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烦躁焦虑相关概念

烦躁焦虑相关概念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烦躁焦虑情绪强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这种非典型焦虑可能会演变为病态性焦虑症,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功能出现障碍,进而造成严重困扰。本节将从相关概念入手,按照心理认知过程的顺序依次对“烦”“躁”“焦”“虑”进行相关论述,为后文详细介绍烦躁焦虑致病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自春秋至元代,中医文献中“情”与“志”一直分别使用。医家著作中使用“情志”一词,始于明代,张景岳《类经·疾病类》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病名。《景岳全书·郁证》列有“情志之郁证治”,《类经》更是明确:“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除“七情五志”外,还有一些情绪范畴,文献中亦有所论述,如烦、烦躁、郁等。

《增韵》谓:“烦,闷也”,症在胸内,或微或甚,不易被他人察觉,为病者的自觉症状;躁是指肢体不安,《管子·心术》曰:“躁者不静”,《国语·齐语》曰:“躁,扰也”,症在手足,病形在外,一目了然,为他觉症状。烦躁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之复,大热将至……心热烦躁”。《伤寒指掌》曰:“躁则身体扰动,有性可见,旁人知之;烦则心中懊,外无见象,惟病人自知”。烦与躁常同时并见,因此多烦躁并称,古代文献也称“焦躁”焦灼”“心烦”“虚烦”“急躁易怒”“懊惧”“心中烦闷”等。

中医学中有关“焦虑”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一些证候的描述中,如温庭筠在《上蒋侍郎启》中提到的“劳神焦虑,消日忘年”,以及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何仙》中的描写:“我适至提学署中,见文宗公事旁午,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的多种疾病和证候都与“焦虑”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所论“百合病”“妇人脏躁”“奔豚气”等病症,属中医“情志病”范畴,可能与“惊悸”“怔忡”“郁症”“卑惵”等疾病有关。

烦躁与焦虑是机体的自我感受,是人类普遍出现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烦躁与焦虑对机体以及日常生活都有一定的益处,但当来自社会交际、个人生活、日常工作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人体不断刺激,正常的烦躁焦虑情绪会在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上被增强,这种变化既不是明确的精神心理障碍,更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只是造成心理、躯体上的不适或异常。有些学者将这类烦躁焦虑情绪称为非典型焦虑,是介乎正常烦躁焦虑情绪与焦虑症之间的一类状态或一个过程,它的发生、发展常与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属于亚健康心理领域的研究范畴。随着烦躁焦虑情绪强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这种非典型焦虑可能会演变为病态性焦虑症,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功能出现障碍,进而造成严重困扰。因此,对于非典型焦虑这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应该足够地重视。对其及早及时地进行干预和疏导,可防止其进一步转变为精神、心理障碍,甚至是严重的心理精神疾病,最终危及人体心身健康。本节将从相关概念入手,按照心理认知过程的顺序依次对“烦”“躁”“焦”“虑”进行相关论述,为后文详细介绍烦躁焦虑致病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