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民族地区宗教与社会稳定的矛盾仍然面临着化解教派纠纷、更新自身消极因素、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分裂渗透活动、增强法律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甘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二、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史性滞后导致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这使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因素恶性循环且交叉感染,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形势的某些问题依然严峻。本专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

(一)双语教学任重道远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和民族文化保护难度较大,双语教学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双语教学人才缺乏就是比较突出的困难。比如一些懂民族语言的人不精通汉语,而懂汉语的人又不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另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数理化教师又十分紧缺,这极大地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目前实行双语教学的地区也积极想办法,找对策,他们试图开展现有教师的轮训,但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地区,教师分散在各学科和专业,教学期间培训难度很大,不培训又没办法开展双语教学,这使学校处在两难境地。双语教材编译也存在许多问题,在如何既反映本民族文化,又反映汉文化,还有现代文化的内容等问题上缺乏有双语教学经验并对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以及现代文化都熟悉的人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因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双语学习后,在升学和就业等方面体现不出优势,没有特殊政策对其接受的这一特殊教育进行必要的肯定,这使民族语言教学面临尴尬的窘境。因此,在双语教学的地区,学了民族语言前途不大,不学民族语言在文化情感上又割舍不下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

(二)民生建设需要长期完善

民族地区民生建设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但是民生建设却存在许多问题,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开展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就劳动力就业而言,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技能短缺,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保守,甚至语言不通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他们开拓市场的能力。就大学生就业而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和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临夏州仅本科生从2003年至2010的8年间增加了近20倍,截止2010年,全州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累计达到8800多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使许多毕业学生和家长对上学和未来的生活都失去了信心,这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毕业生和家长就业观念滞后,加之政府对民众的社会保障能力低,人们普遍存在到政府部门就业才算就业的观念,缺乏到企业就业的信心,更不愿意到外地转移就业或者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而贷款自谋生路几乎想都不想导致的。

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社会医疗保险存在不断需要调整的问题,每一项举措都受到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医疗社会保险常常因为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院专用药品的价格增幅较大而新旧问题不断交织,这使医疗保障的经费总处在无法添补日益增加的医疗支出的矛盾中,保障能力仍然很弱。而大病保障能力更弱,一些能够医治的大病仍然因为费用问题而无法医治。

(三)宗教与社会发展要和谐

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稳定压倒一切,而对民族地区来说宗教问题仍然是民族地区稳定的关键,使民族地区稳定的稳压器。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外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在开放的背景下,比较频繁而且渠道比较多的影响信教群众。甘肃民族地区宗教与社会稳定的矛盾仍然面临着化解教派纠纷、更新自身消极因素、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分裂渗透活动、增强法律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甘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不可否认,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信教者的精神依托和心理调节方面;其消极作用表现在宗教的某些内容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而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正是利用了宗教的消极因素,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活动的。

(四)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危险系数较大

民族地区大多地处高寒山区,这里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2008年的汶川地震曾波及甘肃民族地区,正在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之际,8月8日凌晨,甘南州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了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的巨大损失,这次灾害又一次给遭受重创的该地区雪上加霜,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舟曲县以灾后重建为动力,迅速开展各项工作,尽可能挽回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