及脱发等不良反应。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秋水仙碱排泄非常慢,故宜用较小剂量。服药中应定期检查白细胞。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孕妇忌用。

2.镇痛药 由于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而且镇痛药具有与其相同的疗效,因而目前通常尽早给予该类药物。常用的有:怡美力(每次0.1克,每日2次)、莫比可(每次7.5~15毫克,每日1次)、萘丁美酮(每次1克,每日1次)、双氯芬酸(每次25毫克,每日3次,或缓释片75毫克,每日1次)、戴芬(每次75毫克,每日1次)、英太青(每次50毫克,每日2次)、氨糖美辛(每次0.1克,每日3次)、优妥(每次90毫克,每日1次)等。以上药物选择一种,不应同时服用两种或多种,否则疗效不增加而不良反应增加。通常1~2天即有效,症状消失即停用,多数患者的疗程不超过两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个别十分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或者用于对上述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毫克放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40~80毫克肌内注射,或泼尼松(强的松)每日30毫克,症状控制迅速,但停药后易“反跳”,同时加用秋水仙碱0.5毫克,每日2~3次,可防止“反跳”。激素类药不宜长期使用。

4.降尿酸药物 通过抑制尿酸生成(如别嘌呤醇)或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如丙磺酸、磺吡酮、苯溴马隆等)而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没有镇痛效果,但可以使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及预防痛风发作,所以平常要每日服用(急性期不能用降尿酸药,会再次诱发痛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